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第六届西部考古协作会在我所举行
第六届西部考古协作会在我所举行
发布人:  2016-06-29

 2010年12月1日至4日,由重庆市文物局主办、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承办的第六届西部考古协作会暨三峡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我所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市88家单位的164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以三峡地区为中心”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3篇,内容以三峡地区各时期古代文化研究为主,也覆盖了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区域的先秦考古学文化研究。32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学术演讲,国家博物馆郝国胜研究员以整个三峡文物保护为视角,向大会作了《三峡文物保护总结性研究》报告;赵宾福、江章华、白九江3名学者围绕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别作了《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四川盆地新石器文化的渊源》、《重庆土著新石器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等热点学术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三峡新石器文化与东、西、北等周邻文化的联系;李锋以重庆忠县地区的诸夏商周时期遗存为素材,通过多方面的比较,提出了该区域夏商周文化的序列;刘兴林、王宏、邓辉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峡江地区秦汉时期的墓葬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袁东山对川渝地区的抗蒙山城进行了系统整理,以奉节白帝城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阐释了抗蒙山城体系的价值与意义。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王仁湘研究员结合考古发现,提出中国古代存在的正、面和维、隅两大方位系统,并进一步认为古蜀地区属于后者;靳桂云介绍了早期农业研究的新进展;来自四川、贵州等地的学者分别展示了各自区域的最新重大考古发现。通过本次研讨会,与会学者互相交流了三峡及四川、贵州等区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化了对相关区域特别是峡江地区古代文化的认识。在学术讨论会结束后,与会代表于12月3日至4日分别对大足石刻、钓鱼城古城址、涞滩古镇、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等重庆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重庆新发现的南宋衙署遗址等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参会专家进一步了解了重庆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特色,高度赞赏了重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鼓励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在未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勇于迎接挑战,并在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