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二十周年系列宣传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二十年(下)
二十周年系列宣传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二十年(下)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1-02-02

嗨,大家好!我是小文,不知不觉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成立二十年了。回顾这二十年,十载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十载踵事增华,朝乾夕惕。回顾这二十年,我们经历过风雨,有过欢笑,流过汗水;回顾这二十年,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克服了征途上一个又一个困难。来时的路不容易,我们倍加珍惜;未来的路很光明,我们满怀期许。今天,我们为大家汇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这二十年的发展与壮大,希望大家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哟!

 

 

十年收获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空前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从成立初期的粗放式发展,进入了量质并举、精细化管理的发展阶段。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

 

新的十年,我院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工作,多次派出专家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主办、承办“第六届西部考古协作会暨三峡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第九届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学术年会”“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中国西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等30余项重要学术会议。十年来,我院学术成就斐然。全院主持及参与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24项,编制文物保护规划、保护方案、调查勘探报告、影响评价报告等243部(篇),公开发表各类学术文章234篇,部分收录SCI、SSCI核心期刊,设立“重庆文物考古报告”“重庆文物考古研究”“重庆文化遗产保护”“重庆文化遗产普及”四个系列丛书,单独或合作出版《三峡后续工作考古报告集(一)》《丰都镇江汉至六朝墓群》《重庆汉代画像考古报告集》《重庆永川汉东城遗址出土瓷器修复保护》《潼南千佛寺》《重庆古塔》《你身边的考古故事(上、下)》《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等专题报告和专著35部。

 

科研成果

 

十年辛勤耕耘,十年硕果累累,我院将创新、发展、求变深深地根植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血液中,全体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多次获得各级各类集体和个人表彰。2010年至2019年间,我院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文物系统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工人先锋号”、“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优秀公共考古活动一等奖”等46项集体荣誉,40人次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第二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重庆市第二批宣传文化“巴渝新秀”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2019年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个人”等各类荣誉称号和表彰。

 

 

十年来,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面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要求,面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任务,我院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管理要求与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我院具有的科研职能与非科研性质单位之间的矛盾,急剧增长的文化遗产保护业务与编制缩减之间的矛盾,粗放管理与高效运行之间的矛盾等。二是业务科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不同业务的科研开展情况不平衡,大数据智能化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不充分,业务板块内部发展不均衡,业务科研能力不能满足重庆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求等。三是文物合理利用不够。注重抢救性保护而不注重预防性保护,重视学术理论研究而不注重应用技术开发,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贯彻让文物活起来的办法不多,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措施不够,院藏文物、院属空间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缺少融合等。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工作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趋势。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空前高涨,各级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经费投入前所未见,文物保护法正在开展修订,文化遗产保护改革进入深水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环境向好,基本建设考古前置稳步推进,文物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化、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涉外考古与国际合作方兴未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联动发展,文物与文化、旅游融合成为新趋势,文博事业单位面对公益性质、统一管理、市场化等一系列新挑战。

审视我院历史和未来,正面临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发展质量的转变,面临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面临从以项目扩张为主向以项目、科研并重的转变,面临从壮大队伍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转变,面临从大力建设硬件向重点推进软件和内容建设的转变,面临从文物保护为主向适当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拓展文旅融合的转变,面临从埋头内部建设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发挥社会效益的转变。

未来十年,我们应当继续坚持“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的办院精神,坚持“人才强院、科研兴院”的立院根本,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单位”为建院新目标,以建设并加挂“重庆考古博物馆”为拓院新愿景。未来十年,“双高”发展新目标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行动指南,必须坚持“制度建设高起点、严格管理高标准、人才队伍高素质、业务发展高要求、科研成果高水平、后勤保障高效率”的“六高”发展方略,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空间布局科学、功能配套完善”的高品质单位。要坚持发挥文化遗产独特作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庆文物,以加挂“重庆考古博物馆”牌子、增加新职能为新愿景,助力文物与旅游真融合、深融合、巧融合,将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服务地方公共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增加制度供给。一是要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政策研究,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专业智慧。重点要在基本建设考古前置方面强化落实,确保地下文物应保尽保。要做好考古取费标准、田野考古补贴的调查研究,争取出台重庆地方标准。二是要在业务标准、规范建设上发挥应有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和市文物部门组织的标准、规范等的研究和编制,切实发挥专业作用。三是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结合我院人员构成丰富、聘用形式多样、资金渠道不同的现实,要按照分类管理、增进效能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和补充制度,不断增强制度供给能力,不断规范和提高单位运行水平。

推进精细管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提升管理能力上狠下功夫。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单位日常管理升档提速。细化目标考核任务,落实部门和个人考核结果的应用。推行“一院两制”“一院多制”,让事业的归事业,市场的归市场,严格规范编制员工的管理,切实激发派遣员工、合同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牢固树立“人才强院”发展理念,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根据事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重点引进高端人才和科技考古、科技保护人才,加强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助推专业技术人员参评国家、市级人才和专家评选。加强管理后备队伍建设,建立结构合理、梯次有序的干部队伍。实施“博士培育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在职攻读硕、博学位。创造条件让干部职工走出去,参加国内外学术科研会议、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进修等;坚持请进来,举办历史文化大讲堂、开展专业培训、内部学术交流等。继续实施修复、考古技工“师承制”,培养技术蓝领精英。推进非在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保障职称晋升通道畅通。

 

手工业考古专家论坛合影

 

突出业务发展重点,推动业务精品化、拳头化。一是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智库作用。紧紧围绕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大局,服务文物研究保护利用这个中心,当好市、区文物行政部门参谋,做好市、区文物管理机构的服务。二是要强化考古工作基础地位。实施“强基计划”,加强重大基本建设考古保障能力建设。落地“考古中国”项目,启动实施“巴蜀文明进程研究”考古项目,争取立项并实施“巴蜀宋元(蒙)战争山城攻防体系研究”考古项目。三是要发挥文化遗产保护主力军作用。继续推动文化遗产“一体化保护”战略,重点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推动合川钓鱼城遗址、渝中老鼓楼衙署遗址等大遗址保护工作。立项一批“考古遗址公园”,争取获批实施“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江津石佛寺、南川龙崖城市级考古遗址公园。实施“两线计划”,推动全市国保、市保、区县保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全面划定。突出革命、抗战文物和石窟寺文物保护,重点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规划,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长征文物保护利用,拓展石窟寺调查、测绘和考古研究。拓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内的文物保护、研究。开展“预防性保护项目”,完成院文物标本库房建设,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开展“可移动文物服务基层计划”,增强服务市内外基层博物馆、区县文管所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能力。四是强化公众考古宣传,创新文化遗产表达方式,高质量办好“重庆考古”等新媒体,建设重庆历史文化传播平台,发出文化遗产保护重庆声音。

坚持“科研兴院”方针,提高科研装备和科学研究水平。一是要提高考古、文物保护中的科技应用和支撑。加强数字技术研究,强化检测、监测能力建设,开展保护材料研究,推进现代测绘技术应用,加强环境、植物、动物、体质、微痕、影像考古人员引进和设备配置等。二是要建设一批科研平台。继续发挥“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文物保护科研基地”作用,深化南方潮湿环境下出土文物、馆藏文物保护研究;拓展“山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争取纳入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基地;继续完善科技考古实验室,持续提升考古工作科技水平。三是要突出科研引领意识。进一步发挥院学术委员会作用,研究设立一批内设课题,鼓励申报各类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重点开展文物保护政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文物保护规划策略、文物保护应用技术、文物展示利用、重庆古代考古文化序列、重庆石窟寺石刻、重庆建筑遗产、可移动文物传统修复技术、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四是要促进成果转化利用。建立科研成果发布制度,扩大科研成果影响力;建立科研成果对接机制,将科研成果及时用到修复保护一线、考古现场一线、展览展示一线、文创和文旅一线,不断提高我院和相关单位考古、保护、展示、利用水平;高度重视应用技术开发,及时申报技术专利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进后勤和安保建设,保障全院安全高效运行。一是完成枇杷山院区房屋及设施建设,确保三峡库区文物修复中心、重庆文物标本库房验收并投用;进一步完善钓鱼城考古工作站、渝西考古工作站功能,争取新设立一、二处重大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基地和工作站。二是加强物资采购和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为单位运行和业务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加强院区物业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争创洁净院区、绿色园区,科学合理布置、分配院区空间。四是强化安全监管,提高院区和田野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完成戴笠旧居暨军统办公地旧址主楼、警卫楼修缮保护,实时启动中共重庆市委枇杷山办公楼旧址整改修缮,使院属建筑遗产得到全面科学保护。六是开展院区美化行动,提档升级院区绿化、休闲、运动设施,开展单身宿舍整治,优化院区花园设计,树立我院文化遗产保护文明单位整体形象,争取将枇杷山历史文化片区打造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典范。

 

枇杷山院区规划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