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见闻记 叶尼塞之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篇(三、阿丰达瓦)
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见闻记 叶尼塞之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篇(三、阿丰达瓦)
发布人:  2017-12-15

中俄双方交流人员合影留念

阿丰达瓦文化是叶尼塞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以1884年俄罗斯考古学家萨文科夫发现的阿丰达瓦一号地点命名。该文化以细石叶工业技术为特点,年代距今约为2.4—1.2万年。

现目前,阿丰达瓦遗址由五个地点构成。最早由萨文科夫发现的一号地点位于叶尼塞河左岸与阿丰达瓦山交界的一侧台地,靠近现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铁路大桥。在此后漫长的城市基本建设工程中,又在阿丰达瓦陆续发现四个地点。

阿丰达瓦遗址现场考察

尼古拉院士带我们到实地参观。去年,他们在临近一号地点的台地上又有所发现,并在今年早些时候做过工作。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一条已经在施工并连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铁路大桥的道路把考工工地掩盖,不过在某些因施工挖开的断面上还可以看到些许文化层遗留。我们一行几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在工地上转悠,很快引起了施工方的注意。一会儿,一辆绝尘而来的大奔停在了我们面前。从车上下来了一个面色威严的俄罗斯大汉,他是施工方的老板,他摘下有脸庞这么大的墨镜,带着疑惑打量着我们,搞不清楚一群外国人能够在他的工地里做些什么。显然,尼古拉院士因为考古工作与施工建设的关系,早就与对方熟知。两三句解释后,施工方的老板露出了笑容,并与我们拍照留影,祝福我们在俄罗斯的行程顺利。看来与国内一样,基本建设下的考古工作也在夹缝中发挥着自己的贡献。

尼古拉院士介绍阿丰达瓦遗址地点情况

阿丰达瓦遗址的其他几个地点早就消失在岁月的尘埃里,我们一边跟着尼古拉院士闲走着,心旷神怡地远眺着叶尼塞河,一边仔细听他介绍阿丰达瓦文化的概况,不知不觉顺着一对Z字形的钢梯来到山腰之上。我惊奇地发现我们已经不知不觉踏进了一座宁静的小庄园,庄园里种满了各色鲜花,点缀着俄罗斯初秋的多彩。一座二层的小楼房微闭着小巧的木门,散发着一种让人一窥究竟的好奇感。而门口写满俄文的介绍牌毫无疑问地昭示着这里的历史和故事。

尤金图书馆

尤金图书馆展品

尼古拉院士介绍说这里就是西伯利亚著名的尤金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就坐落在阿丰达瓦遗址二号地点旁边,现在的图书馆已经是一个集阿丰达瓦文化及图书馆历史展示于一体的展览馆。一楼的展厅里不仅陈列着历史上主持阿丰达瓦遗址发掘的俄罗斯考古学家(如萨文科夫、阿布拉莫万)的介绍和早期珍贵的发掘照片,还陈列着历次阿丰达瓦遗址出土的石器,其中以细石叶、细石核和刮削器的比例较高,如果再进一步比较,用在细石核的类型进行分析,还包括楔形石核、柱形石核、锥形石核、船底形石核等;动物骨骼则包括猛犸象、仓鼠、马、驯鹿等,当然也有一部分骨器,主要以角状物构成的复合类工具为主。阿丰达瓦文化是叶尼塞河流域最为显著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它的文化特质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细石器工业。虽然阿丰达瓦文化包含一系列不同的遗址,不过它们具有相对稳定的文化统一性和传承关系,体现了末次盛冰期之后,人类在叶尼塞河流域进入了一个活跃的周期,也对我们理解东北亚细石器工业的发源、发展和衰落有着重要意义。

阿丰达瓦文化石器

1925年阿丰达瓦遗址发掘照片

尤金图书馆的二楼则向我们诉说着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同志的一段往事。1897年3月9日,尤金图书馆到访了一位客人,他要求求见这里的主人、著名的藏书家G·F·尤金。这位不速之客交给了尤金一封由他的朋友克鲁托夫斯基医生的信,信里介绍了这位不寻常的读者——列宁。尤金非常高兴地接待了列宁,并向他展示和介绍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10万多册珍贵书籍。当时列宁被沙皇政府流放至西伯利亚的舒申斯克,因为路过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听候制定流放地,列宁在这座城市呆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列宁每天步行两个小时来到尤金图书馆,他不仅在这里可以阅读到当时的一些违禁书籍,还可以阅读到十八世纪末至当时为止的全部重要杂志,而这些书籍杂志成为了他两年后出版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重要著作的资料来源。

中俄双方人员交流讨论

参观结束后,我方和俄方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在庄园的草坪上一起品茶交流。从一位英语说得很好的妹纸口中得知,1907年,尤金本打算以18万卢布的价格将自己多年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这座文化宝库卖给沙皇政府,但是遭到了拒绝。最后,尤金带着这些519箱藏书,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尤金藏书反而成为了如今美国国会图书馆俄文书库的基石,它的结局令人无限感叹。 徐进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