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西南考古协作的新趋势手工业考古方兴未艾
西南考古协作的新趋势手工业考古方兴未艾
发布人:  2016-07-08

“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中国西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进一步探索科技考古与手工业考古有机结合的方法和路径,推动西南地区手工业考古的发展,由重庆市文物局主办,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承办的“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中国西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6月17至20日在重庆举行。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英国埃克赛特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以及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在开幕式上,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幸军局长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重点介绍了“十二五”以来重庆主动考古、三峡消落区考古、基建考古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他进一步指出,重庆在手工业考古领域有着独特的文物资源优势,期待各位学者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西南地区手工业考古的发展。随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邹后曦研究员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分别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邹后曦研究员回顾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手工业考古的田野考古、综合研究和保护规划等三个方面的工作,认为手工业考古对于研究古代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对西南地区的手工业考古发展提出了持续开展考古工作、推进理论体系建设、重视学科交叉、加强区域合作等四点建议。李映福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此次召开的“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是思考和探索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积极反应,他希望通过聚焦“冶金考古理论与方法、冶金考古发现与研究、冶金技术”三大会议主题,搭建起有效的合作平台,为西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带来新的活力。

学术研讨阶段先后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邹后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研究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伦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梅建军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苏荣誉研究员、四川大学李映福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外十余家单位的22名代表做学术报告,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手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体系

李映福教授以冶金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主题,梳理了西南地区古代冶金遗存的分布与内涵,指出西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铜、铁冶炼遗存显示出西南地区冶金技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特别是中原式与非中原式共存的现象值得学术界关注。(《西南地区冶金考古回顾与展望》)

白云翔研究员系统总结了我国冶金手工业考古研究的三个转变:从文献史学研究向以考古学研究为基础的综合性研究的转变,从金属器研究、冶金技术史研究向冶金手工业研究的转变,从冶金产业研究向冶金手工业及其与古代文明、社会变迁之互动关系研究的转变。(《我国冶金手工业考古若干问题的思考》)

英国学者Gillian Juleff介绍了公元7至11世纪的斯里兰卡的线性炉炼铁技术及实验考古研究、印度特伦甘纳邦的炼炉炼铁及坩埚精炼遗址的考古调查、英国埃克斯穆尔地区冶铁生产对自然和文化景观影响等三个冶金考古案例。(《Theory and methods in archaeometallurical studies:case studies from Europe and South Asia》(《冶金考古理论与方法的案例研究:从欧洲到南亚》)

陈建立教授指出了目前冶金考古存在采样、检测与分析的标准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整合等问题,提出冶金考古研究需要全面总结多年来冶金考古的发现和成果,加强相关地区的工作以填补区域性空白,同时开展深入的理论建设,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贡献更多的成果。(《蓬勃发展的冶金考古学》)

梅建军教授带来了英国牛津大学提出的一种基于特征微量元素分组分析的新方法,并进一步展望了该方法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这项研究基于对史前铜器特定类别器物砷含量平均值的统计排比而得出一系列的时代和地域分布图景,从而推断人类的一系列行为。(《青铜时代金属流通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施劲松研究员从中原地区、成都平原的青铜冶铸业以及四川地区古代盐业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手工业对社会的不同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成都平原早期青铜器用于宗教信仰,以此维系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其青铜手工业反映出三星堆不同于二里头、二里岗和殷墟的社会结构与运行方式。(《古代手工业与社会:一个断片式的考察》)

二、冶金与盐业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孙华教授注意到了《隶释》中记载的“广汉长王君治石路碑”,通过碑文中的地名与涂井溪沿岸的地名的比较分析,考察了碑文中的“盐”等字与涂井溪下游沿岸盐业的关系,考证立碑表记的地点在今重庆忠县涂井河一带。(《中国铁器时代的开端》)

陈苇副研究员介绍了四川省洪雅县调查发现的数十处古代矿冶遗址,包括矿洞、炼炉和炼渣遗存,部分有房屋、疑似储藏点以及道路、桥梁、古道等遗迹,推测该区域开始采矿和冶炼时代应不晚于明代早期。(《四川洪雅铜矿山矿冶遗址调查》)

杨颖东副研究员围绕四川省会理县炉房湾炼铜遗址的调查、试掘工作,认为该遗址为一处主要在明清时期冶炼,并持续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镍白铜冶炼遗址。(《四川会理炉房湾炼铜遗址调查、试掘及初步研究》)

蒙长旺系统梳理了贵港、梧州、玉林境内六朝时期的冶铁遗址考古发现,提出了广西早期冶铁业的出现,与晋和南朝统治者重视和开发岭南的政策密切相关的观点。(《广西早期冶铁遗址的考古发现》)

杨偲考察了贵州苗族传统银饰锻造技艺,结合苗族发展历史、苗族银饰历史渊源,总结出苗族银饰的锻制技艺特点,为研究考古出土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贵州苗族传统银饰锻造技艺调查报告》)

重庆忠县临江二队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大型冶锌遗址,肖碧瑞从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入手,梳理了重庆古代冶锌遗址群的相关发现,进一步探索了我国古代冶锌工艺流程。(《重庆冶锌遗址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以临江二队遗址为中心》)

孙治刚介绍了成渝古道走马区域手工业遗址群调查发现的陶瓷烧造、金属冶炼、石灰烧造等三个类别的手工业遗存,结合文献记载,认为手工业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成渝古驿道形成和畅通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发展。(《成渝古道走马区域手工业遗址调查》)

周志清研究员带来了四川省盐源县黑盐塘盐业遗址最新考古成果,通过考察盐灶、木缸等制盐相关的遗物,结合文记载,认为该遗址应当是一处存在不同功能分区的元代盐业遗存。(《盐源盐棚山盐业遗存初步分析与研究》)

三、冶金与制盐手工业技术研究

苏荣誉教授认为巫山李家滩出土的大口折肩尊具有典型的南方青铜器风格,产地应在长江中游的鄂赣皖边区,并进一步推论南方青铜器风格传入殷墟,更可能的因素是武丁时期迁南方工匠时带入。(《巫山李家滩出土大口折肩青铜尊探微——兼析商南方风格青铜器的年代和扩散》)

白九江研究员通过名物考证,认为锌的冶炼时间能早到明宣德年间,结合考古出土青花瓷器、地层关系、碳十四测年数据等多重证据,得出了中国单质锌的始炼时间为明代早期的认识。(《中国古代单质锌始炼年代新证——以文献、文物、测年为中心》)

罗武干副教授利用实验考古的方法,对模拟古代范铸条件下生产的青铜试样进行热处理和形变加工处理,为探讨古代青铜兵器等高锡实用器物的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参考。(《古代范铸青铜形变加工及热处理试验研究》)

杨小刚研究员梳理了重庆峡江地区近十年出土的鎏金青铜器材料,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装备的EDAX能谱仪,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结合考古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重点探讨了重庆峡江地区鎏金技术的工艺、产生、渊源。(《探寻重庆三峡地区古代鎏金工艺技术》)

王青教授从海盐生产工艺和盐业聚落形态的变迁两个方面,探讨了山东北部齐国的盐业发展史,提出了该区域在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分别为管办制、官营制、包商制的盐政体制演变脉络。(《齐国盐业史的考古学探索》)

牛英彬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将淋土法制盐技术分为刮咸淋卤法、撒卤晒咸法和泼卤印灶法三种技术类型,进一步梳理了它们之间发展与演变关系。(《中国古代淋土法制盐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自贡岩口簿档案”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盐业地质钻井档案,邓军依托该档案,重点分析了自贡地区清代民国时期超过1000米的深井钻凿技术,反映了该档案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清代民国时期自贡盐井钻凿技术研究——基于岩口簿档案的分析》)

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白莹结合近年在巫溪宁厂、彭水郁山、武隆羊角等历史场镇的保护规划工作实践,提出了“盐业遗产适应性保护”的理念和“盐业遗产机能更新”的保护技术策略。(《重庆盐业历史城镇的保护和探索》)

本次论坛主题突出、板块清晰、讨论热烈。以西南地区为中心,系统总结了手工业考古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也为该领域的考古同仁、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提供了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

这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也必将推动手工业考古在学科体系、发展平台、研究视野等方面更深层次的发展。(肖碧瑞 范鹏)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