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一至八批)》
主编:幸军
副主编:白九江 周大庆 熊子华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第1版
定价:368.00
ISBN:978-7-229-15652-7
内容简介:
重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超过两百万年的古人类活动史、延续八千年的新石器文化和三千年的巴渝文明;重庆得名八百余年,有一百二十余年的现代化进程,是抗日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社会主义三线建设重镇、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国家城乡统筹试验区、内陆的开放高地。
在巴渝大地上,大量的文物古迹承载这些历史的印记。
从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至201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已有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64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2012年,重庆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市共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5908处,重庆的6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从这两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精选出来的。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重庆的6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划定了保护范围、做出了标志说明、建立了档案记录、设置了责任管理,得到了全面有效的保护。
重庆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见证了巴渝文化的源远流长,反映了重庆地区古代文明的高水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终极竞争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并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第二,重庆是英雄的城市,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磅礴伟力的重要阵地。重庆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得无数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社会各界群众受到深刻教育,其生动直观的特性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
第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文旅融合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重庆各区县著名的文物古迹在提高当地知名度的同时,也为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对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重庆城市形象,加深重庆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发挥了特殊作用。
重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重庆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深深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全面认识和了解重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情况,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编写了《重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一书,力求简明、准确地提供重庆的6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信息。此书的出版亦是回顾和总结重庆在文物保护事业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