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浅谈大昌袖珍古城
浅谈大昌袖珍古城
发布人:  2023-10-25

大昌古城,位于景色旖旎的长江三峡腹地深处,大宁河边的一处平坝上,距巫山县城水路60公里,始建于晋,有着1700多年历史,是一座“一灯照全城,四门可通话,堂上打板子,户户能听见”的“袖珍古城” 。1999年,被巫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异地搬迁后的大昌古城保存了东、西、南三座城门和“丁”字形街道,以及温家大院、温家老屋、地主宫、关帝庙等建筑。2015年,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一、大昌古城概况

由于三峡工程蓄水,大昌镇位于175米水位线以下,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大昌古城将永远被淹没。由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院、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大昌古城整体搬迁保护进行了选址勘察、环境评估和规划设计。经专家评审和论证,确定了保持古城“丁”字街布局的搬迁方案。2005年2月21日大昌古城搬迁复建工程动工,全城按原貌在距旧址8公里外的西包岭处进行复建。2007年5月31日工程完工,搬迁复建的建筑共35处,其中古民居30处、祠庙2 处、古城门3处[1]。

大昌古城采用异地保护性搬迁,即对古建筑进行拆解,然后把拆解的构件进行编号,在新址上按照编号把构件进行重新组装,同规格的青砖按照一眠一斗的方法进行空斗砌筑。在搬迁工程设计中结合实际情况,将古城整体进行缩小,南北距离不变,总长160米。东门与西门之间距离变短,由搬迁前的280米调整为搬迁后的230米,东门到丁字街的平面布局和以前一样,西门至丁字街街口的距离缩短[2]。

 

图一 大昌镇全景

 

图二 大昌古城鸟瞰图

 

二、大昌古城建筑的三大特色

(一)封火墙

大昌古城具有浓郁的徽派建筑风格,街道旁高低起伏的封火墙勾勒出古城丰富的轮廓线,走在古城里能够感受到活泼的气氛。大昌古城的封火墙形制多样,在川渝地区其它地方并不多见,或许是木材匮乏,或许是外来文化的影响,才让大昌古城的封火墙数量众多且种类丰富[3]。封火墙墙帽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产生十分奇妙的视觉效果,各种各样的灰塑脊头造型也表达着当地人民祈祥纳福和渴望生活源远流长的朴实心愿。从功能角度上看,封火墙最重要的作用是隔断火源,兼具遮阳、防盗等功能。与此同时,高耸的墙体划分了相邻住户的生活区域,体现出了民居建筑的相对独立性。

 

图三 弧形封火墙

 

图四 沿街封火墙

 

(二)双披檐

由于古镇里的原住民多为做生意的商贩,从实用需求功能出发,更深的出檐让他们有更多的摆摊面积。同时该结构具有遮阳挡雨、采光通风的作用,从装饰的角度,双披檐结构丰富了建筑立面造型,使得建筑整体外观更具有丰富性和层次感。

 

图五 双披檐正立面

 

图六 双披檐侧立面

 

(三)天井

大昌古城中多是一重或两重天井,最基本的平面布局呈“口”形,井口尺寸普遍较小,主要有采光、通风、集水、晾晒的作用。大昌古城里的天井营建样式具有明显的川东地区艺术特色,更多是从实用价值出发,折射出了当地人民的风水观念、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图七 天井一 

 

图八 天井二

 

三、两处温家宅院和南门城墙上的黄葛树

(一)两处温家宅院

复建后的大昌古城保留了两处温家宅院,分别是温家大院和温家老屋,这两处院落可谓是大昌民居建筑中的代表作。温家大院(解放街161号)是一座具有江浙特色的明末清初时期建筑,也是古城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其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温家大院坐西向东,南北面阔14.4米,东西进深38米,平面布局上在前天井处发生明显转折,是一座封闭式不规则的双进四合院建筑。从外观看,温家大院青砖黛瓦、白墙飞檐、独具风姿。

 

图九 温家大院正立面

 

图十 正厅梁架

 

温家老屋(解放街191-193号)的建筑形式和工艺十分精美,由于温家老屋常年关闭导致很少得到外界关注,网上几乎查阅不到相关的文献记载。根据测绘资料,温家老屋南北面阔12.2米,东西进深36.9米,同样是一座封闭式的双进四合院建筑,主要由门厅、正厅、天井、左右厢房、后堂等组成。其营建艺术、木材用料比温家大院更有特色,尤其是其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封火墙墙帽,由于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在搬迁保护过程中,为了最低程度地改变原状,工人对温家老屋进行整体切割搬迁保护,这是在大昌古城其它搬迁建筑中没有的。

 

图十一 温家老屋正立面

 

图十二 温家老屋封火墙墙帽切割

 

(二)南门城墙上的黄葛树

黄葛树附生在大昌古城南门城墙东侧石缝中,由于独特的生长环境,大昌人民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原本黄葛树移植没有纳入归位工程,在设计中只是将其移植于南门外平台上,在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要求下,相关部门同意将黄葛树随大昌古城整体搬迁至今西包岭处南门城墙上。在移植过程中,考虑城墙稳定性和景观等因素,其归位位置向东移动了约一米。如今黄葛树经历了近百年岁月,经过相关人员的精心呵护古树焕发青春,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当地人民把它当作祈福树。

图十三 黄葛树移植吊装

 

图十四 黄葛树移植至复建的南门城墙上

 

 

图十五 移植前黄葛树原状

 

 

图十六 移植后黄葛树现状

 

四、大昌古城现状

大昌古城从迁建完成至今已有十几年时间,从建筑文化的角度看,异地保护性搬迁的方法确实保护了文物建筑,让大昌古城成为三峡库区现存的最大古建筑群,也为三峡景区旅游路线上保存了一座独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遗产。但近年来,大昌古城的旅游业的发展仍有不足的地方。或许只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策划包装文化产业、开发旅游重点产品[4],吸引游客们走进并驻足大昌,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的让文物活起来。

 

参考资料:

[1]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著. 巫山大昌古镇[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3.

[2]牟笛. 巫山大昌古镇迁建后的景观现状调研与保护策略[D].四川农业大学.

[3]陈日飙.大昌古镇封火山墙小考[J].小城镇建设,2003,(03):61-66

[4]黄茵茵,陈恢毅.让大昌古镇重新焕发青春[J].公民导刊,2012,(01):64-65

图文:刘红林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