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29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巫山博物馆协办了2016年重庆市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之一——“走进巫山高唐观遗址”公众考古活动。除了参加活动的各大媒体的报道,文化遗产爱好者、考古社老师与同学们也抒写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实地感受巫山文化,近距离接触考古发掘,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巫山行
广益中学 许小平
巫山龙骨坡猿人、大溪新石器文化、巫文化等,通过巫山博物馆,一一呈现而出:上起2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下至明清时期的各种文物,4万余件藏品给人以视觉享受的同时又沉默地展现巫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经时光打磨的文物古朴、悠远,带领我们穿越千万年的时空,体会远古时期的文化生活。
考古在我看来是神秘而吸引人的,在参观高唐观遗址后,我对考古又多了几分理解。考古工作是严谨而细致的,它让我们不断探索发现,寻觅揭露,去推翻或证明。从一件件历史文物中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让它的每一道痕迹发出自己的声音,叙述那被时间模糊的过往。
巫域行记
文化遗产爱好者 钱凤英
背依巫山馆,凝望巫域景,思绪如风,时光回转,它地处两江交汇处,如老者静立于江畔,一脸端详,用一种任世事穿梭的力量来守护着巫山这一片神奇的地域。无法想象千年之前,画中影动的是金戈铁马,刀剑争鸣,浴血厮杀。思及此,心底无端生出一种肃穆之感,我想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大美感和对光阴世事变迁的悲凉感。
刚一踏进高唐观考古遗址工地,就感受到了趾间湿泥的凉意。接着便是满目荒然,墓冢白骨,瓦砾土丘,老砖残片,曾经的阳台楚殿,曾经的气象堂皇,早已不复存在,徒留嘘叹。
与时间同行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王璐佳
人类上万年的文明经风雨雕琢,到如今几乎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然而时光飞逝,时代的变迁造就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将历史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封藏起来,使人们不再重视这些瑰宝。是时间成就了一个时代,它也必然会摧毁一个时代。与时间同行,回首,才能展望未来。
溯源,从龙骨坡到大溪,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为生存而制造的武器到非实用器具,人类对美的认知悄然产生,演化为现在最平凡也最基础的情感之一。
考古的发现多来自于地下的墓穴中,不同规模的墓室一方面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另一方面不由得引人深思:时光无情。
活动感言
广益中学 陈盼
各种出土文物,静静地躺在那里,不一定华美,却很珍贵,因为它们展现的是我们祖先生活的智慧。考古专家根据这些出土文物的花纹、样式、出土时的环境来鉴别它所属的时代。
考古工作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那些埋藏在泥土中的文化需要我们无比细致的考察。面对一些违背常规的现象,我们还要大胆想象,科学求证。考古需要想象和科学验证的结合。掘墓时一层一层浅浅地往下挖,体现的不仅是考古工作的细致,更是我们对文物的尊重和敬畏。历史文献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许只是我们的估测,有时人的眼睛也会骗人,可是,深埋在泥土深处的历史却不会欺骗。
跟随考古专家走进巫山高唐观遗址
文化遗产爱好者 吴世友
博物馆藏有200多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牙齿化石,这枚珍贵的化石可能改写人类起源地的历史;新石器时期的巫山大溪文化的出土文物证实了中国长江流域也和黄河流域一样孕育了中华文明;巫文化是巫山的特色,博物馆围绕“巫山、巫水、巫文化”为线索来展示我们远古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繁殖生息、辛勤劳作、歌舞艺术、占卜祈祷的文化现象。
巫山高唐观是以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大家宋玉笔下的《高唐赋》而得名,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他笔下如梦如幻的所在,需要考古工作者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出土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来求证高唐观、楚阳台的真实存在与建筑地点。
梦回高唐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张砚涵
中国现在所处的大时代,考古往往具有三个特点:科学化、公众化和国际化,而此次的公众考古之行,正是给我们普通中学生以及各行各业的考古爱好者一次亲临考古发掘现场的机会,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考古的神秘感与科学性;与此同时,正处于青年的我们,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定形的重要时期,如果在此时考古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那么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一定会给予莫大的帮助。针对这一点,我觉得考古活动,还能再加一点,那就是“青年化”,让热爱考古热爱历史的青少年,也积极参与其中,走出书本的框架,在实践中拓展知识,提高自我。
公众考古活动感言
广益中学 董嘉钰
在巫山博物馆,我们了解了龙骨坡文化,纠正了我一直认为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是中国最早人类遗址的观点。讲解员逐一介绍巫山考古发现成果,介绍新石器时代文化时,看着玻璃框里陈列着的各种各样的石器,让我不由地感叹古人聪明的头脑,也对人类社会的演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以前我们看到的只是博物馆里已经修复好的文物,但在高唐观遗址,我们看到了考古工作者真实挖掘现场的过程,让我体会到考古工作者的艰辛。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做事的细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同时期的墓葬,了解了各个时期的丧葬习俗。给我很深的启示:眼睛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你也只能进行自己的推断。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严谨的态度,而不是马虎了事。
难忘巫山考古缘
文化遗产爱好者 张南
博物馆前面是广阔的广场,一门锈迹斑斑的铁炮,矗立在广场边上,像一位忠诚刚毅的将军,静静地守护着国门。博物馆大门为仿汉阙形式建造,巍峨而庄严。
从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猿人到文明发达的大溪文化,从神秘叵测的巫文化到琳琅满目的文物精品展,一路走来,我们感受着先民的勤劳智慧,沐浴着祖先赐予的恩泽。
高唐观是一处历史胜迹,悬崖之下是流淌了千万年的长江、大宁河,前方是沉默无语的巫峡峡口,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望着对岸屏列的群山,思接千载,我心绪起伏。脚下这片土地是先民们生生相息的地方,生于兹,葬于此,生命很短暂,而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却像脚下的长江水奔腾不息,永不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