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冠兰作演讲
3月23至24日,应土耳其DAKAM东地中海学术研究中心邀请,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建筑遗产研究所副研究员肖冠兰博士携论文《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urtyard house of gentry class in the Sichuan area, Southwest China, in 19th century: with a courtyard house called “Hui Long Zhuang” located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中国巴蜀地区19世纪士绅阶层合院式住宅建筑的地域特色——以重庆市江津区会龙庄为例》)参加由该中心在伊斯坦布尔举办的“International Cultural studies conference”(国际文化研究研讨会),并作现场演讲。
此次研讨会上,来自土耳其、约旦、巴基斯坦、印度、墨西哥、英国的20余名研究者,就建筑遗产、城市空间、文化景观、大众传媒、跨文化移民、社会消费、人工智能等领域与社会生活、人文关怀、哲学思考关系密切的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对当下人类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科技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各个文化系统如何共处,特别是相对于欧洲“西方”而言的“东方”文化,在飞速发展和更新的世界面前,人类如何面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心世界提出了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考。
肖冠兰在现场的发言主要集中阐释了中国西南巴渝地区的合院建筑展现的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哲学观和在巴渝特定地域环境下的区域特色,同时对如何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护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提出了问题和思考。因为东方文化系统中的各个古老文化都有面临西方文化传播和全球化的共同命题,此问题引起了与会者广泛的共鸣与热烈讨论。
此次学术会议的跨学科、跨文化特点拓展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者的视野,加强了对当代社会的人文思考和责任感。 肖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