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中国文物报--宋蒙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简介
中国文物报--宋蒙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简介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1-11-16

       宋蒙战争山城防御体系是13 世纪中晚期,为抗拒蒙古族的军事扩张,南宋王朝在四川盆地依托方山大川兴建的城堡群落。在宋蒙(元)战争中,山城防御体系对影响战争局势、延长南宋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进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蒙战争山城防御体系保存较好和较重要的城址主要位于重庆境内,有20 处左右,大体沿嘉陵江、长江两岸分布,重庆市奉节白帝城、合川钓鱼城、万州天生城、南川龙崖城、云阳磐石城、渝北多功城等保护、展示、利用价值较高。近年来,在三峡考古的基础上,重庆境内的相关城址,特别是老鼓楼衙署遗址和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城、白帝城遗址有了诸多新的重要发现,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相关空白。这些遗址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下,逐渐迈入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由文物考古“全面开花”,向文化遗产保护“纷纭结果”转变的可喜局面。
       一、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
       老鼓楼街署遗址位于渝中区解放东路巴县街门片区,2010 年4 月发现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大面积的清理揭露。目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已发现宋代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明代院落基址及宋元至明清时期道路、水井、灰坑等各类遗迹240余处。该遗址是重庆已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建筑遗存,内涵丰富。遗址是南宋时期四川制置使余玠经营山城防御体系、组织巴蜀战场杭蒙斗争的衙署遗存,明清时期的衙署遗址又叠压其上。
       老鼓楼衙署遗址的保护工作,受到了国家和重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及重庆市主要领导先后考察遗址,并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根据调整后的城市规划,遗址将以一个历史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的小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原址保护、永续利用。
       二、合川钓鱼城遗址
       钓鱼城遗址位于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2004 年以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经过多次工作,基本廓清了钓鱼城的整体布局和防御体系。2005 年,在奇胜门外发现蒙军攻城的地道一处。2008 至2010 年,对南水军码头及南一字城东城墙进行了12000 余平方米的清理揭露和后续保护工作。2011 年,又对南一字城进行了1000 平方米的主动发掘。在东、西一字城墙中段,各发现保存较好的宋代城门基址一座。伴随着遗址内涵的不断丰富和认识的持续深入,钓鱼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在加快步伐。2010 年,钓鱼城进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和首批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此外,钓鱼城遗址还是重庆市重点支持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钓鱼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列入了重庆市政府对合川区的考核内容.工作进度每周上报并由重庆市政府督察。
       三、奉节白帝城遗址
       白帝城遗址位于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历史上这里曾先后建立过捍关、江关、白帝城、菠州都督府、瞿塘关等军事防御重镇。1998 年以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逐步确认并复原了南宋白帝城遗址。南宋白帝城面积约5 平方公里,城墙长约7000 米,平面略呈马形,范围步及白帝山、鸡公山、马岭和子阳城。城门发现6 处,东、西、北各一座,南方两座,另有水门一座。城址周边分布有小卫城、坞堡、烽燧、锁江铁柱、偷水孔找道等重要遗迹。
       目前,白帝城遗址已被列入后续三峡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重庆市主要领导多次对白帝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做出重要指示,奉节县政府正委托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根据最新考古成果,开展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由于宋蒙战争山城防御体系具有地城广阔、遗存丰富、结构复杂等特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为巩固保护成果,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将继续深入学习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扩大交流合柞,全面推动宋蒙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系统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