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谭家玲副市长调研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
谭家玲副市长调研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
发布人:  2016-07-01

2013年7月24日,副市长谭家玲率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智奎一行到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市文化广电局局长汪俊、市文物局局长幸军等参与调研工作。
    谭家玲副市长一行实地考察了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实验楼工地、文物安防设施运转情况,参观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标本库房、文物资料整理和科技修复保护现场、图书资料室,以及获得“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图片展,与文物保护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考察过程中,谭家玲副市长详细听取了幸军局长和邹后曦院长关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和发展概况、重点业务工作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介绍,肯定了文物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随后,谭家玲副市长与市级文博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幸军局长汇报了全市文物工作基本情况。汪俊局长谈到,我市文物工作在文物局成立和文化遗产研究院挂牌的新形势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制约。一是社会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有偏差,自觉保护的意识太弱;二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制化保障不足,文物保护工作在与城市建设发生冲突时始终处于弱势,法不制众,对《文物法》的执行不严谨;三是文物保护力度不强,文物的保存力、修复力、研究力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建议文物保护工作应纳入全市统一规划和考核,进入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法制化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增强人才引进培养。
    谭家玲副市长肯定了文物保护在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文物具有稀缺和不可再生的特点,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更好地开展提出八点要求。一是要摸清“家底”。通过已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正在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摸清全市文物总数量,做好资料数字化、数据建档和文物保管工作。二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注重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期规划,加强文物部门与建设部门的协调沟通,促进保护与建设相互服务。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社会资源参与文物保护,拓展文物的用途和价值。四是要处理好保护与管理的关系。要在数字化、安全化、规范化、制度化这“四化”管理上多下功夫。五是要处理好保护与科研的关系。要通过深化科研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水平,透过文物保护工作梳理重庆历史文化脉络,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多出科研成果。六是要处理好保护与投入的关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配套投入,文博单位要多策划大型的文物保护和展示项目,用实际的项目成果来争取政府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物保护。七是要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文博单位要注重自身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拓展专家队伍,建立人才成长通道。八是要处理好保护与服务的关系。文物保护要增强服务意识,抓住看得见的历史,服务大众、服务城市建设、服务社会、服务未来,要面向社会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宣传文物保护法规,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物保护的自觉性。

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实验楼建设

了解三峡文物保护工作成果

检查文物安防设施

现场听取青铜器文物修复方案汇报

听取馆藏文物修复保护方案汇报

考察盐业遗址出土文物标本

参观图片展,听取老鼓楼衙署遗址下一步工作开展计划

深入调研我院科研工作开展情况

召开座谈会,调研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

谭家玲副市长等领导同参会基层单位负责人合影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