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全面推进新时代重庆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新时代重庆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人:  2021-02-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这为新时代考古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从中找准方位、把握定位、担当作为,全面推进新时代重庆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考古学贡献重庆力量。

 

重庆考古在中国考古中具有重要地位

 

重庆是全国文物大市。通过历代考古人筚路蓝缕、艰辛探索、接续奋斗,搭建起重庆考古学科基本框架,深情解读了遍布巴渝大地的“无字地书”,填补了重庆历史文化序列空白。重庆考古延伸了中国史前文明历史轴线。在史前文化序列中,重庆是中国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考古发现,距今约200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猿人是已知东亚最早的古人类化石,长江上游唯一完整的新石器文化谱系在重庆建立,中坝遗址发现了东亚最早的史前工业化制盐遗存。这些史前考古成果,填补了西南乃至中国考古的空白,彰显了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史前人类乐园的重要地位。重庆考古实证了中华文明融合发展历程。小田溪巴文化贵族墓、冬笋坝船棺葬、李家坝遗址等东周墓地的出土文物,见证了巴国悠久灿烂的历史。三峡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展现了巴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独特气质,其与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等相遇相融、相互促进,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等特质的有力见证。重庆考古增添了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信度。汉东城遗址被誉为通史式遗址,钓鱼城遗址、老鼓楼衙署遗址等宋元(蒙)山城遗址群揭示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发展之路,千佛岩、石佛寺遗址丰富了唐宋石窟艺术宝库,涂山窑系瓷窑遗址展现了宋元时期商品贸易的繁荣,明玉珍睿陵、蹇氏家族墓、李文进墓等名人墓葬彰显了城市人文精神。

 

九龙坡冬笋坝遗址88号船棺葬

 

老鼓楼衙署遗址

 

 

重庆考古是中国考古的重要力量

 

重庆考古起步于抗战时期,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壮大于直辖以后,为中国考古事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重庆是中国考古的重要集聚地。抗战时期,知名考古学者郭沫若、卫聚贤、常任侠等曾在这里留下考古足迹。1951年我市成立西南博物院,著名学者徐中舒、冯汉骥领导考古工作者活跃于川、滇、黔等地区,为西南考古开新局。特别是伴随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施,全国高等院校、考古机构等70余支考古队伍聚集重庆,完成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为全国重大基本建设文物保护提供了范例,同时加速了我国考古学科、人才队伍发展。重庆是中国考古的重要实践地。20余年来,通过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文物抢救,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累计出土文物及标本近19万件,催生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及三峡博物馆群,合川钓鱼城遗址、涪陵白鹤梁题刻列入申遗预备名单,钓鱼城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合俄罗斯开展西伯利亚考古调查和发掘,重庆考古走出国门。重庆是中国考古的重要创新地。重庆考古学科建设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开创了水文考古、盐业考古、冶锌考古,为中国考古作出了贡献。在三峡文物保护中探索实施的“规划制”“合同制”“监理制”“协作制”“验收制”等创新制度,至今仍为全国考古行业通用。出版《大足石刻全集》,填补了我国大型石窟寺考古报告空白。以设计施工一体化方式完成酉阳何土司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成为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的典范。

 

钓鱼城范家堰遗址俯瞰图

 

彭水中井坝盐业遗址发掘区全景照

 

 

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重庆力量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要勇担使命、守正创新、笃行致远,全面推进新时代重庆考古工作,争做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科学谋划文物保护事业新发展。要科学编制重庆文物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重大考古项目,推进三峡地区和武陵山区旧石器遗址调查发掘。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之“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推动“宋元(蒙)山城攻防体系”纳入“考古中国”计划,动态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进程。实施“川渝石窟寺考古研究”,推进巴蜀世界遗产联盟、成渝古驿道保护利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江津石佛寺遗址建筑基址区全景

 

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推进考古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加强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系统出版三峡文物、重庆古代城址、唐宋石窟等考古研究成果,主动参与涉外考古,把重庆历史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强化考古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巫山大水田遗址发掘区全景

 

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坚持以更高的站位和标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将历史文化元素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生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人文内涵。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深入实施区域文物影响评估,做好基本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安全执法督察,严厉打击文物犯罪。

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考古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更多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加强重庆考古文博学科建设,归纳总结出发掘、整理、研究、展示一整套理论方法,促进考古学发展。加强考古和文物保护关键技术攻关,大力推进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数字考古,打造国家考古发掘保护科研基地,建设全国一流的考古研究机构,为中国考古持续提供智力支撑。加强基层考古机构队伍建设,完善文物领域新型师承制,培养一批高水平考古和修复技术工人,加大野外考古工作人员关怀力度,激发考古队伍活力。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幸军,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