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古动态 > 重庆奉节土寨子墓地考古发掘收获
重庆奉节土寨子墓地考古发掘收获
发布人:  2022-06-24

土寨子墓地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康乐镇山根村四组,地处长江支流梅溪河北岸山脊略平缓地带,东、西两侧为山谷,南距梅溪河岸约2.5千米(图一)。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9°23′58.4″,北纬31°09′02.1″,海拔高程690-790米。

 

图一 土寨子墓地位置示意图

 

2020年11月,该墓地在当地村民平整土地时发现。为确保文物安全,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奉节县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20平方米,清理汉代墓葬12座,出土陶器、琉璃器及铜钱等各类器物共计70件(套)。现将发掘收获简要介绍如下。

 

一、墓葬形制

土寨子墓地发掘的12座墓葬,分南、北两个片区分布。其中,南区5座,北区7座,除北区的M11(11号墓)、M12(12号墓)两座墓葬有打破关系外,余下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朝向基本一致。根据构筑用材的差异,可分为砖室墓和石室墓两类(图二)。

 

图二 寨子墓地全景

(一)砖室墓

11座,其中2座墓葬破坏严重而形制不明,余下9座墓葬形制清晰,可分为A型(凸字形)、B型(刀形)两类。

A型墓  6座。一般墓室呈竖长方形,前接短甬道,个别墓室呈横长方形,前接长甬道。多数墓葬底部未铺墓砖,而是以原生岩体作为墓底。葬具、人骨多已腐朽无存。

M1(1号墓):竖穴岩坑砖室墓,方向219°。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图三)。长6.6米、宽1.88-5.24、深3米。墓道呈斜坡状,长0.50米、宽1.82米、深0.30-1.20米。甬道及墓室均用菱形纹及菱形纹+“十”字纹砖错缝叠砌而成,顶部用楔形榫卯砖券顶,底部以原生岩石作为墓底,局部凹凸不平处用泥土垫平。甬道平面呈竖长方形,长3.70米、宽1.40米、高1.68米,底面略低于墓室0.12米,从第11层开始起券,券顶前部及封门已毁。墓室平面呈横长方形,长4.42米、宽2.20米、高2.50米,从第10层开始起券,券顶局部被施工破坏,整体结构保存较好。葬具及人骨腐朽无存。墓葬被盗扰,墓室底及甬道散乱分布有陶罐2件、钵3件、壶1件、耳珰2件及五铢钱17枚(图四)。

 

图三 1号墓全景(上为东北)

 

图四 1号墓出土陶器组合

 

B型墓  3座。一般墓室近方形,前接长甬道,个别墓室呈竖长方形,前接短甬道。墓底多数平铺有墓砖,少量为原生岩体作墓底。葬具、人骨多数已腐朽,个别存留有零星肢骨。

M5(5号墓):竖穴岩坑砖室墓,墓向185°。由甬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图五)。甬道、墓室周壁多用菱格纹+乳钉纹长方形砖并辅以菱格纹+“十”字纹长方形砖错缝叠砌,顶部用菱格纹+乳钉纹楔形榫卯砖券顶,底部多用长方形砖铺地。甬道平面呈竖长方形,长2.70、宽1.40、高1.40米,从第11层开始起券,券顶保存较好,甬道底面低于墓室底面0.1米,甬道内侧顺向平铺一排长方形砖与墓室相隔,外侧用榫卯砖封门,残存一层高1.3米(图六)。墓室平面呈横长方形,长2.86、宽2.68、高2米,从第12层开始起券,券顶塌陷严重。甬道内见少许零乱人骨,葬式及葬具不详。随葬品大部分摆放于甬道内(图七),少量发现于墓室,有9件陶罐、5件陶灶、1件陶釜、2件陶甑、1件陶壶、1件陶器盖、6件陶俑、1件陶鸡、1件陶镇墓兽及3组计27枚铜五铢钱(图八、九、一〇)。

 

图五 4号墓、5号墓全景(上为东北)

 

图六 5号墓甬道(东北往西南)

 

图七 5号墓甬道出土陶器

 

图八 5号墓出土陶器组合一

 

图九 5号墓出土陶灶

 

图一〇 5号墓出土陶器组合二

(二)石室墓   

1座。

M6(6号墓):竖穴岩坑石室墓,墓向196°。平面呈刀形,由甬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周壁均用大小不一的泥灰岩石块错缝叠砌而成,顶部以楔形石券顶(图一一)。甬道平面近竖长方形,残长0.60米、宽1.20米、残高0.20米,券顶及侧壁多被破坏,墓底未见铺地石。墓窒平面呈竖长方形,长4.20米、宽1.84米、残高1.40米,从第13层开始起券,券顶垮塌,底部以原生岩石作为墓底。人骨及葬具腐朽无存。墓葬被盗扰,墓底未发现随葬品,仅在填土内发现开元通宝铜钱3枚,该币系后期扰乱所致。

 

图一一 6号墓全景图(西南-东北)

 

二、随葬器物

土寨子墓地发掘墓葬12座,尽管盗扰严重,仍有出土陶器、琉璃器及铜钱等各类器物共计70件(套)。其中,陶器有釜、灶、甑、壶、罐、钵、器盖、陶俑、陶鸡、镇墓兽等,陶器组合以釜、灶、甑、壶或灶、罐、壶为主,特别是灶较为常见;琉璃器仅出土有耳珰;铜钱多为五铢钱,另有3枚开元通宝。

 

三、初步认识

本次清理的12座墓葬均为砖、石构筑的带甬道的单室墓,平面呈“凸”字形和刀形,在三峡地区主要流行于东汉至六朝时期。根据墓葬存留陶器看,其基本组合为釜、灶、甑、壶或灶、罐、壶,结合陶器形态特征分析,初步判定该墓地的时代应为东汉中晚期。

自1992年长江三峡库区文物调查以来,在重庆境内的长江沿岸发现和发掘了大量的汉代墓葬,这些墓葬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程150-200米左右的沿江台地和山包上,而在远离长江河岸的丘陵、山地区域除发现有崖墓外,很少发现土坑墓和砖(石)室墓。近年来,由于基本建设工程的大势开展,考古工作由江河沿岸向丘陵山地转移,在远离长江河谷的海拔较高的区域不断有汉代砖(石)室墓发现,如在万州区走马镇、涪陵区青羊镇及武陵山乡境内海拔高程600-1100米区域内均发现有汉代墓葬,特别是本次奉节县土寨子墓地的发掘,在远离长江支流梅溪河岸海拔690-790米的山脊上集中发现一片规划有序、排列整齐的汉代砖(石)室墓,表明古人在选择葬地时已由低海拔江河宽谷地带向高海拔山地丘陵转移,一方面说明古人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变强,另一方面可能在选择葬地上有一定独特的寓意。这些高海拔地区早期墓葬的发现,对峡江汉代人地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值得重点关注。

文稿:孙治刚 张勇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