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致广大而尽精微 ——在“2019年文物考古学术报告周”上的致辞
致广大而尽精微 ——在“2019年文物考古学术报告周”上的致辞
发布人:  2019-01-22

致广大而尽精微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白九江

在“2019年文物考古学术报告周”上的致辞

2019年1月21日上午9点30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2019年文物考古学术报告周”正式拉开序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白九江研究员致辞:

同志们,一年一度的文物考古学术报告会又开始了。今年,我们从形式、内容、宣传等方面强化了报告会,这是践行我院科研单位定位这一重要职能的体现,是实施“业务立院、科研兴院”的重要举措,是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单位”在业务科研上的反映。如果说即将举行的全院总结大会是对全院工作和部门工作进行总结的话,学术报告会就是对我们文物考古成果的大展示,是对我们学术科研的一次大检验,是大家全年工作亮点的大比拼,希望大家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借此机会,我也谈谈自己对学术科研的一些看法。

第一,学术科研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是专门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专业机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我们的应有之义。对于文物工作来说,“传承”大体包括科学保护和价值传播两个方面,学术科研既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基础,也是回答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讲述什么样的故事的必要前提。把文化遗产的学术科研搞好了,公众考古才有更好的养料,文化建设中的文物事业、文物旅游融合才有坚实的基础。

第二,既要做一个好的资料生产者,也要做一个知识建构者。文物工作,特别是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整理,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资料生产的过程,这一块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我们提出要高质量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人的高素质高质量,我们提倡个人发展与单位发展相促进,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工作中有获得感、成就感,能不断取得进步,能从自己的领域脱颖而出,造就更多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专家。那么,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搞科研工作,不仅要架好四梁八柱,也要构建好上层建筑,更要做好内装修,生产更多的、不同方面的、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优秀成果。

第三,做一个有情怀的科研工作者。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既不宜离开田野和实物做一个沙发学者,也不能固守一线一隅坐井观天。必须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坚持保护和研究相结合,让大家在有意义的工作中发现个人价值,在深化研究中获得事业归属感。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对业务和科研的热情,保持对文物的敬畏,保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坚守这片园地,才能长期深耕文物考古这块富矿,才能持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最后,祝大家在未来的业务科研工作中自由地翱翔,真正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欢乐! 

白九江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