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闲谈开州余家坝遗址出土虎纹戈
闲谈开州余家坝遗址出土虎纹戈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0-04-23

1998年大学毕业,背着行囊,坐着火车,我从家乡陕西千里迢迢来到刚刚直辖的重庆。那时正值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启动,我全程参与了三峡考古发掘管理工作。十年风雨,乘车坐船,爬坡下坎,我走遍了三峡各个考古工地,其中包括开州余家坝遗址。简陋的考古工地散发着文人的书香,残破神秘的文物讲述着埋藏千年的历史故事,昏暗灯光下,我与泥土未干的文物有了亲密接触。余家坝遗址出土的青铜兵器深深吸引着我,若隐若现的青铜纹饰带给我无限的想像空间。再回西北大学攻读博士,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余家坝遗址出土的青铜兵器作为研究对象。前两年,作为开州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负责人,我再次和余家坝遗址出土文物美好相遇。这一次,我告诉自己:不疾不徐,好好把握自己和余家坝遗址20年的不解缘分。

翻开工作记录,重温走过的那段三峡岁月。今天,我想聊一聊余家坝遗址出土虎纹戈。

一、余家坝三峡考古工作

余家坝遗址位于开州渠口镇钦云村(原云安村),西北距县城约14公里,南距云阳县界约1公里,遗址周围群山环绕,长江支流彭溪河从西北向东南沿遗址台地前沿穿过,遗址南北长410米,东西宽170米,分布面积约50000平方米,由数个小山包及平坝梯田组成。(见图一)
 
 

图一

据村民回忆,在20世纪70年代取土烧砖瓦时,挖出的青铜器被送到废品收购站。20世纪80年代,开县文物管理所发现该遗址。199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确认其为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1994年,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启动,山东大学对余家坝遗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发现战国时期墓葬3座。

三峡文物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后,山东大学支援重庆三峡文物保护工作。2000至2006年,栾丰实教授领队,带领一拨又一拨师生8进余家坝工地,发掘面积近3万平方米,发掘墓葬264座,其中绝大部分为战国时期的竖穴土坑墓,出土文物1500余件,包括青铜器600余件(图二为87号墓随葬器物组合)。

 
 

 图二

发掘者认为余家坝战国墓葬所反映的文化因素是复杂的,既有楚式器物,如铜鼎、陶壶和部分铜戈、有首剑等,也有秦文化的文化因素,如半两钱。但是,特色最鲜明的则是巴文化因素,如占比较高的柳叶形铜剑、个体较大的巴式戈,青铜兵器多铸或刻有虎纹。
二、虎纹的制作方法及艺术表现形式
戈是中国青铜时代延用时间最长、使用最广泛的长兵器。《说文解字》对戈的解释:“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凡戈之属皆从戈。”
余家坝遗址出土巴式戈的虎纹具有很强立体感和夸张多变的艺术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阴线、浮雕等制作方法。
 
 

 图三

阴线虎纹的制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器物表面直接刻划阴线构成纹饰图案(见图三);二是先在泥模上刻画出阴刻线纹饰图案,然后翻模到外范之上,通过合范浇铸形成带有阴线纹饰的青铜戈(见图四)。
 
 
 

图四

浅浮雕是巴式虎纹戈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系青铜翻模范铸而成。青铜是铜锡铅合金,易于熔铸加工各种带有浮雕效果的纹饰造型。具体做法是先在模上制作出虎纹,然后翻在外范上,将铜液浇铸在形腔中冷却后形成带有浅浮雕效果的虎纹巴式戈(见图五)。

 

 
 

图五

线条是绘画艺术用以建构视觉艺术形象最基本的语汇,阴线构成的虎纹具有简单且特征突出,图形饱满,立体感强和生动活泼的特点,凸显了老虎血盆大口、怒目睁圆、锯齿獠牙的威猛形象。

 

三、虎纹传递的巴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常常用老虎凶猛威武的形象来形容勇猛抗敌的战士,如虎贲和虎将。《尚书·牧誓·序》曾记载:“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纣)战于牧野,作牧誓。”虎贲作为骁勇善战的勇士,是军队的尖兵。虎纹则充分体现了巴人虎崇拜的思想,是其尚武精神的意识凝聚。

余家坝遗址出土青铜戈的虎纹采用了抽象艺术手法,刻画了老虎的眼、鼻、耳、牙、舌、翼、爪等细节特征(见图六),利用抽象化的身体细节部分组合成完整的老虎形象,如怒目圆睁的虎眼,巨大尖利的獠牙、钳形虎爪、竖立的虎耳和带刺的虎舌等等,反映出巴人对虎纹刻画的细致和全面。

 
 

图六

青铜戈虎的造型突出了老虎嗜血凶猛的形象。常见的虎纹形象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正对戈锋的老虎,戈锋宛如从老虎口中吐出,而老虎吐着卷曲的虎舌(或者带刺的虎舌)似乎表现出一种希冀舔舐人血的期待(见图七、八)。当巴族战士用带有虎纹的武器刺杀敌人时,他们相信敌人的鲜血会顺着锋利刃尖流进“虎神口中”,以期用敌人的鲜血献祭祖先神灵。

 

图七                            图八

诸如老虎威慑的眼睛、尖利的牙齿、锋利的爪子等虎纹细节寓意老虎拥有超动物习性,这是巴人崇虎的基础。虎翼造型象征一个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神虎,此造型与虎纹细节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凶猛无比的神虎形象,不仅能够护佑巴族战士,还可以赐以巴族战士如虎般的威武气势、敏锐感觉、敏捷行动和凶猛战斗力等。(见图九)

 
 

图九

余家坝遗址出土青铜戈的虎纹折射出巴人崇虎的文化内涵,通过抽象的身体细节特征勾画出一个凶猛嗜血的老虎形象,把兵器变成血祭虎神的极富艺术表现手法,为巴人塑造了一个与巴族祖先神灵沟通的神器。我们可以想像,2000多年前“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中英勇凶猛、视死如归的巴族将领和士兵,是他们树立了历史长河中巴人如“虎”般的硬汉形象。

 

参考文献

[1] 周群华. 从考古和文献资料看巴蜀文化与周边区域文化的交流[J]. 社会科学研究, 1992,(6): 65-69.

[2] 易兰. 中国崇虎习俗初探[D]. 湘潭大学硕士论文, 2002.

[3] 杨华. 巴族崇“虎”考[J]. 华夏考古, 1997, (4): 71-79.

[4] 俞伟超. 长江上游古巴蜀信仰的文化背景//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M].成都: 巴蜀书社, 2002.

[5] 刘渝. 巴蜀兵器虎图形性质新说[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94-98.

[6] 代丽鹃. 晚期巴蜀文化兵器装饰性动物图像分析[D].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2007.

[7] 曾超. 巴人尚武精神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 2005.

文稿:杨小刚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