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治本之道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与收获
治本之道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与收获
发布人:  2022-11-22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

“治未病”即是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思想和理念。如果把文物比作人,那么,采用一切必要措施和手段,对文物(本文中均指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地控制,提升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缓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破坏作用,达到长久保存文物的目的,是保护文物的根本。

 

一、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与方法

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独立空间的总体,包括文物库房、展厅、展柜、存储柜(箱、盒)等空间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条件。文物预防性保护,则是通过有效的管理、监测、评估、调控等措施,从源头上抑制文物保存空间的温湿度、光照、污染物等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使文物处于一个“洁净、稳定”的安全生存环境,达到延缓文物劣化的目的。这一理念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也是当前文物科学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十五”到“十三五”,国家文物局在关于文物博物馆发展事业各项规划中,针对改善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提升预防性保护能力,分阶段制定了工作目标,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使我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为主”发展到了“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并重”的有利局面。在加强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同时,国家文物局强调,要加强重要出土(出水)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有力推动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整体工作,标准化库房建设工程是“十三五”的重点工程之一。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期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2019年全面实施完成。2020年,我院以新建标本库房为契机,向重庆市文物局申报了第三期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获得批复和资金支持,开启了新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探索与实践。

 

二、出土文物保护现状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20余年,实施近1000项三峡考古、主动考古、大遗址考古、基建考古工作,考古发掘出土文物20余万件,是研究和展示三峡乃至重庆地区历史文化重要的实物资料。考古出土的绝大部分文物按照要求暂存于重庆市各对应区县文物管理所或博物馆,近年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各区县文物管理所或博物馆移交文物1.44万余件,因资料整理和研究需要,我院暂存出土文物5万余件。文物年代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明清,以汉代、宋代、明清时期为主,新石器至商周时期也较为丰富。文物类别丰富,包含20个种类,质地以陶、瓷为大宗,也有较多的铜(含钱币)、铁等金属器和少量石器、青铜器、宝玉石、骨角牙器等,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古墓葬石质构件、切割保护搬迁的壁画和墓葬、动物坑等遗迹套箱。保存完整或基本完整的文物数量较少,修复约2.5万余件,其余大多数为不可修复的标本残片。

近十年,我院文物主要存放于周转库房内,部分散放于院区空坝。周转库房于2010年投用,库房面积约700平方米,库房大门、通道、各分库门分别装有门禁系统,库区有24小时全方位监控,文物基本安全有保障。库房安装有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但非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也未实施24小时不间断运行,建筑密封性和保温性较差,经检测,库房环境几乎与室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同步,特别是气温骤变前后所造成的温湿度在短时间内的起伏变化显著,极不利于文物的保存。

 

    

    

周转库房空调系统和安防系统

 

我院文物主要分陶瓷、金属、石质及其他类等三大类,入库后按出土地点、地层或遗迹单位、出土编号序列的原则进行排架,分大类入库和排架,能较好地为后期开展考古学研究提供便利。文物存储设备主要为不锈钢材质的固定层板式文物柜架,文物架之间有支撑,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因库房空间有限,文物数量巨大,大量已修复的陶瓷器密集甚至堆叠于柜架上,残片标本则参考排架原则分装于定制的塑料文物筐进行码放。我们通过第二期预防性保护项目定制无酸纸囊匣600个,为部分金属器和玉石器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微环境,但尚有较大数量的铜器(含钱币)、铁器、骨角牙器等对温湿度环境较为敏感的文物裸放于文物架上,对文物稳定性非常不利。此外,由于库房空间的限制,一些体量相对较小、形制较规则的石质构件、壁画和遗迹套箱混放于临时展厅,大量体量较大或形制不规则的石质构件、遗迹套箱以及数千件汉代墓砖则散放于院区各处,仅采用遮雨棚或篷布遮盖,常年风吹日晒,部分文物出现风化、崩裂、长苔藓等病害,安全隐患较大,保存状况很不乐观。

 

 

陶瓷类文物保存现状

 

金属类文物保存现状

 

不同质地文物混放状态

 

露天存放的文物

 

我院还保存有大量与文物息息相关的考古发掘纸质档案资料,包括发掘记录、图纸、照片、拓片等,资料经分类归档后存放于铁皮柜。随着资料的不断增加,存储空间已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因保存条件较差,一些照片出现发霉泛黄、影像模糊或残缺的现象,拓片出现皱褶、折痕、断裂、变色、微生物损害等病害。

 

三、工作内容

为解决文物库房存放空间问题,改善文物保存环境,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相关政策规划,2017年,我院启动了标本库房改建工程,主体建筑于2020年建成,建筑面积约4300平方米,规划了文物库房、资料库房、标本陈列厅、点交室、摄影室、编目整理室、监控室等功能区。因现有设备过于简陋,不符合标准化库房建设要求,2020年,我院向重庆市文物局申报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获得批复和资金支持。该项目拟通过配置一批适用于不同文物需求的专用存储设备及辅助设施,建立出土文物保存环境无线传感实时监测系统和离线检测分析系统,切实改善出土文物保存环境,进一步提升我院文物预防性保护及风险预控能力。

 

标本库房门禁系统

 

(一)配置文物存储设备

我院对标本库房进行了科学的功能布局,根据文物质地、类别及其保存状态等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库房空间的有效利用,定制了一批不同规格、尺寸和功能的文物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以密集式存储柜架为大宗,柜架搁板可调节,搁板表面铺设无酸纸垫板,以加大摩擦和缓震,主要用于陶瓷类文物存放,密集柜架不但大大提升了库房空间利用率,而且每组柜架闭合后可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为文物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微环境。

 

密集式文物存储柜架

 

为有效解决体量较大的石质构件、木槨板、遗迹套箱等文物标本入库上架,我们对这类文物的尺寸进行了详细统计,并估算单体重量,结合库房承重和空高,设计了不同型号、尺寸的超重型文物柜架。因壁画对环境湿度、光线较为敏感,所处库房未设置恒温恒湿系统,因此为其定制了超重型文物存储柜,柜内安装自动伸缩遮光帘,并配置净化调湿一体机,尽力将其保存微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石质构件中,有一部分是从考古现场进行的整体搬迁或成组搬迁,其入库上架妥善保管一直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本项目中,我们尝试将文物保管和适度利用相结合,采用立式支撑式超重型文物存储架,将成组石质构件进行局部复原或整体复原,一方面解决了文物存放,有效利用了库房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复原将遗迹场景局部重现,为文物整理和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便利的条件。

 

立式支撑式超重型文物存储架在石质构件保存与利用中的使用

 

为铁器、铜器等对温湿度环境要求较高的文物配置了净化恒湿智能典藏柜,以满足不同质地文物对环境湿度的精细化控制。为标本陈列厅部分陈列有铜器、铁器、有机质文物的展柜配置净化调湿一体机,用于改善展柜内的微环境,让柜内文物得到长久稳定的保护。

 

净化调湿一体机在青铜器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应用

 

(二)建立出土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估系统

重庆具有夏季温度高;常年湿度大且波动亦大,夏季可达90%以上等特点。这种特殊的气候环境,常引起文物本体的突变劣化及有害生物的繁殖危害。部分库房安装了恒温恒湿空调,但因能耗较高很难保障常年昼夜二十四小时运行。我院暂存有较多的铜器、铁器、木质品、骨角牙器、壁画、土遗迹等,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变形、霉变等。标本库房为新装修,装修材料、办公家具、展柜材料等会挥发出诸如甲醛、VOC一类的污染性气体,会对文物造成破坏。照明的使用不当,也可能对部分文物造成损害。因标本库房兼具了文物库房和标本陈列展示功能,大量观众涌入势必会加大室内二氧化碳的产生,从而影响文物寿命。出土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估工作,是掌握环境质量、了解变化规律、及时采取调控改善措施的必须手段。基于上述原因,我院根据文物库房与标本陈列厅的空间分布,充分考虑不同材质文物选择性监测的实际,在标本库房针对性的布点了室内型无线温湿度、二氧化碳、有机挥发物、光照度传感器,通过中继、网关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无线传感环境监测系统,加强对温度、湿度、照度、二氧化碳、VOC等文物保存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

 

无线传感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

 

根据需要,配置便携式温湿度检测仪、温湿度记录仪、二氧化碳检测仪、甲醛检测仪等离线检测设备,及时检测文物保存环境整体质量状况,建立离线检测分析系统,并与无线传感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检验和分析,从而实现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有效监测和调控。

 

四、几点收获

本期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是对我院第一、二期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扩展和延伸,充分体现了“适应需求、满足功能、体现行业特性、力求技术先进”的原则,是对国家文物局关于标准化库房建设,加强重要出土(出水)文物的保护修复,有力推动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整体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为考古机构开展此类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本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配置了一批适用于不同文物需求的存储设备,文物堆放、叠放、不同质地混放、露天散放等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为文物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洁净”的微环境,我院文物保存条件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通过定制立式支撑式超重型文物存储架,将部分成组的大型石质构件进行结构复原,为此类文物的保存和活化利用提供了参考路径。二是建立出土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对我院标本库房各项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对环境监测平台进行反馈,当检测到的实时数据超过设定限值时,会及时报警联动,并可通过智能联动启动联网的空调系统、温湿度设定等设备,实现智能化控制,我院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调控能力得到加强。三是完善文物管理制度,设立文物环境监督岗位,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我院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由此,我院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文物保护工作实现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


 

参考资料:

1.国家文物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标准汇编(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

2.吴来明、徐方圆、周浩:《预防性保护理念下的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对策和实践》,《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3.吴美萍:《关于开展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想法》,《中国文化遗产》,2020年第3期。

4.高杰:《浅谈文物的赋存环境及其预防性保护问题》,《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0期。

5.梁先媚:《浅谈馆藏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3期。

 

文稿:于桂兰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