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授牌暨项目签约活动在重庆市南岸区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工信部总工程师王黎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翁杰明、副市长谭家玲等领导及国家有关部委、中电科集团有关领导、有关单位等参加了活动。
在重庆建立的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将打造集新建研发、系统集成、应用展示、数据服务、文保装备交易等综合服务设施为一体“开放式、主题式、公益式”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基地核心功能区设立在南岸区西部新区,占地约264亩,主体建筑占地43.4亩,新增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亿元,计划2017年前完成建设。签约活动上,我院作为该基地下属的文物保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单位之一,与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馆、山西文物保护研究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5家单位一起,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签署了项目合作共建协议。(孙立唯)
[新闻背景]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授牌暨签约仪式上说,当前文物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愈显文物保护装备的适用性差、技术含量低、缺乏解决方案等问题矛盾突出,迫切需要现代科技和装备提供保障。
在重庆南岸区建立的首个“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将打造包括研发、应用、集成、展示、服务、交易等全产业链的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集群。
该基地将按照“核心功能区+支撑功能区+拓展功能区”的构架进行空间布局,分阶段推进建设。核心功能区位于南坪西部新区,重点围绕“互联网+”,整体打造“开放式、主题式、公益式”的文物保护产业基地,主要涵盖研发、系统集成、展示、数据服务、文保装备交易等领域。拓展区重点围绕“中国制造2025”,以“制造商+用户”、“产品+服务”的发展模式,打造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文物保护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目标。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与重庆市南岸区政府签署了入驻基地协议。
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馆、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我院等6家单位与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签署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