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小宁城 南宋抗蒙的回天之城
小宁城 南宋抗蒙的回天之城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0-12-07

公元1245年(南宋淳祐五年),为防御沿嘉陵江、米仓道进击川东的蒙军,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于通江之滨筑小宁城,从而与差不多同时建成的得汉、平梁二城,形成了川东抗蒙铁三角。

小宁城竣工之时,负责监工督造的南宋抗蒙名将张实,在城外临江的一处名叫老虎崖的陡壁之上,满怀喜悦地镌刻下《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豪情万丈地发出“兴汉之基” 的壮语。

有了小宁城这块“兴汉之基”,余玠也有了与蒙军决战的底气。公元1251年(南宋淳祐十一年),他集结全川南宋军精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发动声势浩大的北伐,其战略目的是收复被蒙军占领、并倾力经营的攻蜀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兴元(今陕西汉中市)。

小宁城在众多四川南宋抗蒙城堡中,显得犹为特别。因为它是在蒙古大军压境的严竣形势下,出于防守反击的军事目的而构筑的城堡。它的落成,既鼓舞了南宋四川军民的抗蒙士气,又在随后的20多年里,发挥了稳定宋蒙战争川东战局、策应钓鱼城抗蒙作战、拱卫四川抗蒙的军事指挥中心重庆的作用。 

 

硝烟散尽城门在

据清代《巴州志》载:小宁城“三面环水,尤为阻险可持……前后有大宁、小宁二滩,周匝环绕,四周悬岩壁立,高十余丈,水周其下,仅一径可通,宽仅数百步,两旁峭削亦高十数丈,真天险之区。”

 

小宁城全景

 

小宁城坐落在如今的平昌县江口镇杨柳村二社。我伫立城内一处制高占点,满眼是树林竹园、稻田菜畦、荒草荆棘。江水汹涌、宽近两百米的通江,从小宁城的南、西、北三面流过,形成了冷兵器时代不可逾越的天堑。惟与陆地相连的东面,有一条路窄坡陡的外出通道。周长约3公里的外城城垣,下临高30米左右的悬崖,犹如一圈铜墙铁壁。城内崖高10米左右的台地,筑有周长约1.5公里的内城城垣,从而与外城城垣共同形成双重防御体系。

要在这面积达70万平方米的城内,披荆斩棘地逐一寻觅700多年前的历史遗迹,对我个人来讲,这显然不是一两天所能做到的事情。踌躇间,一杨姓老汉问明我的意图后,便手执弯刀为我带路。

 

小宁城下的大通江(一)

 

刚开始,我们是在小院附近的田间小道上行走,但不久便穿行于田埂之上,接着便钻入浓密的树林。如果不是杨老汉不停地用弯刀拨开近一人高的荒草丛,我根本不知道脚下,竟然还有一条镶嵌着零零落落石板的小路。

当我透过树林和荒草的缝隙、看见了在城下如玉带般的通江时,杨老汉停下脚步,回过头来一本正经地叮嘱我:下面是绝壁,千万小心!

 

小宁城下的大通江(二)

 

经杨老汉这一番提醒我才发现,我们正行走在西城墙的边缘,往外跨一步便会下坠几十米滚入通江。由于墙基覆盖着浓密的植物,挡住了向外向下的视野,因此行走在已无城堞的城墙马道上时,才不至于因恐高而不敢移步。

老老实实地踩着杨老汉的脚迹,小心翼翼地走到西城墙的一处豁口。这里,便是从小宁城西门入城的路口,西城门就在下面不远处了。

由内外两层城防体系构成的小宁城,当年共筑有9座城门。在现存4座城门中,只有西门及北门为南宋真迹。相比城门城墙荡然无存的南宋四川抗蒙八柱之一的苍溪大获城,仅存残垣断壁的虎啸城、平梁城,以及一些仅留城名、城址都不可寻的抗蒙山城,小宁城算是幸运的。

小宁城西门是蓦然出现在我眼前的。因为这座七百多岁高龄的拱券形城门,浑身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仿佛披着一件伪装服。它将自己和绿树芳草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功勋、威严隐于山水间。

 

小宁城西城门内景

 

如同我所见过的不少抗蒙方山城堡的城门那样,小宁城西门西外侧濒临悬崖,东外侧则是高高的城墙。驻足细看,这座拱券形城门由9块长方体石材垒筑而成。

 

小宁城西城门外景

 

我现场翻阅随身携带的小宁城国家重点文物单位申报表,得知该城门现存通高325厘米,拱内空间高230厘米,门道宽203厘米,进深240厘米。再看城门内壁,錾刻有细密的“人”字纹及斜纹,这是宋代开采石料砌墙筑城的典型工艺。城门左右壁的门槽以及门栓窝尚存。

虽然这是一座难得的基本保持完好的城门,但它仍给考古和历史的研究者带来了遗憾:在其拱券顶部的《谭渊创建小宁城题名记》题刻,因风剥雨蚀而模糊不清,已有多处无法辨认。据清《四川通志·舆地·古迹》(卷五十一)载,题刻内容为“皇宋淳祐己酉孟秋吉日,武显大夫知东路马军总管权知巴州军州事节制军马任责城壁垣御边西谭渊创建。”

公元1245年(南宋淳祐五年),四川制置使余玠命都统制张实于此筑小宁城。其后,时任巴州知州的谭渊等人续建,终于1249年(南宋淳祐九年)建成。

出西门后,按计划是下到江边,观看刻于临江崖壁上的《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它是小宁城曾为南宋抗蒙古城最确切最明晰的实证。

这段路不长,但出人意料的是,由于年复一年的洪水裹挟的养料沉积在江岸坡地上,致使这一处呈60度以上的陡坡上,长满密不透风的齐腰深的野草,到江边之路完全找不到了。杨老汉奋力挥刀斩草,岂知野草过于茂盛且绵韧,难以开出一条路来。

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双手攥紧草茎往下溜,如果双手打滑,则不可避免地坠入通江。此刻,我仿佛是从未跳水之人,胆战心惊地置身于游戏池的跳水高台之上。 

下到临水的沙地,往右上方走20多米,刻位一处颇似老虎嘴的凹崖崖壁的《宋张实小宁城题名记》终于出现眼前。该题刻字大如拳,清晰可辨:宋淳祐乙巳制置使余侍郎遣都统张实总师城巴,为兴汉之基。主兵监修总管:刘汉立、谭渊;钤辖:张虎臣、陈兴;路分:曾友端、权旺、崔舜臣、刘成;路将:刘文德、徐昕、安忠、巩琦、孟俊、徐立,拨发豪寨:王成、汪仲、李德。

 

小宁城南宋题壁

 

杨老汉告诉我,历年来通江涨水,有几次曾将这题刻淹没。我不禁为之庆幸,若不是字大刻痕深,恐怕早已漫漶了。

 

炮台威镇来犯敌

离开凹崖,我们从原路攀援而上回到城内,然后沿着时而城墙、时而断崖的城池边缘,向北城门进发。

 

小宁城北城门外景

 

小宁城的北门是南宋城门真迹,形制与西门相同,仍是拱券形。其城门两边的城墙,均以楔形石块以丁砌法修筑,这是南宋城墙最为典型的标志。它仍是当年那位小宁知州谭渊所建,是预防小宁城不保时的退守之门。

北门的下半部被泥土掩埋,门拱残高150厘米,宽183厘米,进深180厘米。由于城门外地势较为平缓,防守相对困难,因此其城门及左右城墙所用石材的体量比西门更大。由于门拱高度低,人只能弯腰而行,因此拱券顶部的《王李忠小宁城题名》的题刻因长年摩擦而磨损。

我蹲在门拱里不禁纳闷:它原来究竟有多高,抑或是有意为之有助于防守?杨老汉揣摩到了我的心思,哈哈一笑道:这是前些年城内的村民防止牛群跑下山,故意用泥土壅塞了一半城门哦。

出北门后,沿当年出入此城的石板道继续向江边下行,只见一座石质平顶城门当道而立。这一座北门已非南宋谭渊所创建,据门楣石刻文字得知,此门于“大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丁巳之冬”重新补修,其外立面门额处,有字径20厘米的楷书“重禧门”三字。

 

小宁城“重禧门”外景

 

这一座北门补建的原因,是为了抗御从湖北过来的白莲教起义军。史载:清仁宗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湖北、四川、陕西白莲教徒焚香起兵,时征苗军兴,各地失业之民无以谋生,多投白莲教,势遂更炽。清政府分别剿击,此灭彼起。”公元1797年,四川已有达州徐天德、宣汉王三槐、巴州罗其清、通江冉文俦等白莲教军十余支,各有数千之众。

是时,小宁城守将名叫何瀛州。由于白莲教义军的迅猛发展和声势浩大的攻击,很有可能是他补修了损毁的小宁城这一座城门。

我们仍然是从重禧门原路返回北门,继续沿着由城墙和天然绝壁组成的城缘走向东门。

临近东门时,我右侧城内方向的台地上,一座庞大的坟包状的物体,如巨兽卧伏在那里。杨老汉告诉我,那便是东门炮台。

此炮台周长约20多米,距它下面的那座名叫朝阳门的东门约30米远,是在圆弧形土质平台外,覆盖一层楔形石以丁砌法垒成的外壳而成,因此比单纯用石块构建的堡垒要坚固得多。它那黑森森的墙体如一头被激怒的熊罴,它那棱角分明墙砖如一枚枚利齿,时刻准备着将来犯者撕得粉碎。

类似的大型炮台在小宁城内还有3座,分别是位于西门东则约130米处的山脊处的西门炮台,位于内城西北方向的较场坝北部边缘的较场坝炮台,以及位于较场坝东侧的北门炮台。这几座炮台垮塌严重,要么只可见台基,要么只可见几层墙砖了。

小宁城东门为石质平顶城门,是该城仅存的4座城门之一,扼守着唯一一条由陆路进入城的通道。它的城门外立面门额上,有阴刻的楷书“朝阳门”三字,门额左右分别刻有楷书纪年落款,左为“咸丰庚申前三月”,右为“合寨公建”。

 

小宁城东城门外景

 

从东城门俯瞰,感觉进攻者要从这条唯一的陆路通道登门入城,也并非易事。

这入城通道,是绵延于坡脊上的九组石梯坎,当地人称“九连坎”。它不但坡度大,总长度也达两百多米,而宽度仅一米。不难想象,在这毫无隐蔽物、两侧为陡坡的小道上,只擅长草原骑射而拙于山地作战的蒙军,无疑是东门背后那座庞大炮台火炮的活靶子。

 

小宁城东城门外“九连坎”

 

南宋的东门,也极有可能是毁于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时期。

当时,通江、南江、巴州是四川剿杀白莲教的主战场之一。巴州的小宁城与其周边的方山坪、仪陇庙、红云台寨、金华台寨等,都是官兵乡勇或白莲教控制的主要寨垒。在长达九年的反抗与剿灭的战争中,这些寨垒城池的毁损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东门的重建,则有可能与太平天国起义有关。公元1859年(清咸丰九年),清政府为阻止太平军石达开部“入湘图蜀”,号令四川各地结寨安民、筑墙御寇。于是,“咸丰庚申前三月”(公元1860年),小宁城民众集资合寨重建了东城门。

 

“兴汉之基” 功不没

由于形成川东抗蒙铁三角的小宁、得汉、平梁三城在同一时期的相继建成,时任四川安抚制置史的余玠,便有了防守反击的底气。

公元1251年(南宋淳祐十一年),余玠集结全川南宋军精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发动声势浩大的北伐,其战略目的是收复被蒙军占领、并倾力经营的攻蜀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兴元(今陕西汉中市)。

此次北伐,是一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之举,由余玠亲率主力军由金牛道前出兴元,由巴州知州谭渊率军北出米仓道予以策应。此次重大军事行动最终虽然失败了,但或长或短延续了南宋王朝的命祚。作为“兴汉之基” 的小宁城,无疑功不可没。

发生在小宁城的抗蒙战事,有确切记载的发生在公元1254年(南宋宝佑二年)正月。这年,蒙军在利州、阆州站稳足跟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渠江航道,更有效地夹攻合州钓鱼城和广安的南宋军,派遣一支二千多人部队向小宁城进军。

面对蒙军向小宁城的白顶子和黑水潭一带发起的猛攻,南宋军都统张实和知州谭渊坚守阵地,奋起迎战。由于小宁城南宋军居高临下且准备充分,火炮、乱箭、飞刀齐发,蒙军两次攻城未遂,大败而退。白顶子一战,蒙军死伤一千多人,故此后该地又名“血顶子”,黑水潭一战,蒙军死伤八百多人,故此后该地又名“血水潭”。 

作为三面临水的山城,码头和渡口必不可少。在小宁城的东北面设有渡口,供小型的快船随时通报敌情之用。在其西南面建有码头,停泊负责漕运的大型船只。而一旦战事将临,经过东门“九连坎”进入城内的任何外来人,都要由城外的客栈店主通报或以响箭发出信号,得到守城将领的允许方可进城。途中还要受到外城、内城岗哨及游动卫兵的严加盘查。

当年在小宁城内的东城门与南城门之间,建有三进院衙署。在城内其它区域,庙宇、寺院(钟鼓楼)、寨栅、校场、粮仓、炮台、碾坊、古井等一应俱全。其中,在北门偏东方向的内城绝壁下残存的一座在红砂石上开凿的碾盘,其半径竟达到惊人的140厘米!这显然不是老百姓的碾盘可以比拟的,由此也可推测,当年该城驻军为不少。而位于内城西门东北侧的校场坝,南北长250米,东西最宽处近50米,整体面积达六干平方米,这就确切地印证了小宁城庞大驻军的存在。伫立于此,似乎仍然能感受到南宋将士的呐喊迸发出的浩荡雄风,

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操练之地、誓师之地,更是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决绝之地。

作为南宋四川大纵深防御体系中的代表性山城,小宁城内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可供耕种,水源也充足。这是四川抗蒙方山城堡的标配,从而利于打持久战。据杨老汉介绍,小宁城内现在仍有土地600余亩,其中可耕地面积245亩。城内有古井两口,水量充沛,至今还是40余户村民们生活的主要饮用水源。

 

 

小宁城水井

 

作别小宁城时,已是红日西坠。“愿假十年,手挈全蜀之地,还之朝廷”,当年临危受命的余玠,对宋理宗许下的气壮山河的誓言,已随风而逝。好在青山依旧在,夕阳照样红。只愿小宁城如今天这般的祥和安宁能够天长日久。

历史的风水虽是轮流转,但和平终归是主旋律。

 

作者:马恒健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