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水与火的历练 ——重庆黔江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传承记
水与火的历练 ——重庆黔江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传承记
发布人:  2021-03-12

濯水石鸡坨土陶窑炉

 

一、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的缘起

阿蓬江,又称唐崖河,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镇,经过重庆市黔江区到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龚滩镇注入长江的支流乌江,全长249公里。它是中国一条由东北向西南流的河流,是少有的倒流河,是乌江第一大支流,同时也是土家族及苗族儿女的母亲河。阿蓬,土家语译音,意为雄奇、秀美。阿蓬江水冲破崇山峻岭,一泻数百里,山高谷深,绝壁对峙,形成独特的江谷风光。在以船运为主要运载方式的古代,阿蓬江是一条联系渝东南和鄂西南的重要交通道路。

 

阿蓬江濯水石鸡坨段

 

阿蓬江流经黔江区,在濯水镇到冯家镇寨子社区接壤附近,距濯水古镇上游不远的江左岸三门社区,有一块酷似鸡头的岩石,这个地方因此得名为石鸡坨。石鸡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图上都很难找寻的小地方,往后靠江边三百余米山坡腰间,有一处当地人称为“瓦渣滓地”的较为平缓的地方,它东面是高山,南北均为浅丘,因为散布有不少土陶碎片故名。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文物普查时,在瓦渣滓地的地表发现了大量陶片,计有外底平内底尖、鼓腹、身布粗弦纹,施半青釉和未施釉的高腹罐残片等,分析具有宋代陶器特征,判断为一处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宋代土陶遗址,学界命名为石鸡坨陶窑遗址。在石鸡坨陶窑遗址附近还发现有该地区仅有的陶土,这也是迄今为止在阿蓬江流域唯一发现的宋代土陶遗址。2002年7月18日,石鸡坨陶窑遗址被黔江区人民政府颁布为黔江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遗憾的是,这处由黔江区人民政府颁布的黔江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碑,竟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把“石鸡坨陶窑遗址”错误的刊刻为“石鸡坨陶窖遗址”,“窑”与“窖”不分,并且十多年了都仍然没有更正。石鸡坨陶窑遗址足可证明,大约一千年前,这里蕴藏有适宜制作陶器的陶土就已经被当地人类发现并加以利用了。

 

“石鸡坨陶窑遗址”保护标志碑

 

土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制陶技艺。2016年就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的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网上网下都把它的制作技艺说成是源于宋代,其实,大家是想当然地把同处范围狭小的石鸡坨的宋代“石鸡坨陶窑遗址”与现在的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联系成一块儿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说法不客观,依据不充分,其间缺乏确切的源与流的证据。根据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刘沛良(老大)刘丁卫(老幺)刘氏昆仲的口碑材料——他们的先祖300多年前从江西逃荒来到黔江,在黔江边的石鸡坨发现陶土,重操带来的土陶制作技艺旧业而重振家业……结合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人口大移民以及重庆乃至湘、鄂、渝、黔边土陶制作技艺的一般规律,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的缘起时代暂定在明清之际的准确性更大,这样的判断也不会影响该项目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价值。

作为阿蓬江上、临近濯水古镇的石鸡坨码头,自从有了土陶作坊,除了刘氏的制陶技艺也得以流传下来外,也带动周邻人等开始效仿、学习制陶,石鸡砣土陶业开始兴起并繁荣起来。这里由于地处阿蓬江江畔,南来北往的船只大都要停靠,交通便利,于是成了湘、鄂、渝、黔四省边的土陶交易之所在,每天都有客商来购买土陶制品,刘氏制陶技艺和刘氏土陶器便声名远播。到了清代,石鸡砣已经有三十余家制陶作坊了,成为当时当地制陶的鼎盛时期。

 

二、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的特点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的先民掌握的第一个化学技能,就是制陶。用泥土混以水,塑型,再烧造成器皿——这个水与火的历练过程,就是制作陶瓷的过程。China,现为“中国”和“瓷器”的英文译名。陶瓷最初的称呼是“Chinaware”,直译为中国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古时凡以土烧制成的陶土器皿,皆可称“瓦”。

 

濯水石鸡坨土陶揉泥

 

俗话说:“柴烧三分靠人,七分看天”,这“天”,不仅仅指运气,还指大自然,泥料、釉料、火候等。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保持了古朴原始的手工工艺特点:以祖辈沿用至今的重庆当地岩土为原料,用脚蹬轮盘、龙窑柴烧的古法制作陶艺品,施以传统的印花工艺和古朴的手工旋纹;其基本流程分为选土、粉碎、沉淀、揉泥、拉坯、晾干、刻花、印花、施釉、烧制等18道工序。

石鸡坨土陶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的原材料采用的是濯水一带特有的白砂泥(现在又称紫砂泥),有红、黄、白、黑等几种颜色,山上的陶泥分很多层,夹在石英石层中间,是重庆地区少见的一种岩化土壤,它有优良的透气性,适宜于多种民用生活用品的烧造。以乳白色的泥最好,在选择颜色之外,陶工能用舌头区别,酸涩的泥好,甜腻的一烧就坏。

粉碎:采回来的陶泥先用工具粉碎,然后暴晒于地间平坝。

搅拌:陶泥在大的粗缸里充分搅拌均匀,粗土碗、菜缸等粗瓷可用。

沉淀:把粗缸搅拌均匀的陶泥转移到细缸,再充分搅拌至更细,时间也更长,最后沉淀去水。这个细泥可以用于烧白瓷、茶杯等精细器皿。

在捏揉陶土时,如果粘土太干会显得太硬、容易断裂;太湿的粘土则会太粘手而不易成形。怎样的干湿度较为合适,全凭陶工的一双手去感知。

 

濯水石鸡坨土陶拉胚成型

 

拉胚是陶器的骨髓与灵魂,无磨具、纯手工、完全凭陶工的经验和熟练的手法。手工拉胚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性技艺,少则需要三至五年的学习,多则需要十年以上的刻苦钻研。使用传统、原始的轮制拉坯机(俗称“车子”),先用脚踩在轮上使其缓慢转动,然后用长棍插入轮上的小孔,双手用力旋转,最后靠惯性手拉成坯。器皿造型古朴但不乏美观、注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薄如纸,声如磬”是评判陶器工艺的好坏标准之一,器物最薄的只有3.3毫米,最厚的也不过1厘米。刘氏土陶的独特魅力,一个在于拉坯标准的独特,石鸡坨土陶对拉坯的标准是刘沛良最为自豪的一点,景德镇的制陶大师多,但他们的坯很大一部分是靠修薄,而刘氏父子是一次性拉薄。

晾干:在空气通透的室内风干,一般需要7天以上。

刻花是所有工序中最繁琐的一道,比如给一件大型酒缸刻花,就要先经过12000锤来定型,这12000锤,都是陶工用锤头“一锤一锤”来完成。

釉的制作:选用当地纯天然的红土为原料,与用松木主干烧成的灰(不加小枝与杂草)混合,在粗缸里加水淘制,搅拌30分钟以上,使缸内的液体转不动达到均匀方为好,把浑水转移至细缸沉淀3-6个月,去掉清水,调和的沉淀物即为釉料。根据釉料在水中的细腻度和沉淀程度,来判断烧出来的颜色。

 

濯水石鸡坨土陶施釉

 

施釉:将釉用毛笔均匀涂抹到器皿上,厚薄标准由陶工自行把握。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

 

濯水石鸡坨土陶入窑

 

烧制:陶器在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送入梯窑(长一些的就是龙窑),用木柴在摄氏10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烧窑是制陶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刘氏父(刘沛良)子(刘海龙)需耐着高温,不急不慢的进行最关键的一步。柴窑升温快,为考虑烧制成本,一般是煤渣引火,木柴升温,且是一次性升温,不能像现代新建柴窑那样降温后再升温,烧毁率很高,柴窑烧制时含预火8小时,共需烧31-36小时,因此还需多人轮番守夜照看。

 

濯水石鸡坨土陶烧造

 

目前,石鸡沱刘沛良刘丁卫刘氏昆仲的12孔土窑为梯形龙窑,长22米,上宽3米,下宽1.5米,高1.6米,坡度20度,容积约有500立方米,窑温控制在1500-1600度。该窑于1994年在原址翻修,现在每年维修1次左右,每次维修投入5万元左右;据初步估算,该窑价值近200万元。烧制的材料为毛松料(即松树),1孔为主燃烧孔全部装松柴,其他11孔装土坯和松柴,每次用松柴8000余斤,20个工装1天,烧30个小时,均匀冷却3天左右即可出窑(夏天冷却需要5-7天)。烧成后,由于温度不同,陶器皿会产生黑釉、茶釉、白釉、红釉等不同颜色。

用石鸡坨土陶技艺烧制出的土陶制品在腌制蔬菜时具有清脆可口,不变质的特点,储藏粮食能保持长久不霉变,盛放酒醋可使酒醋更加醇香。

产品与行销:目前的产品以民用为主,有近千种,水缸、酒缸、糖缸、泡菜缸、碗、盘、舂钵、茶罐等;以工艺品为铺,也有也近百种,比较著名的有《提梁壶》、《龙头壶》、《蝴蝶壶》、《塔壶》、《松竹兰梅茶壶》等。销售地域主要在贵州、湖北、四川、重庆为主。

 

三、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当地制陶业全部实行公有制,形成了国营厂、社办企业、村办企业等三类制陶厂,从事烧制陶器和相关产业的人数达300多,刘氏制陶人便以技术人员的形式在厂子里指导制陶。此时,制陶厂由二轻系统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调拨,一年可以烧制四千万件陶器,陶器制品销售到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七十年代末,二轻系统下放权力,允许私营,一部分制陶人开始自己建造作坊。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营厂、社办企业、村办企业经营不善而相继破产,制陶设备被转卖给私人,私营制陶作坊得到一定的扩大与发展。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石鸡坨土陶制作业开始出现萎缩甚至衰竭:

其一,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本身的局限:工艺复杂、程序多、既难学又辛苦,人力成本高;设计不如别的艺术品美观,难以提升其艺术价值,年轻人都不愿学,后继无人。

其二,市场经济繁荣起来后,外地的陶瓷产品涌进黔江市场,以及铁质、塑料质等可替代陶瓷制品的广泛使用,让当地土陶失去了竞争力,土陶制品市场萎缩,外地客商也不再来石鸡坨购销土陶产品了。

其三,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当下,部分制陶作坊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传统工艺的保护,石鸡坨土逐渐陶失去市场,三十多家土陶作坊相继倒闭,如今整个黔江区只剩下刘沛良刘丁卫刘氏兄弟的作坊了,独特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的威胁。“我之所以还在坚守,是为了不让祖传的制陶手艺失传。”年近七旬的刘沛良动情地说。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标牌

 

2016年,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刘沛良也被黔江区政府授予为“民间艺术大师”,刘沛良刘丁卫刘氏昆仲还是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陶瓷专业的特聘授课老师。刘沛良的土陶作坊也成为了濯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石鸡坨土陶传统制作技艺传习点、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黔江区民族小学校乐陶工作坊实践基地;陶业相关领导及一些知名高校学者、教授也到基地来进行专题调研学习,不少学生利用假期来体验土陶制作工艺。中央电视台4套、9套、7套,重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门到作坊来拍过专题纪录片给予宣传、支持。

国家政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强力支持,让刘沛良的儿子刘海龙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土陶工艺的光明前景,于是他决定和家人一起不仅要把这门手艺重新拾起来,还要发扬光大下去。他开始尝试制作工艺性更强的茶具、摆件、装饰品等物,通过增强工艺品的艺术感和设计感,来提升陶器的附加值。现在,刘海龙已拥有了十几人的团队,同时在建一个1000平米四层的土陶馆,集展览、展示、销售、培训、体验为一体。

石鸡坨土陶历来都是制作泡菜坛、油盐罐、酒缸、菜缸、水缸等民用生活用品,近年来,刘沛良、刘海龙父子针对人们追求原生态的需求,改制坛罐为制作碗、碟、盘、花钵、茶罐等土陶制品,产品受到酒店、餐馆和农家乐的青睐,还销到了湖南、湖北、沈阳、成都、广州等地,即将消失的土陶工艺又获得了新生。

 

濯水石鸡坨土陶新产品

 

刘氏土陶主要以烧制民用生活用品(酒缸、菜缸、水缸、盆、碗、舂钵、茶具)为主,此外,应客人要求定制一些工艺品。虽然刘氏土陶多以民用生活用品为主,但是因其工艺绝伦,无化学添加材料,土法烧制等原因,使其产品闻名国内外,其中刘沛良作品《公鸡酒壶》评为黔江区首届乡村文化节民族工艺展“二等奖”,刘氏产品多次在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进行展览,一些产品并出口至外国。目前土陶制品每年产值10万元左右,其产品主要远销贵州、湖北、四川、重庆等地。

文稿:林必忠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