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早期青瓷窑址发现的回顾
重庆早期青瓷窑址发现的回顾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1-06-25

一、从重庆市“二普”培训班说起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颁布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重庆位居38座城市之列。也就是在此日之前的两天 ——12月6日,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重庆市文物普查干部培训班在号称“山城花冠”的南岸区南山上开班。为了补充文物普查工作中文物专业干部的不足,重庆市博物馆应主管部门——重庆市文化局的要求承办了这个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共有学员二十人,主要来源于重庆市属区县的文物、文化单位的业务人员,后来被区县的文物干部们戏称为重庆文物系统的“黄埔一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当时处于初级阶段的重庆文物干部的业务素质培养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培训班共分课堂学习、田野实习和室内整理三个阶段进行。时间横跨1986年、1987年两个年度,到1987年1月13日结束,为时三十九天。本文重点要记述的是,培训班的第二阶段田野实习——三江考古调查。我们培训班之所以选点以合川县为中心的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流域,是因为基于当时重庆市的文物考古工作现状以及培训学员的实际需要,既要帮助学员巩固和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寻找古墓葬、古遗址等地下文物的能力;又要完成市属嘉陵江水系河段的考古调查的预定目的。后有专文述及,在此不赘。

三江考古调查工作,人员的基本组成是,重庆市博物馆九名考古工作人员,培训班十四名学员,另有合川县文物保管所、铜梁县文物管理所与潼南县文物管理所部分工作人员配合。培训班先集中人力,在合川县境的嘉陵江左右两岸进行实地田野调查;后来又分成两个考古小组分别沿嘉陵江的两条主要支流——涪江、渠江进行实地田野调查,范围涉及合川、铜梁和潼南三县。

此时,笔者年届二十三岁,已经从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毕业两年有余,有初步的理论知识与较为成熟的实际工作经验;当时承担的工作,既是培训班学员的辅导员,又是三江考古调查工作小分队的业务骨干。下面第二个标题所述的《重庆早期青瓷窑址发现记》,系笔者参与三江考古调查工作时,在距离嘉陵江主河道不远的南溪河边,当时的行政隶属为合川县三庙区七间乡孙家坝村的瓦窑田现场亲身发现并作初步试掘、记录和整理的成果,原载重庆市文化局文物处、重庆市博物馆1987年编《三江考古调查纪要》的铅印本第26-28页,当时的标题为《合川七间青瓷窑址的调查》。今翻出三十五年前的箱底旧作,略作修订,作为《重庆考古百年》链条的一环,以飨同好。

 

二、重庆早期青瓷窑址发现记

合川七间青瓷窑址的调查

1986年12月,培训班在合川县三庙区七间乡孙家坝村的瓦窑田发现古代青瓷窑址一处。现将初步调査及采集标本的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地理环境及堆积

孙家坝瓦窑田青瓷窑址,西南距七间乡场2公里许,位于南溪河右岸约50米的坡地上。窑址表面被农耕土覆盖,地边堆积物略有露头,露头的面积宽约50米,长约100米。窑址堆积层在农耕土以下约0.5米处,厚度1米左右。在这个范围内,发现大量的青瓷器残片,窑具等。田坎小路的断面上,发现窑炉再次堆积一处。高1米,长2米左右的红烧土堆中夹杂有:因长期高温而变成红色的窑炉石、青瓷残片、烧窑时因釉流淌而粘连的青瓷片、胎体承受不住高温而变形的青瓷残次品、残破垫具等。

 

二、采集的标本

(一)、瓷片

1.平底器残片  1件。灰褐色胎,外施半釉,器近底部有红黑色的铁衣,与覆盖在上面的釉边缘分界明显。底径13.4厘米(图一.2)。

 

图一:瓷器残件  1.束腰系罐  2.平底器

2.研磨器底  1件。平底,器内满布浅细密槽,应是研磨用的器皿。紫红色胎,胎厚达1〜3厘米,器物显得厚重,外施半釉,釉下缘与露胎部分分界明显。底径8厘米(图二.1)。

3.碗底  1件。玉环底。紫褐色胎,内施釉,部分脱落,并有支钉痕迹。底径7.2厘米(图二.2)。

图二:瓷器残件  

1.研磨器  2.碗  3.外折宽沿  4.外卷直沿  5.外卷敛沿

4.束腰系罐残片  2件。折颈,钭肩,鼓腹,颈部有微凸的鼓钉,肩上有单泥条束腰竖耳。灰褐色胎,外挂釉,内有流釉现象(图一.1)。

5.罐之口沿  共5件。皆残。

(1).敛口圆唇  2件。红胎,外施釉。宽平沿。口径12.8厘米(图二.3)。

(2).直口  2件。灰褐色胎,内外施釉。圆唇,口径14.8厘米(图二.4)。

(3).敛口尖唇  1件。灰褐色胎,外施釉,内部口沿处也施釉。口径14.4厘米(图二.5)。

(二)、窑具

1.竹节形垫具  1件。残,束腰,平底,中空,腰中部有两对称的气孔,气孔内底外高,器身内外有竹节状平行沟槽,器底粘有窑床上的垫沙。紫褐色胎体。底径14.6厘米,口径11.2厘米,高17.2厘米(图三.1)。

 

图三:窑具残件   

1.竹节形垫具  2.缽形垫具  3.盂形垫具  4.喇叭形垫具

2.缽形垫具  2件。残,敛口,平底,中空,底中部有孔,器身内壁有平行沟槽。内红外灰褐色胎体,是由于经过多次髙温所致。底径14厘米,口径11.2厘米,高6.4厘米(图三.2)。

3.盂形垫具  3件。残,平底,中空,底粘有窑床上的垫沙。内红外灰褐色胎体。底径15.4厘米,口径14厘米,高4. 2厘米(图三.3)。

4.喇叭形垫具  1件。残,束腰,平底,中空,底粘有窑床上的垫沙。灰褐色胎体。底径10.5厘米,口径11.2厘米,高7.6厘米(图三.4)。

 

三、装烧工艺

窑址中所采集的瓷器与窑具的胎料都是用的高岭土。瓷器的胎质较差,有孔隙,不十分致密,多为粗糙的瓦胎。拉坯成型以轮制为主,兼有手制。如束腰耳系就是用手捏成,然后再附于罐上。施釉方法采用浸釉和刷釉,普遍是外施半釉,足均露胎,也有内外都施釉的。釉呈青黄色,是原技术未掌握好所致。由于坯料淘洗和坯体修整不够,加之无护胎釉,造成釉分布不均匀,有滚釉现象,而且釉面不十分光洁,有桔皮纹,气泡较多。垫具的大小、高底不一,当根据器物的不同而异。小件器物已经使用支钉。窑址中没有发现煤渣,燃料应该是用木竹等。

 

四、结语

青瓷是我国最早的瓷器品种,汉代已能烧造成熟的青瓷,魏晋时期大量生产。解放后发现的早期青瓷窑址有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四个省。四川的早期青瓷窑址过去发现的有:成都青羊宫、邛崃十方堂、邛崃固驿、新津白云寺、金堂金锁桥、灌县金马几处,都分布于川西。川东地区的魏晋南北朝墓中出土青瓷器不少,本地区应有早期烧造青瓷的窑场。

七间古青瓷窑址,瓷器的胎质较差,胎色多为灰褐、紫红等色,釉色呈青黄。大件器物都不施满釉,无匣钵,以垫具支撑坯体间隔焙烧。采集的垫具、单泥条束腰的竖耳罐等,都带有早期青瓷的烧造特点。玉环底碗及碗内支钉垫烧却又是唐宋之际的典型待征。窑址中瓷器的胎质,胎色,器形,垫具及烧造特点,与成都青羊宫窑相似,两者的关系较为密切。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这处窑址,是唐宋之际及稍前民间烧造罐、碗等生活用品的青瓷窑址。这是川东地区早期青瓷窑址的首次发现,为研究本地区青瓷生产,工艺特点,时代特征以及四川各地早期青瓷窑场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次对七间古青瓷窑址调查,采集标本有限,所见标本不一定能全面反映窑址的全貌。随着今后工作的进行,可能会有更多的认识。

文稿:林必忠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