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市巫溪县宁厂盐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索
重庆市巫溪县宁厂盐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索
发布人:  2021-08-06

宁厂盐业遗址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城北10公里的宝源山麓、后溪河畔的宁厂古镇,地处大巴山东段渝陕鄂三省市结合处。宁厂因盐而兴,亦随传统制盐的没落而衰败,现盐业遗址包括龙君庙遗址、盐池及分卤板、盐厂三车间遗址,2009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此外,宁厂古镇上与盐业有关的遗产还有方家老屋、向家大院、秦家老屋、吴王庙、桥头溪码头、盐厂厂部、工会俱乐部、一车间遗址、二车间遗址、盐大使署遗址、大宁河盐运古道遗址等。它们多分布于后溪河两岸,其中大宁河盐运古栈道遗址分布于大宁河右岸,时代从先秦延续至当代,见证了宁厂盐场由盛而衰的历史。

 

 

宁厂制盐历史初探

 

宁厂制盐的盐卤源自宝源山白鹿盐泉,关于其发现和命名,现有的材料多是传说,如《舆地纪胜》中记述:“白鹿,故老相传云宝山盐泉。其地初属袁氏,一日出猎,见白鹿往来于上下,猎者逐之,鹿入洞不复见,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灵发祥以示人也。”[2]其实,白鹿盐泉作为裸露在地面的天然盐泉,被发现是很容易的事情,古人可能为了附会其美丽的名字而附会“白鹿引泉”的传说。

发现盐泉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利用盐泉制盐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山海经》之《大荒南经》中提到:“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食榖,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3]根据任乃强先生研究[4],巫臷国活动区域在大溪口与巫溪口之间,5000年前已经开始井盐生产,并用盐与周边居民兑换土产,故虽不事纺织也能穿衣,不事耕作亦能有粮食。其他一些前辈学者,如董其祥先生[5]研究后也认为《山海经》所载巫臷国的活动范围在今大巴山、巫山地区。这些研究所本都是传说材料,但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渝东三峡地区考古发掘,在一系列新石器到商周的遗址[6]中出土了大量的尖底器(尖底缸、尖底杯)、圜底罐以及花边陶釜、陶罐,学术界目前基本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这些陶器是与盐业生产相关的器具,而非日常生活用器[7]。这些考古材料证明了渝东地区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具备了井盐开采、生产技术,也间接说明《山海经》中记载巫臷国在5000年前开始井盐生产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白鹿盐泉既为先秦时期井盐生产地之一,所产之盐除满足本地需求外,也与周边地区进行交换。《舆地纪胜》引《舆地广记》《图经》《旧志》记载:“汉永平七年,尝引此泉于巫山,以铁牢盆盛之。”[8]这是文献记载确切的巫盐外运的时间。所谓“牢盆”,《史记·平准书》作为古代最早专门记述社会经济状况的文献,有“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9]的记载,《集解》如淳注曰:“廪食也,古者名廪为牢也;盆者,煮盐之盆也。”[10]《索隐》中有“予牢盆”,苏林云“牢,价值也。”[11]《舆地广记》中当是以“牢盆”连用,借指煮盐所用的容器。唐中期,安史之乱导致财政收支失衡,盐铁使刘晏改革盐法,在全国置十大盐监,其中包括大昌盐监[12],为西部地区唯一一处盐监,可见当时巫盐在全国的地位。宋代在盐法上延续唐制,设置事务性盐监,后来随着盐监辖区内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有的盐监升为了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大宁监的设置就是其中一例。文献资料如《太平寰宇记》记载:“大宁监,本夔州大昌县前镇煎盐之所也,在县西六十九里溪南山岭峭壁之中,有盐泉涌出,土人以竹引泉,置镬煮盐。皇朝开宝六年置监,以收课利。”[13]《元丰九域志》记载:“大宁监,开宝六年以夔州大昌县盐泉所置监,治大昌县。”[14]《方舆胜览》记载:“开宝六年于盐井十七里置大宁监,端拱间以大昌县来属。”[15]大宁监的设置,以及其下辖大昌县,正说明大宁监已经由原来的事务性管理机构升格为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宋代是大宁煮盐发展的重要时期,除开宝六年(973年)置监外,在淳化年间大宁监知监雷说在盐泉出口设人工盐池,并设计30孔的分卤设施,解决了盐泉卤水分配的争端[16]。后世延续近千年的民俗活动绞篊节[17]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18]。后来,至迟在清代初期,盐池分卤孔数量由30个增至68个,分卤板也使用铁铸[19]。清雍正七年(1729年)盐大使黄刚中在盐厂龙君庙右侧的大金沟修建盐大使署,乾隆十一年(1748年)移至后溪河入大宁河口右侧郭家涧[20]。

大宁制盐的高峰期在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从这一时期政府征收盐井榷课银的基数可知:乾隆十一年按照盐井一眼,盐灶69座,盐锅207口征收榷课银[21],到道光七年(1827年)即按盐井二眼,盐灶336座,盐锅1008口征税[22],80年间盐灶数量增加了近四倍,盐锅口数亦增加近四倍。除却单就大宁盐厂盐灶、盐锅时间轴上的纵向对比外,还可与同期夔州府下属盐井的盐灶、盐锅数量进行横向比较,以道光《夔州府志》中云阳、万县、开县和大宁县的榷课银基数来看,云阳盐井眼数最高,盐灶的数量也最多,大宁县的盐井眼数最少,盐灶数量仅次于云阳,但盐锅数量则大大超过云阳。清代食盐的行销延续前朝制度,使用“盐引”,根据盐引的多少大致能够看出盐井的产量,从道光《夔州府志》中夔州府下属各县及通判所管的湖北六县水陆引数量和行销各地情况来看,大宁盐井的产量非常大,运销范围也非常广(见表一)。

 

表一 | 清代道光年间夔州府各县及通判所管湖北六县产盐及运销情况

 

当时,全川在册盐灶煎锅口数为5076口[23],大宁县的煎锅数量约为全川的五分之一。另外,从盐引数量来看食盐年销量,清朝政府规定,水引每张载盐50包,陆引每张载盐4包,但每个时期每个地区盐包重量并不一致,例如雍正十二年(1734年)议准川盐每包盐加上损耗重量为115斤,乾隆六十年(1795年)核定每包盐加上损耗、包篓等重量为130斤,道光三十年(1850年)奏定花盐每包200斤,巴盐每包160斤[24]。以道光《夔州府志》中大宁县的盐引数量来看,仅在本县行销的食盐就有415万斤,其销量仅次于云阳(图一)。

 

图一  光绪年间大宁盐场图

 

大宁盐场尽管盐卤充足,但亦有其不利的地方,主要是夏秋季节多雨、洪水上涨,卤水浓度变淡,煮盐往往中断,到冬春季节才恢复生产。故在清代中期邻近的云阳盐场逐渐取代了大宁盐场,成为四川主要的食盐产地。尤其是清嘉庆初年被洪水淹后,大宁盐场盐灶数量一度减至七八十灶[25]。到清末光绪年间,因卤池常遭水淹,篊笕被冲毁,知县与盐大使一道主持将龙池抬升五尺四寸,仍照原铸铁板68眼[26]。

 

民国时期尤其是因为抗日战争对沿海盐业的影响,间接促进了川盐的发展,大宁盐场为增盐济楚,采取卤水统制、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使产盐量大大增加,1939年至1944年间平均每年产盐9543吨,1940年还达到了历史上最高产量,为10798吨[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四川省巫溪县公私合营制盐厂,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进行技术改革,直至1992年盐厂停产关闭,大宁盐场制盐使命最终结束。

 

宁厂盐业遗产保存现状

 

从地形上看,大宁盐场南北高山横亘,后溪河呈东西走向贯穿而来,白鹿盐泉从后溪河北岸宝源山间流出,盐灶即沿后溪河两岸分布。南岸的盐灶须系笕竹过篊,大灶多熔铁成铁过篊,北岸一带盐灶则无需过篊,只用木櫬[28]。盐灶的南北分布奠定了盐场聚落的初步形态,于是盐业生产场所及设施、食盐储藏代销场所、与盐业相关的祭祀场所以及盐工、盐商住所等均沿后溪河南北两岸分布,逐步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宁厂古镇空间形态。

 

古镇的空间形态保存现状

 

宁厂古镇南北高山雄立,主要山体有宝源山、二仙山[29]、石柱坪山[30]、万顷山,后溪河从东西横贯,这样的山体、水体形态造就了古镇沿后溪河南北呈带状分布的态势,建筑依山面水,并有效利用局部台地地形,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南岸山体中有多条冲沟,一方面在冲沟地带形成了沿冲沟向山体中延伸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冲沟也成为分割古镇建筑群落的自然地理单元,增加了古镇空间格局的变化形式(图二)。

 

图二  宁厂古镇供销社片区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

 

除了自然山水环境对古镇空间形态的影响外,后溪河上从东至西的四道吊桥也是分割古镇空间的重要元素。吊桥既是两岸居民来往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生成古镇重要空间节点的促进要素,亦是古镇主要的观景点和独特的景观(图三、图四)。

 

图三 宁厂古镇东段

 

图四 宁厂古镇西段

 

目前,古镇后溪河南岸的空间形态总体保存较好,而北岸因为上世纪80年代开通县城经宁厂至天星乡的公路时,对建筑群落、空间节点等方面有一定的破坏。

 

古镇的街巷肌理保存现状

 

古镇地处峡谷地带,地形条件决定了带状分布的空间形态,也决定了街巷的分布、尺度与一般的城镇存在差异。古镇街道随后溪河河道弯曲、地形高低而蜿蜒曲折,路面多以片石、石板铺就。长3.5公里的街道,多数是贴着河沿而过,房屋沿街分布,故古称“七里半边街”,只在古镇中心区衡家涧一带和一道桥南侧一小段是“两边街”。古镇的街道尺度宜人,多数路段宽2-3米,局部甚至不足2米,总在开阔与逼仄、封闭与半封闭之间交替变换,永远不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古镇街巷的布局比较灵活多样,以沿河的街道为主要街道,但它并非一条独道,而是不时有一些小巷、支路伸出与之相连,使整个街巷格局呈鱼骨形,如在张家涧、衡家涧等冲沟处的建筑群落中,有沿冲沟向山体延伸的小巷,有的较平坦,有的则是随地形拾级而上;又如桥头溪码头、生产街、中心街等处,有石阶伸向河中(图五至图七)。

 

宁厂古镇后溪河南岸的街巷肌理保存完好,北岸由于过境公路的修建以及多处建筑拆除、重修,原有的肌理几乎看不出。

 

图五  宁厂古镇沿河街道

 

图六  主街旁伸出的小巷

 

图七  主街旁向河边延伸的梯步

 

 

古镇的盐业遗存保存现状

  

宁厂古镇的盐业遗存现在主要有龙君庙遗址、盐池及分卤板、盐厂三车间遗址、方家老屋、向家大院、秦家老屋、吴王庙、桥头溪码头、盐厂厂部、工会俱乐部、一车间遗址、二车间遗址、盐大使署遗址、大宁河盐运古道遗址等。按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工业制盐遗址、传统制盐及售盐场所、盐务管理机构、盐道、与盐业相关的祭祀场所及其他。

 

1.龙君庙遗址

龙君庙遗址位于后溪河北岸、宁厂古镇西侧的盐泉社区。乾隆、光绪两版的《大宁县志》均有记载,前者记:正面石崖镌曰“白鹿咸泉,嘉靖乙卯年”,右边石上镌曰“宝源天产,崇祯甲辰关中张惟任题”,太殿联乃三韩雷淑龙题[31]。后者记:创自汉代,相传猎者见白鹿而逐之,遂得盐泉,始庙祀焉。前明末年建牌坊,增旧制,创阁于前,为宁厂游览之胜。相沿至今,屡加修葺。道光二十四年重建乐楼,同治八年被水冲毁[32]。《巫溪县志》记载,龙君庙于同治八年(1869年)被水冲毁后,光绪十一年(1885年)再次进行重修,“并列正殿五间,中为龙君殿,左一为观音殿,塑有普陀二十四诸天和泥塑《西游记》戏文浮雕,下塑十八罗汉,左二为火神殿,右一为文昌殿,右二为山神殿。中殿门外上方为青花碎瓷组合的‘龙君庙’三个大字。殿两端各一楼房;左为酒楼,上书‘观今’,右为戏楼,书有‘鉴古’。戏楼后院,盐泉洞口,泥塑‘逐鹿得泉’形状……侧为龙池分水孔。龙池石崖上,有嘉靖乙卯年镌刻‘白鹿盐泉’大字……”[33]。1958年大炼钢铁,龙君庙被拆毁,其砖块用于修建高炉,木材用于炼钢铁,庙址改建为盐工宿舍(图八)。

 

2014-2015年间,拆除了龙君庙遗址上改建为盐工宿舍的二层小楼,对原龙君庙戏楼后院龙池上的建筑进行修缮。

 

 

图八 光绪年间重修的龙君庙

 

2.盐池及分卤板

盐池及分卤板位于龙君庙遗址旁,盐泉从山洞口流出,跌至下方盐池中。洞口下方的盐池内有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的龙头,长1.2米,宽0.85米。盐池为条石砌的不规则梯形,底边最宽处10.5米,高6.6米。池前是一块20世纪20年代汉口铸造的钢质分卤板,长1010厘米,高29厘米,厚1.5-3.2厘米,上有69眼分卤孔,孔眼上部为圆形,下部为长方形,圆孔直径3.3厘米,长方形孔高14厘米,宽1厘米,旁边有20个刻度,用于辨别卤水浓度高低(图九、图十)。

 

图九  盐池

 

图十  分卤板

 

盐池上的建筑为穿斗式建筑,基础用条石砌成,外墙为土石砌筑,采用小青瓦、竹编夹壁墙,屋顶为前后勾连搭的小青瓦顶。建筑充分利用地形,高低错落组合,最大可能争取空间。建筑面阔三间10.3米,左侧进深9.4米,右侧进深4米,建筑面积70平方米。维修前木构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屋面塌陷,多条柱子劈裂、错位,柱脚下陷,梁枋拔榫,榫头折断,卯口劈裂;分卤板严重锈蚀,表层附着生物,底部部分位置有裂隙发育现象;龙头已断落,表面富集钙质硬结物,石材多处有裂痕。2014-2015年间,对盐池建筑进行了修缮保护,对盐池分卤板进行清理、保护。

 

3.盐厂三车间遗址

盐厂三车间遗址位于后溪河北岸、宁厂古镇王家滩,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遗址范围内有三座厂房,整体格局保存较好,但厂房屋顶大部分已垮塌,成为危房,甚至有的只剩下砖砌的柱子和柱间摇摇欲坠的木构件。盐灶、盐锅保存较好,其他制盐设备如储卤池仅部分完好,遗址区大面积被荒草掩埋。

 

4.方家老屋、向家大院、秦家老屋

方家老屋、向家大院和秦家老屋是宁厂古镇保存较好的、典型的传统制盐与售盐结合的场所。其中秦家老屋位于后溪河北岸、古镇西侧四道桥附近,方家老院和向家大院均位于后溪河南岸张家涧附近。

 

秦家老屋建于20世纪20年代,主人名秦远勋,该建筑是生产作坊与售盐店铺结合的典型。平面由前院、主体建筑和后院三部分组成,前院因修筑县道,部分变成了路基,入口处结合生产布置了两口冷水井。主体建筑为一楼一底穿斗式木构建筑,三开间,通面阔11.7米,进深两间,通进深14.6米,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后院紧靠崖壁,受地形所限,面积较小,为煮盐需要,设有一卤水池,深丈许。

 

方家老屋为一楼一底穿斗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建筑依山就势,房屋后半部分台阶上二楼,上下两层台地形成两个院落。建筑整体保存较好,房屋西侧外墙及部分窗户有损坏。

 

向家大院建于民国时期,是当时巫溪大盐商向佑文的盐号兼制盐作坊。现存前面的商铺建筑和后面的制盐生产作坊,商铺建筑占地面积267.1平方米,建筑面积534.3平方米,为一楼一底木构建筑,五开间,面阔17.07米,进深15.65米。一楼为成品盐销售商铺及临时仓库,二楼为制盐工人住所,前后都设挑廊。制盐生产作坊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崖壁上有输卤的管槽、储卤和过滤的池子及部分炉膛。目前商铺建筑空置,损坏较严重,约一半屋顶垮塌,多处木结构糟朽、开裂,生产作坊区域仅存残迹。

 

5.吴王庙

地方志中关于吴王庙的记载,从乾隆和光绪两版《大宁县志》来看,仅光绪版载入,但未涉及始建年代等信息,而道光《夔州府志》中亦未载入,故推知吴王庙的始建年代应在道光七年至光绪十一年。

 

根据现存遗迹,结合古镇居民访谈得知,吴王庙在清末曾作为刘氏公祠,有戏台、正殿,为中轴对称的砖木结构建筑;1942年由黄州会馆出资扩建为小学,即现在可见的折中主义砖木结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为区公所的一处办公地点,“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最后作为宁厂第一小学直至20世纪80年代。

 

该址现在仅存外围墙、山门和后期扩建校舍的个别门洞、墙体,戏台柱础和戏台与正殿之间的甬道及石阶。

 

6.桥头溪码头

桥头溪码头位于宁厂古镇衡家涧社区中心街、后溪河南岸,为人工开凿和条石砌成的水运码头,是宁厂重要的盐运码头。码头上有货物转载的空地,右上方有出盐仓库,可停运盐柳叶船一艘。码头上原有人工搭建的枯水季节人行木桥,现仅存桥墩和圆形石孔。20世纪90年代初盐厂停产后,码头废弃,现为当地居民下河取水、洗衣的地方。

 

7.盐厂厂部、一车间遗址、二车间遗址、工会俱乐部

盐厂厂部、一车间遗址和二车间遗址分别位于宁厂古镇张家涧、衡家涧、四道桥,已经垮塌严重,或成为废墟,或改为居民住所,地面仅存少量砖柱、盐灶。工会俱乐部位于生产街东段,是盐工们工作之余休息放松的场所,由两侧的三层住宅楼和中间的礼堂三部分组成。现在中间的礼堂仅存外墙和内部的砖柱,所有门窗均毁。

 

8.盐大使署遗址

盐大使署遗址位于后溪河与大宁河交汇处的后溪河右岸一处台地上。道光《夔州府志》和光绪《大宁县志》对盐大使署均有载录,雍正七年(1729年)盐大使黄刚中动议在龙君庙右侧的大金沟修建,乾隆十一年(1748年)盐大使马永禄移建至今址,乾隆五十一年毁于大火,之后盐大使徐士林重修,建大堂三间、差房四间、头门一间、批验所三间、二堂三间、住房三间、书房三间、耳房四间、厨房二间。

 

现在建筑已毁,仅存部分墙体,院内可见大型石柱础及其他石质建筑构件,从柱础及其他构件的尺寸可见当初盐大使署的体量和规模是比较恢宏的。

 

9.大宁河盐运古道遗址

大宁河盐运古道遗址以宁厂镇为中心,分为南段和北段,南段沿后溪河和大宁河右岸南下,经巫溪县城所在地城厢镇,至巫山罗门狭口,北段经宁厂、谭家墩、两河口、白鹿、徐家坪至大宁河支流铜罐沟,达大巴山梁鸡心岭,到陕西境内。沿途以石砭道、垒石道和栈道相结合,前者多利用陡壁自然内凹地形,以山区常见的石砭道和垒石道结构为主,特别险峻处是直接在崖壁上开凿为石槽道,在河岸坡度较缓和宽谷地带则多以土石混筑道路为主;后者多在是特别险峻的绝壁上开凿栈道,属我国古代典型的平梁式栈道,栈道下方无支撑,结构简单。受地形地貌影响,栈道和石道多呈间隔分布。全程可见栈道架木石孔几千个,距离水面1-3米;砭道上下坡为条石砌成的石阶,平地部分铺条石或碎石,有的路段沿河岸一边修筑有护栏。多数路段由于长期无人行走,已长满杂草,甚至垮塌。

 

古镇的其他景观

        

除整体的空间形态、街巷肌理和盐业遗存外,古镇还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景观,如颇具时代色彩的供销社,地方特色浓厚的生产街过街楼,还有传奇色彩浓厚的桃花寨、女王寨,它们共同构成了古镇多元化的人文景观。

 

 

宁厂盐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宁厂盐业衰退直至完全停产后,大量的居民外迁,昔日热闹的古镇沉寂下来。制盐厂房、作坊以及大量民居空置甚至垮塌,生产设备废弃、老化,整个古镇陷入一种衰败的景象。近年,随着学术界对宁厂古镇研究热度的增长和地方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宁厂古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盐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探索进一步展开,但目前主要还停留在规划层面,具体实践并不多。目前,与宁厂盐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相关的规划主要有三个版本,提出了三种思路。

 

局部复原,整体开发

 

这是较早期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时对盐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路[34],围绕宁厂盐文化主题,抓住古镇重要节点,以龙君庙遗址为中心,对龙君庙现存建筑进行修缮复原(包括正殿、禅房、戏台等),修缮盐池、分卤板和异形楼梯,将其作为体验游场所。根据史料记载修建龙君庙原有建筑,并在此空间内复苏火神会、财神会、猎神会等传统节庆活动,在龙君庙遗址前修建盐泉广场,纪念“白鹿引泉”的传说。将盐厂三车间改建为盐文化博物馆,进行宁厂盐业与古镇历史的相关展陈,整修原有盐灶,修建盐文化广场并作为龙舟赛终点场地,将吴王庙遗址改建为巫文化博物馆。保护盐泉水源,局部恢复古栈道遗址,复原秦家老屋、向家大院等制盐作坊,提供传统制盐工艺体验。重新修建盐温泉浴场,设立节庆广场纪念绞篊节,将盐泉广场和盐文化广场之间河道作为每年龙舟赛赛段。

 

这一保护与利用思路紧扣宁厂盐文化主题,抓住龙君庙、盐厂三车间、秦家老屋、向家大院等重要节点进行复原、打造,保护对象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植入了现代休闲娱乐方式。但是这种思路中包含了太多的新建元素,尤其是根据史料记载复原龙君庙原有建筑,修建两个广场,将对古镇整体风貌的保护不利,影响游客对古镇的识读;同时,整体开发中对古镇与盐业生产相关的其他要素关注不够,眼界和思路都过于囿于宁厂盐文化本身,容易陷入与大多数古镇保护同质化的局面,缺乏对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强大的吸引力。

 

立足保护,多元利用

 

此为宁厂古镇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的思路[35],对宁厂古镇已经定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文物点(含盐业遗产及其他)划定保护范围,对部分遗址如龙君庙遗址、盐厂三车间遗址、吴王庙遗址等进行考古勘探和清理,对建筑仅作简单修整、加固,尽可能少干预。在盐业遗产的利用上,确立利用主线为盐文化及其所延伸的巫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以民俗风情为平台,通过古盐道及后溪河串联古镇的文化景观和旅游项目,建设“大宁文明源,巫国古盐都”,打造集遗产保护、文化展示与体验、康体养生、观光度假、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的利用项目中,盐文化体验区的打造基本延续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中的内容,增加了三车间东侧盐文化创意中心、生产街会馆群展示、盐工俱乐部的巫巴文化剧院、二车间的盐文化博物馆等内容,将后溪河南岸解放街民居作为民俗风情体验区,盐大使署以东及大宁河右岸的区域作为盐政文化展示区。

 

这一思路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的思路有继承,也有一些突破,保护对象有所扩大,保护措施也更有针对性,尤其是对盐业遗产的保护更加严格,尽量避免对文物实施大的干预,影响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利用方面,更多考虑整合镇域范围内的与盐文化有关的文物资源,确定了多个主题片区,如盐文化体验区、民俗风情体验区、盐政文化展示区、陕西街遗址区和峡谷休闲区等,围绕不同的主题确定不同的展示、利用手段。但与前面的思路相似的是,都有结合利用而开展的较多新建设项目,例如新建白鹿引泉广场、盐文化广场等,类似项目给本来用地狭小的古镇带来更多的狭促感。

 

严格保护,轻度开发

 

此为宁厂古镇保护与发展概念规划中提出的思路[36],紧紧把握住宁厂古镇盐文化历史悠久、“残址”风貌给人的视觉和感观冲击、多元化的历史文化以及峡江地区唯一未被淹没且形态完整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等特质,将古镇独一无二的历史沧桑感遗存、具有时代情怀的历史长河遗留、丰富的盐文化积淀以及特殊的影视摄影风光等核心发展潜力进行整合,归纳、提炼出“定格记忆、重塑活力”的规划主题,即在严格控制与保护遗产的基础上,适度合理地利用现有历史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而两大主题之间经过相互融合,最终可以分解成时代情怀的集体生活、盐文化、景观影像三个分主题,进而明确要将宁厂古镇打造为三峡地区具有时代情怀的怀旧体验型古镇、历史深厚的盐文化开放式博物馆和景观独特的影像文化创作基地。

 

对盐业遗产的保护思路是以文物保护单位为点,结合周边建筑原有功能,就近成片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将古镇盐业遗产分为四大片——龙君庙遗址-秦家老屋传统盐业生产及民居建筑群、生产街综合建筑群、中心街-解放街传统民居及集体工业生活建筑群及盐厂三车间工业盐业生产建筑群。针对不同片区采取不同的保护开发策略,龙君庙遗址-秦家老屋片区对破坏风貌的建筑进行拆除、整治,生产街片区以整体保护为主,个别进行修复,盐厂三车间片区以整体保护为主,局部进行可逆式改造,中心街-解放街片区采取功能植入、内部更新策略。在旅游开发的策划方面,紧扣盐文化历史积淀、时代情怀的集体生活体验及影像文化创作三大核心规划要素,进行了盐文化主题活动策划,包括绞篊节、手工制盐体验、工业制盐工艺展示、盐泉浴、盐运水道漂流等;集体记忆怀旧主题活动策划,包括集体生活体验、工人俱乐部怀旧剧场、休憩纳凉等;影视摄影主题活动策划,包括面向影迷的探访电影《蓝色骨头》实景、面向创作团队的拍摄-社交沙龙-后期制作工作室一体化服务、面向摄影爱好者的四季摄影热点布置等;以及特色度假、探险等活动策划(图十一至图十三)。

 

图十一  不同片区保护开发策略

 

 

图十二  盐文化主题活动策划

 

图十三  集体记忆怀旧主题策划

 

在近期开发的重要节点的保护与利用设计上,秉承轻度开发原则,尽量不进行过多的修复干预,以免影响游客对文物原真性的误读。

 

盐厂三车间:通过局部的考古发掘、清理,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整治场地景观,展示发掘现场,将以塔炉灶为中心的作业场地以各种剖切形式进行展示;对现存工业建筑如生产车间和库房进行结构加固与修缮,局部进行可逆式改造,用作盐文化室内展示空间,设立考古工作站、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展示厅,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向游客展示地方制盐历史、工艺及相关文化。

 

吴王庙遗址:保持其残址风貌,不进行原有建筑的重建和复原,保持遗址作为古镇高点的景观视域的开敞度,充分利用遗址本身与自然景观优势资源,打造古镇优质观景平台和摄影节点。对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清理,探明历史格局;对现存建筑残迹(墙体、门洞、石阶、甬道等)进行表面清洗和加固;清理场地内侵蚀本体及影响环境风貌的植被;结合展示需要,对遗址内环境和景观进行重新配置,烘托遗址历史沧桑感。

 

向家大院:对现存建筑进行修缮,主要向游客提供宁厂盐文化相关旅游产品,包括手工制盐体验活动以及盐衍生产品销售等。对后院的生产作坊区域进行清理,保留储卤和过滤的池子,崖壁上的输卤管槽遗迹以及部分炉膛剖面,作为盐业文化景观展示区;将现存建筑西侧原生产配套建筑区域辟作新的入口,加强环境设计,利用现有残存墙体、墙基,形成特色入口空间;将后院作为宁厂绞篊节、火神会等传统与制盐相关的节庆活动空间,利用原生的高低起伏的地形设置成高低不一的观赏平台,形成类似环形剧场的视觉聚焦效果。

 

工会俱乐部:修复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标语,对现存建筑、墙体进行加固,界定俱乐部中部原屋顶位置,将此处功能定为独立小剧场以及老电影放映场所。

 

集体宿舍: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清理、修缮,对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度假酒店的新功能需要,将东西两个房间和阳台作为一个套间进行改造,每一层中部为本层公共活动室,用于会友、交流、会议等其他用途。

 

结语

 

宁厂古镇因盐而兴,延续了数代的辉煌,形成了深厚的盐文化历史积淀,随着川东、川南其他盐场的崛起,它逐步走向衰落,并最终因技术落后而全面停产,代表了盐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留下了丰厚的与盐业相关的文化遗产。对这些盐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对历史和后世负责,需要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既要尽可能保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又要让其保持活力,才能传承下去,保持代际平衡。

 

END

 

 

注释:

[1]2019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全八册)卷181,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657页。

[3]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71-372页。

[4]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8页。

[5]董其祥:《巴史新考》,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第48-49页。

[6]这些遗址主要有忠县中坝、㽏井沟、哨棚嘴、瓦渣地、邓家沱等遗址,丰都石地坝、玉溪坪等遗址,巫山双堰塘遗址、云阳李家坝遗址、万州麻柳沱遗址等。

[7]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如孙华、曾先龙:《尖底陶杯与花边陶釜》,《巴渝文化》1999年第4期;刘卫国、曾先龙:《渝东地区古盐业发展史新探——从忠县㽏井沟发现原始制盐工具说起》,《盐业史研究》2000年第3期;陈伯桢:《由早期陶器制盐遗址与遗物的共同特性看渝东早期盐业生产》,《盐业史研究》2003年第1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中坝遗址的盐业考古研究》,《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白九江:《尖底杯在古代制盐工艺流程中的功能研究》,《盐业史研究》2010年第2期;白九江:《考古学视野下的四川盆地古代制盐技术——以出土遗迹、遗物为中心》,《盐业史研究》2014年第3期等。

[8](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全八册)卷181,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656页。

[9](汉)司马迁:《史记》第四册卷三十《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29页。

[10]同8,《集解》指南北朝时期刘宋裴骃所著《史记集解》。

[11]同8,《索隐》指唐代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

[12]《新唐书》卷五十四“志第四十四·食货四”:“有涟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场,嘉兴、海陵、盐城、新亭、临平、兰亭、永嘉、大昌、候官、富都十监,岁得钱百余万缗,以当百余州之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78页。

[13](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48“山南东道七·大宁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77页。

[14](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8“夔州路”,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73页。

[15](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8“大宁监”, 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31页。

[16](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1“夔州路·大宁监”:“本朝淳化中知监雷说见人户汲泉,强弱相陵,多抵于讼,乃于穴旁创为石池,以潴之。外设横板三十窍,承以修竹,谓之笕筒”,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660页。

[17](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风俗”:“十月初一为绞篊节,盐厂以是日换笕竹,各灶以酒食犒工丁,曰绞篊节,自宋至今沿而未改,此俗为最古矣”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2》,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2页。

[18](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1“夔州路·大宁监”:“篊在盐井踏溪,每一笕用一篊,其笕与篊经一年,十月旦日以新易陈,郡守作乐以临之,井民歌舞相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657页。

[19](清)光绪《大宁县志》引清雍正年间小说《天涯闻见录》所记,“大宁白龙(疑白鹿之讹)泉山皆石壁峭立,炼铁龙头于其上,俾水从龙口喷出……置铁管六十有八,从铁管注竹筒,筒以斑竹连缀至数十丈或二三百丈,半由溪北接至溪南”,又引《大清一统志》记载“(龙池)池前用铁铸横板一道,上穿六十八眼,复用竹笕由眼将卤水接出,分注各灶井中”,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2》,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91页。

[20](清)道光《夔州府志》卷五“公署”,《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0》,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7页。

[21](清)乾隆《大宁县志》卷二,《故宫珍本丛刊第217册·四川府州县志第13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426页。

[22](清)道光《夔州府志》卷十五“盐茶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0》,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60页。

[23](清)道光《夔州府志》卷十五“盐茶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0》,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60页。

[24]张茂炯、夔厘:《清盐法志》卷255“运销门·截验”:“雍正十二年,议准川省水引配正耗盐五千七百五十斤,陆引配正耗盐四百六十斤”,“乾隆六十年,复准川盐每百斤加耗盐一十五斤,外加包篓、草梗一十五斤。每盐一包,总以一百三十斤为准”,“道光三十年,奏定花盐每包二百斤,巴盐每包一百六十斤”。转引自张洪林:《清代四川井盐引岸法制的运行》,《现代法学》2011年第6期。 

[25](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三“食货·盐茶”引《四川盐法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2》,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92页。

[26](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三“食货·盐茶”,《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2》,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92页。

[27]任桂园:《抗日战争时期的三峡盐业》,《盐业史研究》2005年第3期。

[28](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三“食货·盐茶”,《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2》,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91页。

[29](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山川记”:“二仙山,在县东北十七里”,引《舆地名胜志》所记“二仙洞去盐厂二里,一名王子洞,相传王子炼丹处,即仙人洞也”,同时在“仙人洞”条下注“仙人洞即王子洞”,《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2》,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2页。《夔州府志》和《方舆胜览》均言洞在宝源山盐泉之侧。

[30](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山川”所记为:“石柱山,在县北二十里”,《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2》,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32页。

[31](清)乾隆《大宁县志》卷二,《故宫珍本丛刊第217册·四川府州县志第13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409页。

[32](清)光绪《大宁县志》卷一“地理•古迹”,《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2》,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47页。

[33]巫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巫溪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第622页。

[34]赵万民、韦小军、朱猛等:《宁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2004年,内部资料;朱猛:《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中的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以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古镇盐文化为例》,《重庆建筑》,2006年第4期。

[35]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重庆巫溪县宁厂古镇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2014-2024)》,2014年,内部资料。

[36]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巫溪县宁厂镇保护与发展概念规划》,2015年,内部资料。

 

本文原刊于《重庆文物考古论文集》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21年。

 

作者:孙慧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