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注重抢救、有效保护
注重抢救、有效保护
发布人:  2019-01-09

注重抢救、有效保护

——三峡后续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2016年度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洪水淹没发掘区

三峡文物保护工作作为三峡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将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纳入了其中,随着库区水位的季节性消涨,地处消落区(145~175米)的文物出露于地表,文物安全隐患较大、险情频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2016资金年度项目共17项,涵盖了对37处文物的抢救发掘,任务面积29000平方米。截至2018年10月,抢救发掘文物37处,完成发掘面积34074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标本6200余件/套。

考古新发现多个时期文化遗存

通过该阶段的抢救性发掘工作,新发现了新石器、商周、战国、汉至六朝、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以实物为载体,为我们再现了峡江地区的古代文化脉络。

大溪文化(距今6300至5300年)是一处以重庆境内遗址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我国新石器考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继首次发掘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后,我院再次对该遗址开展了发掘工作,新发现了内涵十分丰富的大溪文化墓葬、灰坑200余座,对探索峡江地区大溪文化墓葬习俗及发展演变、生业模式、原始艺术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大水田遗址墓葬(大溪文化)

大水田遗址出土文物(大溪文化)

商周时期遗存的发现相对零星,以开州区姚家坝遗址最具代表性,该遗址的文化堆积平均厚达2.5米,累计出土各类文物标本达3000余件,在峡江地区的同时期遗存中十分罕见。遗址以石地坝文化(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为主要文化内涵,是目前在小江上游开州境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代遗存,也是消落区考古工作中商周遗存的代表性收获。

开州姚家坝遗址发掘场景

陶钵(石地坝文化)

陶尖底杯(石地坝文化)

战国时期的遗存以墓葬的发现为主,在巫山县大水田遗址的边缘地带清理出一批战国中晚期墓葬,兼具巴文化与楚文化两种文化因素,以实物为载体折射出这一时期巴楚交相攻伐、势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进程。

铜矛(战国)

铜带钩(战国)

玉玦(战国)

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及周边环境

西汉、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在消落区考古发现中占比最高、分布地域最广,且多呈现出从西汉、东汉至六朝的较长文化延续性,再现了库区在这一历史时期经济社会的繁荣。云阳县旧县坪遗址经考古工作确认为汉代朐忍县旧址,该遗址虽已淹没于水下,但在与之相邻的龙安墓群清理出东汉砖室墓30余座,该墓群应与马沱墓群共同构成了朐忍县城外的公共墓葬区。万州区万顺墓群包含7处沿江墓地,墓群规模大、墓葬排列有序、形制多样,是一处精心选址与合理规划的大型家族墓群,对研究重庆地区汉至六朝时期丧葬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忠县龙洞墓群是一处极具区域特色的崖墓遗存,墓葬围绕山体面江开凿,时代集中在东汉晚期至六朝时期,是研究峡江地区汉晋葬制发展演变的典型样本。

涪陵区玲珑墓地土坑墓(西汉)

忠县溪口墓群砖室墓(东汉)

涪陵区玲珑墓地正射影像

唐宋以后的遗存最重要的发现当属忠县临江二队炼锌遗址,本次发掘是继2013年后的第二次发掘,厘清了遗址冶炼场的选址、场内布局与功能分区,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明代炼锌技术流程的认知。该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冶锌遗址,通过考古发现将我国的冶锌技术提前至明代中期,早于欧洲约4个世纪,是我国古代冶金史上的重大突破。

忠县临江二队遗址及周边环境

忠县临江二队遗址炼锌冶炼炉(明)

 

考古成果得到有效转化提升

消落区考古工作,以年度项目为依托对已出露文物实施保护,在抢救文物的同时,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成果,其中不乏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终评、重庆“十二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大大提升了重庆考古工作的影响力。发掘成果有效充实了库区的文化资源,增强了库区文化软实力,特别是经考古发掘重见天日的重要遗迹、出土文物等已成为库区博物馆的重要展品,考古成果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及时发挥。

在年度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对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2016年度项目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文物保护成果利用进行了探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加快从保护到利用的转化速率,通过举办消落区考古收获成果展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考古在当前文物保护利用中的独特作用。

年度项目总验专家检查发掘资料

大地无言、文物不语。考古抢救出的一件件文物,是历史的片段和文化的印记,也是解读古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钥匙。我们作为发掘者,在保护好、研究好文物的同时,更有义务去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范鹏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