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凤凰网:接续历史滋养 擦亮文化底色
凤凰网:接续历史滋养 擦亮文化底色
发布人:  2018-08-10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人杰地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

长江横贯重庆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这条中国的母亲河,也孕育了厚重的巴渝文化。

重庆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山水是重庆的“颜值”,人文是重庆的“气质”。3000年来,巴渝先民创造的文化,如灿烂星汉。

不忘本来,才能走向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传承者。守住这个精神家园,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观点》》

守护我们的文化谱系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与浩瀚的太平洋之间,落差高达8000多米。在高山与海洋之间,诞生了中国的两条母亲河——黄河和长江。

大河文明是人类古代文明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江文明的出现和传承,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华彩。

重庆自古以来与世界的沟通,与时代的联系,都与长江文明密不可分,并体现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之中。

这里有“长江标准眼”“水下碑林”美誉的长江白鹤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遗存;有精美绝伦的石刻宝库大足石刻;有保存最完好,讲述着铁马金戈历史的合川钓鱼城遗址;有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巴蔓子的故事;有白帝城、石宝寨、张飞庙、高峡平湖、奉节诗城、湖广填四川、抗战大后方、三峡移民……这些文化珍珠串起来,就是一幅跨越时空的长江万里图。

这些文化,浸润了重庆人骨子里的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等优良品性。

长江文化是中华文化谱系重要的一环,也是根植于重庆人心中,深入到骨髓血脉的遗传密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支竹篙撑过三峡湍流,划过了千年,这是李白的眷顾;“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凝望秋池夜雨睹物思人,这是李商隐的乡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流连于此,将游赏之兴倾注于山水之间,其迸发之灵感被收入诗词文集、题刻、歌咏。

来自冰原,浩浩终不息;复归沧海,乃知东极临。

我们要好好地涵养、传播底蕴深厚的长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传统的回归中开拓文明的新疆域。

文化明珠 彰显重庆人文之美

白帝城不仅是重庆的文化名片之一,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文学符号之一。

你知道白帝城是如何得名的吗?据了解,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白帝城因此得名。

在2017年重庆6大重要考古发现中,就包括奉节白帝城遗址。“2017年,奉节南宋白帝城遗址考古发掘3090平方米,出土铁矛等文物434件。”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方刚介绍,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还原了宋蒙战争的激烈场面,为宋蒙战争时期山城防御体系的认识提供了典型案例。

明万历年间始建、位于忠县县城长江北岸的石宝寨,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古代高层木结构建筑中,是唯一的一座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也是南方民间建筑的一颗璀灿明珠。

2009年,历时3年多的石宝寨原地保护工程全面完工。重新亮相的石宝寨,在巨型围堤的保护环绕下,成为长江上一处大型“江中盆景”,享有“长江小蓬莱”的美称。

长江流经的重庆主城,也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比如,在高楼林立的渝中区,就有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湖广会馆。

明末清初,历经战乱、饥荒、瘟疫的四川,人口锐减到60余万,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史称“湖广填四川”。而重庆因其当时的特殊位置逐渐发展成为移民之城,包括湖广会馆在内的外省会馆应运而生,成为外乡人款叙乡情、同业者议事相聚的地方。

今年4月3日,湖广会馆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禹王祭祀典礼,100多位市民一同用古代仪式祭奠先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湖广会馆的禹王祭祀典礼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传承,2014年成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长江重庆段上游的江津石门镇,在长江之滨有一尊被誉为“长江第一佛”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沿着江岸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进入石门大佛寺后,便能感受其艺术美感。佛像通高约13.5米,肩宽约5.9米,胸厚约5.2米,雕刻精湛细腻,线条流畅,立体感和美感极强。

活化利用 让游客感受真实历史

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王川平介绍,重庆文化细分有巴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革命文化和以工商发展为动力的近现代都市文化。

其中,重庆的抗战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如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等。如今,这些抗战文化遗存得以“涅槃重生”。

重庆建川博物馆位于九龙坡区谢家湾付家沟片区,今年6月18日正式开馆。该片区前身是清末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西迁重庆旧址,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所在地,现存防空洞55个。2013年作为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建川博物馆由24个防空洞打造的8个主题博物馆组成,包括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旧址博物馆等,馆藏各类文物4万余件,其中包括6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

“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故事,用真实的历史吸引游客。”重庆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

在重庆建川博物馆开馆当天,重庆日报记者看到,众多市民纷至沓来,4小时内售票3000多张。

在北碚区文星湾,有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化利用的实例,它就是今年5月18日正式开馆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

1943年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开始筹备,1944年成立,惠宇楼作为展览大楼,设地理、地质、工矿等6个分馆。据重庆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侯江介绍,这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综合了众多学科的第一家自然科学博物馆。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位于惠宇楼一层,分为“惠宇楼的故事”等4个单元,展览面积700余平方米,展出历史文献、动植物标本等原件近200件。走在展厅中,看到数十年前的展柜和展品,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40年代。

加快申遗 扩大文化遗存影响

“这是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已经运行了近两年时间。”7月18日,在大足石刻研究院监测中心,该院副院长蒋思维指着屏幕上的实时画面向重庆日报记者介绍。

大足石刻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9年后的今天,不断探索“文化+大数据智能化”。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我市的钓鱼城遗址、白鹤梁题刻等也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7月22日,第三届钓鱼城国际学术会议在合川区举行,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80余名专家为钓鱼城申报世遗贡献智慧。据了解,2015年合川钓鱼城正式启动申遗工作以来,已经基本完成了《钓鱼城遗址申遗文本》,目前正在精心打磨。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钓鱼城遗址进行了长达13年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现状较为乐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家瑶建议,钓鱼城遗址的保护应注重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认为,钓鱼城遗址新的历史、考古研究成果,要尽快整理、发表和出版,为申遗提供坚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距离钓鱼城近170公里的白鹤梁题刻,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范例,是长江上一张响亮的历史文化名片。

白鹤梁题刻位于涪陵城区以北长江之中,现存题刻165则,记载唐朝至今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长江枯水水位资料,是世界上开始年代早、延续时间长、信息最为丰富的古代枯水水文石刻,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和世界罕见的“水下碑林”。

白鹤梁题刻于2006年、2012年先后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7月24日晚,重庆日报记者乘坐91米长的电梯来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站在参观廊道,可以通过特质玻璃看到清水中的题刻,感受黄庭坚等大家的书法之美。

据了解,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迄今水下文物保护涉及技术学科最多、难度最大的项目,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国际范例。“白鹤梁坚持了原址原貌保护,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一笔遗产,期待有更多人关注、研究白鹤梁。”该博物馆副馆长黄德建说。

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将进一步推进钓鱼城范家堰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整理、展示,实施涪陵白鹤梁题刻本体和环境监测项目,同时优化申遗专家团队,深入挖掘突出普遍价值,深化和完善申遗要件,加快申遗步伐。

点击》》

  舞剧《杜甫》

  让杜甫绽放时代光芒

7月21日和22日晚,重庆市歌舞团原创舞剧《杜甫》在北京连演两场,受到热捧。演员们以舞立象、用舞传情,再现了唐代大诗人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

作为我国首部以舞剧形式呈现“诗圣”杜甫一生的原创作品,该剧自2016年首演以来获得业界高度认可,同年摘得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改版后的《杜甫》突出了符合杜甫气质形象的舞蹈语言,让杜甫绽放出时代光芒。”重庆市歌舞团相关负责人说。

在北京的演出结束后,演员4次返台谢幕。有观众表示:“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歌剧《钓鱼城》

  展示文化融合中的人性光辉

2011年8月,重庆市歌剧院联合国内业界专家共同打造的大型歌剧《钓鱼城》在全国巡演。

歌剧《钓鱼城》取材于700多年前发生在合川钓鱼城的真实故事。宋末元初,蒙古大军攻打合川钓鱼城36年未果。其间,钓鱼城内十万民众饥寒交困、甚至易子而食。随着忽必烈缔造的元朝打开了天下一统的局面,攻守双方最终用理智战胜了情感,用和平消弭了战争。

“我在演绎忽必烈的过程中,最触动我的是最终的和平。”在《钓鱼城》中饰演忽必烈的演员王凯说。

    川剧《江姐》

      用民族艺术形式表现革命情怀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江姐,这位忠贞英勇的巾帼英雄,是我国几代人心中的记忆。今年1月12日晚,由重庆市川剧院打造,中国戏剧“三度梅”获得者、重庆市文联主席沈铁梅领衔主演的现代川剧《江姐》,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开启全国首演。

  川剧《江姐》首演以来,观众好评如潮,三场公演门票一票难求,随后在奉节、万州、九龙坡等地的巡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出现了重庆戏曲演出多年未见的盛况。

  业界专家认为,重庆川剧版《江姐》不仅是2018年重庆的文化现象,还是中国戏剧界的现象级作品。

 

(来源:凤凰网)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