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文物考古论集(第一辑):前言
重庆文物考古论集(第一辑):前言
发布人:  2021-07-05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以“科研兴院”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深入改革科研机制、科学建设科研体系,与院内地下文物保护、建筑遗产保护、文物修复保护、文物保管、文物信息咨询“五位一体”业务框架体系紧密结合,自2010年以来,规划了“重庆文物考古报告”“重庆文化遗产保护”“重庆文物考古研究”“重庆公众考古”等四大成果出版系列书系,目前已累计出版专业图书31部,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近十年来业务工作与研究成果的突出代表。这批成果基本为围绕重要遗址、重要流域和重要课题而展开的专题性著作,往往需要“毕多年之功于一书”,不利于科研成果的阶段性转化。为弥补这一缺憾,同时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科研人员的成果刊布提供优质、高效的平台,我们于2019年11月在“重庆文物考古研究”书系内筹划了《重庆文物考古论集》系列图书,集中收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科研人员的优秀研究论文,视情况予以周期性地结集出版,以便于长期关注重庆文化遗产事业的专家学者参考和指正。

《重庆文物考古论集(第一辑)》

本书作为《重庆文物考古论集》系列图书的第一部,共收录各类文章36篇,主要涵盖文物考古、科技考古与修复保护、遗产保护等业务版块。在文物考古版块,既有从地域角度,分别以三峡和重庆为主题的综述性研究文章,也有围绕大溪文化、巴文化、汉晋墓葬、宋代城址等方面的个案研究,同时亦包含炼锌、制盐、制瓷等极具重庆本土特色的手工业考古研究探索,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为新发现、新认识,对当前重庆乃至西南地区文物考古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均有不同程度地触及;在科技考古与修复保护方面,主要包含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数字考古、青铜器修复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反映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近些年来在上述领域的积极探索;以“一体化保护”理念为指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区域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考古支撑保护展示利用、公共考古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既有理论思考,也有具体实践,在本书中也得到了较为集中的反映。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重庆考古首出国门,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联合开展了中俄西伯利亚考古,作为重庆考古人的研究成果,理应将其纳入到本书当中。

2020年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20周年。回顾这20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核心工作基本实现了从粗放到集约、从保护到研究、从追赶到并肩、从被动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业务实力与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结过去是为了面向更为广阔的将来,就如同本书仅仅是个开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合理搭建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把该系列图书的出版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谨以此书,献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20周年。

 

转载声明:转载须在明显处注明出处和作者信息。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