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中国文物报:中国西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文物报:中国西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人:  2016-08-31

6月18日至19日,由重庆市文物局主办、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承办的“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中国西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以及在校学生百余人参加会议。

近年来,西南地区的各考古机构分别在各自领域内开展了冶金、陶瓷、石器、盐业等古代产业资源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了诸多的考古发现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西南考古协作会的基础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倡议,西南地区的考古机构积极参与,组织召开了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交流手工业考古的学术成果,推动考古理论创新与发展,探讨今后加强区域考古资源调查、发掘与研究的合作途径,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与会专家学者就手工业考古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了交流。会议分享了近年西南地区重要的冶金和盐业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并对手工业考古遗产的保护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映福表示,西南地区地域广阔复杂,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典型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地理单元,希望对该地区手工业考古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拓展研究视野,站在中原看西南,站在西南看周边,并扩展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希望能通过研讨和交流提供手工业考古的多元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云翔认为,二十多年来,西南地区的手工业考古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盐业考古研究就发端于重庆。西南地区手工业考古对我国的手工业考古乃至整个中国考古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论坛第一次搭建了我国手工业考古研究的交流平台,对于促进我国手工业考古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代表赴重庆彭水县郁山镇,参观了近年来发掘的中井坝明清制盐遗址,对该遗址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和地方单位给予的保护措施给予充分肯定。

 

来源:中国文物报 (记者  贾昌明)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