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钓鱼城范家堰遗址荣获2016—2017年度田野考古奖
钓鱼城范家堰遗址荣获2016—2017年度田野考古奖
发布人:  2018-10-23

范家堰遗址发掘区全景 

 

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开幕,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组织评选的2016—2017年度田野考古奖评选结果也随之揭晓,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范家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荣获三等奖。此次评选共有18个项目荣获田野考古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

颁奖现场

田野考古奖是为奖励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研究单位和个人,促进我国田野考古及研究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奖项。要求参选项目具有重要考古价值,发掘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并对出土文物或重要遗迹有阶段性研究成果。

衙署办公区及中轴线仪门、三进院落建筑(西北—东南)

17号房址(宋)

合川区钓鱼城范家堰遗址于2017年度进行了第四次主动性考古发掘,范家堰遗址为衙署遗址,遗迹分布密集,遗址规格高,第四次主动性考古发掘清理房址、灰坑、排水沟、墙、道路、门等各类遗迹59处,补充清理46处前三个年度揭露的遗迹,出土文物标本644件。第四次主动性考古发掘清理了范家堰遗址衙署中轴线与大水池之间的区域,新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白,对范家堰遗址的整体布局和分布细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一是从宏观上看,这一区域主体遗迹多为房址,规格形制均小于衙署中轴线及大水池区域,应为两者的过渡或附属设施,是对范家堰遗址建筑遗迹形式的重要补充。其中一座房址中发现了陶质铺地方砖,在范家堰遗址中尚属首次,有力丰富了遗址内涵。二是从微观角度看,过往发掘范家堰遗址的排水系统多是断续的、零散的,第四次主动性考古发掘使众多的排水渠道连接为一体,其中多条排水渠道纵跨范家堰遗址数层台地,最长达近百米,多为明、暗沟结合,时隐时现,其营造方式独具匠心、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此外,两座规格形制相同、制作精细的石构水池,以水渠相互连通,且与整个遗址排蓄水系统有机的连为一体,不仅具备排蓄水功能,而且还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情趣,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范家堰遗址古代建筑遗存排蓄水系统的理解和研究,并进一步凸显了范家堰遗址的重要地位。胡立敏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