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一期)竣工,并因“施工质量优良”于12月25日通过了由重庆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据介绍,宝顶山大佛湾石刻造像是长期显露在露天环境的文化遗存,在水、大气污染产生的酸性水溶液作用下,极容易发生成分、结构的变化。在现阶段暴露的病害中,水害问题最为严重,不仅侵蚀破坏石刻,滋生微生物,更是加剧风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保护过程中曾进行过多次局部区域的防渗排水治水工作,但涉及范围小,未达到对大佛湾石刻核心区工程整体治水的目的。
本次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是在近半个世纪治理工程的基础上,以完整系统思路开启的研究性项目,采取分区、分期进行方式,一期工程主要针对卧佛区域。经公开招标,工程由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于2015年8月1日启动实施。
经设计施工单位反复勘察发现,卧佛从头到脚水害严重,共有65个渗水点,主要分布于头部、胸部、贡台、腹部和腿部,以腿部最为严重。
工程(一期)实行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以防渗帷幕灌浆为主,地表截排水为辅。通过改造和修建截水沟、清理并铺设土工防渗层,解决地表径流和覆盖层孔隙水对石刻区的影响问题,进一步深化研究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并通过裂隙灌浆、帷幕灌浆、增设水平导水孔等手段解决石刻造像裂隙渗水问题。
由于工程的隐蔽性、复杂性,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坚持将研究贯穿工程始终,遇到问题随时叫停,整个施工期间,有明确记录的专家论证会就有十几次。为确保治水的有效性,工程从一开始就委托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同期开展了“大足石刻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对石刻岩体稳定性评价研究”。课题组根据大佛湾岩体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以及施工实际技术参数,分不同工况进行了稳定性评估分析,研究报告证明了工程的有效性。
验收专家组考察了工程现场,听取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的汇报, 查看了施工档案,认为该治理工程符合国家文物局批复要求,完成合同规定工程内容,施工管理科学精细,监理工作规范,施工资料比较齐全、完整,水害治理效果显著,确保了文物安全,达到设计方案的目标,施工质量优良。
专家组对《大足石刻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对石刻岩体稳定性评估研究》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研究技术路线合理,研究成果可信,并对重点区段进行专项评估分析,提出了治理工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从理论上首次提出灌浆压力的控制性指标,有效地指导了工程一期的实施,对即将开展的工程二期具有指导意义。
12月26日,大足石刻研究院还组织召开了大足石刻宝项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二期)施工设计方案专家咨询会,听取了专家们对二期工程设计方案的意见。
(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