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市“十三五”期间重大考古发现丨江津区大路山墓地
重庆市“十三五”期间重大考古发现丨江津区大路山墓地
发布人:  2021-06-11

大路山墓地环境

 

大路山墓地位于江津区油溪镇盘古村二社,墓地所在区域为渝西地区常见的丘陵地貌,其东侧为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状丘陵,小地名大路山,长江绕其外侧自西南向东北流去,墓地就位于大路山背江一侧的坡地上,东南距长江约780米。墓地西侧约350米处有一条小溪沟,墓地与溪沟之间的地势相对较为平缓。根据调查勘探结果,墓地分布范围较广,有多座墓葬呈点状分布于若干小丘的顶部。2018年4月,重庆市文物局在接到江津区文物管理所关于该墓地被盗掘的报告后,指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墓地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仅对本次被盗扰的两座墓葬予以抢救清理。

 

重庆市汉代画像石棺出土位置示意图

1.中央大学坟丘墓 2.市一中石室墓 3.冰槽村崖墓 4.小河坝墓群 5.棺山坡崖墓群 6.罗家坡石室墓 7.凤凰村采集 8.黄巅桥墓群 9.蛮洞坡崖墓群 10.水井湾崖墓群 11.斗箕坡崖墓群 12.平安村采集 13.白坪村崖墓群 14.烟墩岗砖室墓

 

一、墓葬形制

两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圹砖室墓,二者紧邻、朝向一致。1号墓平面呈“凸”字形,墓道已不存,残存部分封门、甬道和墓室组成,长5.24、宽2.18、深1.52米。墓室内有两具紧挨的画像石棺,根据出土的“直百五铢”钱币和随葬品特征可将其时代上限判断为蜀汉时期。2号墓规模远大于1号墓,是目前在渝西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砖室墓之一,由封门、甬道、前室、过洞、后室和后龛组成,长10.1、宽2.97、深2.28米。因遭到多次盗掘,随葬品出土较少,另出土有大量的陶棺碎片,其时代应在东汉晚期。

 

1号墓(蜀汉)

 

1号墓出土陶吹笙俑(蜀汉)

 

二、画像石棺

两具画像石棺均位于1号墓墓室内,发掘时石棺棺盖均已被打开。棺盖平面呈长方形,顶为弧形;前后有挡,斜直内收;底部内凹,其四面保留有母口以扣合棺身。左棺盖断裂为两截,长2.36、宽0.64、高0.23米;右棺长2.22、宽0.65、高0.21米。棺身均内部中空,上窄下宽。左右两壁微斜直,口部内侧有凸起的子口,前后两挡较直,棺底内凹。左棺长2.24、宽0.67、内深0.51、壁厚0.06米,右棺长2.08、宽0.66、高0.72、内深0.52、壁厚0.06米。两具石棺画像内容十分丰富,有乐舞百戏、车马出行、伏羲女娲、凤鸟衔鼎、龙衔璧、双阙、秘戏、鱼、蟾蜍、柿蒂等。

 

1号墓左棺画像拓片

 

1号墓右棺画像拓片

三、主要收获

(一)填补了重庆境内蜀汉画像石棺发现的空白。画像石棺是四川盆地东汉至六朝时期极具特色的一种葬具,在大路山1号墓发现2具画像石棺合葬的现象,是继沙坪坝区中央大学汉墓(1937年发现)、璧山区黄殿桥1号墓(1988年)后在重庆境内的又一发现,也是川渝地区为数不多地可将时代明确为蜀汉时期的画像石棺。两具石棺的画像在布局上较为随意,在表现上相对抽象、夸张,甚至出现了多处谬误,有别于汉代画像沉稳、庄重的风格,进一步印证了进入蜀汉时期汉代画像开始走向衰落的观点。

(二)实物再现了求仙思想在丧葬领域中的应用。两具画像石棺题材内容丰富,画像题材、构图与制作方式较为接近,应是同期甚至同批工匠制作的产品。左棺画像题材主要为棺身上的人物出行、双阙、凤鸟衔鼎、伏羲女娲,以及棺盖上的柿蒂、鱼、蟾蜍、龙衔环等;右棺画像题材主要为棺身上的车马出行、双阙、杂耍、拜谒伏羲女娲和棺盖上的柿蒂等,大致勾勒出一个穿越天门(双阙)拜谒神灵(伏羲女娲)的过程,这即是求仙思想应用于丧葬领域的实例,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似乎并非为简单的“事死如事生”,而更多地表达为通过求仙升入天界这一美好的夙愿。

 

(三)彰显了长江作为川渝两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廊道作用。经过进一步对比,两具画像石棺与宜宾、泸州等地尤其是合江境内的长江沿岸画像石棺相对更加接近,特别是凤鸟衔鼎、龙衔环等画像;棺身侧面上部的串钱纹、联璧纹的做法在四川合江、重庆璧山两地均有较多的发现。大路山墓地地处长江支流璧山河与长江的交汇处,而璧山河沿岸是重庆目前出土画像石棺最为集中的区域,体现了画像石棺这一丧葬习俗自宜宾、泸州地区沿长江干流、支流在渝西地区传播的历史进程。

 

最后值得一提的,本次考古发掘工作贯彻一体化保护的理念,考古发掘、资料提取、文物保护协同开展,高效率地完成了石棺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绘图、画像翻模、石棺整体搬运等,本次考古成果已成为江津区博物馆的代表性展品面向公众开放。

 

石棺三维模型

 

江津区博物馆石棺场景展示 

 

作者:范鹏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