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小河营 涪源古城壮国威
小河营 涪源古城壮国威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1-09-14

岷山主峰雪宝顶之下的涪江之源,一条神秘沧桑的茶马古道,与初出茅庐的涪江,在长达一百多公里的大峡谷逶迤并行。

这条大峡谷最为幽深的一段,便是终日云雾蒸腾、气象万千的丹云峡;峡谷里的这条茶马古道,是古代的一条官方驿道,是平武到松潘的必经之路,史称“龙安古道”。

龙安古道上,有一座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是已知的四川省面积最大的明代千户所古城,又被历史学家称为“四川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它便是对历史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松潘小河营。

 

 

茶马古道峡中过

明清时期,小河营是北抵松州(今松潘县)、甘肃、青海等地,南达龙州(今平武县)的军事要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城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城墙东西长680米,南北长765米,墙高4.45米,厚度4.9米。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置小河守御千户所,驻军千人。

我知道小河营并对它产生兴趣源于无意之中看到的一幅老照片。那幅照片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威尔逊,于1910年8月19日于平武县小河乡拍摄的,题为“涪江源头的军营——小河营”。

照片上,左右高山对峙,逼仄的峡谷里,一座城池如龙盘虎踞,源头的涪江傍城而过。其城墙绵延至山腰,其城楼凛然矗立,其瓮城如大张的虎口。

一百多年之后,我踏上了威尔逊走过的道路,探寻这这座古军事重镇所历经的传奇故事。

我驾车从松潘县黄龙沟口沿松(潘)平(武)公路东行,过涪源桥后,便行进在龙安古道上,行入丹云峡里了。

中国的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传播物质和文化文明的通道,古道上繁华与兴衰的演变过程,千百年来一直“诱惑”人们去探究、去体味的欲望。

松潘是川西北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茶马互市交易的中心,松潘以东是平武、北川、安县,这些地区盛产茶叶。当地人用茶树的老叶子和嫩枝制作而成的粗茶,被称之为“边茶”,边茶运往松潘后,再由松潘运往川西北草原和青海、甘肃等藏族同胞居住的地区,再从藏族同胞那儿换取马匹药材等物资。

据史料载,仅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一年,经龙安古道运至藏区的茶叶就达八万九千余斤,无数良驹从松州经过龙安古道赶往龙州和四川盆地。

在松潘境内,茶马古道有两条。一条是松潘到茂县的通道,其走向与现在的213国道基本一致,另一条则是松潘到平武的通道,即现在的县道松平公路。松潘到平武的这条茶马古道,从北川进入平武县最南端的牛飞村开始,从豆叩经李家(现称荣华)、徐塘、龙安(平武县城),再沿涪江西上,经丹云峡中的小河、施堡,再翻越雪宝顶到松潘。这段茶马古道的全程,当时往返一趟至少半月以上。

如今,只有穿行在沿松平公路的龙安古道路段,才偶有零星通过的马队,映着漫长且原始的峡谷风光,让人们依稀感受到当年古道的风采。

在松(潘)平(武)公路丹云峡中,有处十分险峻的12倒拐,广集支流的涪江水势浩荡,大起大落的河床形成几道陡转直下的回环河道,倾泻出撼人心魄的瀑布。此处河道岸边的石崖上,矗立着一块古老的錾字碑。它北距松潘县城约75公里,南距平武县城约107公里,海拔1880米。

 

 

丹云峡 

这一通丹云峡錾字碑,是由一块方圆数十米的大理岩削平而刻的石碑。由高约两米的主碑和副碑组成,主碑宽约2米,副碑宽约0.8米。碑前有一高约40厘米的石龟托负石碑,龟首已被破坏,仅余龟身。赭红色的石花侵蚀了碑体,文字在苔痕中漫漶。

据祖辈世居丹云峡内的当地文化人杨友利先生考证,主碑碑文为一首七言古诗《松州一老歌》,系作者为友人而赠。描写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体验,抒发其对英雄的感慨和渴望边塞安定的感情,署名为“皇明嘉靖丙午秋宪大夫松州兵使南中缪宗周惟静书 易文男生员易■刻石 州统营诚右营官弁兵勇继先游击邹纪南重刊”。

由碑文可知,主碑碑文当于公元1546年(明代嘉靖二十五年)秋季所刻,距今已有470年历史。由松州(今松潘)兵使、南中缪宗周所书。缪宗周为云南通海人,正德进士,明代著名的廉吏。

发生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两次大小金川战役,清廷近乎出动倾国之力。中国火药之乡江油重华老君山所生产的火药,主要经平武运至龙安古道丹云峡中的小河营,再转运至前线,供清军的九节炮、冲天炮和威远炮等火炮使用。

 

 

涪源古城壮国威

 

刚出丹云峡口,路旁一块“涪源古城”的牌子蓦然跃入眼帘,细看,牌子下的一条小道正是小河乡场入口。

昔日的小河营,如今是松潘县小河乡政府所在地,松(潘)平(武)公路傍镇而过。西距松潘县城百余公里,东距平武县城70多公里。

一段高高的城墙残垣,矗立在进入乡场的道旁,是明代小河营瓮城城墙。细看城墙断面,其墙体用料全是从周边高山上开釆的片石,以石灰粘合垒砌。

由于当年的松平公路要穿场街而过,因此将瓮城城墙拆掉了一半,为公路让道。正遗憾之际,放眼望去,距瓮城城墙约20多米远,遗存的小河营南城门完整地赫然在前。

 

小河营南城门

 

伫立南城门前,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城门之上本来是矗立城楼的地方,在威尔逊拍摄那幅照片之后不知何时,飞檐翘角的城楼被摧毁得荡然无存。向城内的老人打听,才得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一探矿的地质队修建驻地房屋需要木料,图省事便拆了这古老的城楼,直接用城楼的梁柱建造了住房。

南城门残留约4米高的墙体,虽然墙顶已沒有了铺地的石板,而是裸露出墙芯的黄土,还被上种了蔬菜,但墙体的高度应该沒有减少许多。幸运的是,进深约8米的门洞保持了原来的厚度。令人有些惊讶的是,门洞内的基石竟有半人高,全部用长约一米高近一尺的大青石垒砌,异常坚实。门洞的条石上,还依稀可见当年一些筑城工匠刻下的“××府××刻”的字样,是一种为保证工程质量而制定的追责方式。

古人的精心之作,得以幸存已属不易,却在当今屡遭劫难。

一次,一辆客车因为车顶行李架上的物品堆放过多而无法通过门洞,乘客又不愿取下行李,司机干脆用钢钎将门洞拱顶的青砖撬下一圈。前几年,又一辆工程车因为车斗过高,通不过门洞,司机却强行通过,将石拱砖挤得掉落一地。

与南城门右边城墙垂直的瓮城城墙,墙面的墙砖剝落了不少,墙体却仍是当年的形态,比南城门稍小的瓮城城门,也基本完整。

 

小河营北城门瓮城城门

 

由于明清的数百年间,小河营一直是军事重镇,因此城门前一度留存着很多颂扬当年驻军将领德政的石碑。它们彰显着边塞的浩荡雄风,也铭记着戍边将士的爱国情怀。如今,仅有清代光绪年间的两通此类石碑,形影相吊地安抚着无数血洒边关的将士英魂。

 

小河营南城门前的古碑

 

穿过南门门洞,步入乡场,只见宽不到5米的石板街道两旁,几乎都是一楼一底、古色古香的木结构民宅。小河古城以这条长600多米的街道为轴线,东西对称。过去这里称为营,但当地居民习惯叫它为包山古城。细问缘由,方知这是小河营城池构筑的一个独特之处。

 

小河营南城门内景

 

小河营西临涪江,有天然的护城河,但临河仍筑有城墙。它东倚一座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峰,当年的筑城者为防止敌军从山坡绕行偷越,干脆将东面的城墙随山而筑,将山的西面自下而上包入城内,俨然一道小长城。

我随意走进一户民宅,只见一楼一底的木质结构房屋半围着一个天井,天井中间是一座不大但打理得很好的花园,楼上有一排典雅的美人靠,房屋窗棂是古朴的镂空雕花。半封闭的天井之后,是一幢独立的房屋,既是住房也是客房。当年此地是鸦片、茶叶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的山区集市,且地处川北与藏区之间的要道,所以许多人家都备有单独的客房,一年四季接待着南来北往的远方客人。

 

小河营民居

 

由于街上过于冷清,我便向一位在街沿边屋檐下半睡半醒的老太太询问,逢场天这里热不热闹。岂料她告诉我,这里虽说是街但不赶场,每一天街上除了本地人还是本地人。我又问其他人,都说如此但又不知原因。

我想,这一习俗在四川乡镇非常少见,许是缘于当年这里过于热闹且天天热闹,也就没有必要定下一个赶场的日子再去凑闹热;也可能当年这里是边关重镇,要严防敌军奸细趁机混入,干脆以行政命令禁止赶场。

据当地老人们回忆,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小河营城内有居民百余家。因由此再往西行,更加荒凉,汉人商贩所雇用的挑伕背伕们大多至此为止。再往松潘去,商品多改用藏胞的牦牛马匹驮运。

这里,既是千里跋涉的终点,又是漫漫途程的起点。因一路平安而还愿,因祈求前路无险阻而拜祭,使小河营城内一度有众多的庙宇、宗祠。老人们自豪地对我讲,当年有马王庙、武庙、城隍庙、五显庙、文庙、天爷庙等,坐落于民宅之间。言谈间,这些老人们仿佛回到了他们的童年时代。那殿堂幽深、香烟缭绕、曲栏回廊的庙宇宗祠,是他们每天留连忘返的儿童乐园。

一座座的庙宇,构成了当年小河营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和全部的信仰。由此,他们世世代代也对城墙城门城楼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他们认为,如果将城墙的砖块、木料拆下来用在自己家中,会给家庭带来灾祸,在无形中保护了这座小小的古城。

其实早在宋代,松州(今松潘县)与龙州(今平武县)的边界贸易十分兴盛,小河就是松龙茶马古道(又称龙安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产于德阳、绵阳、北川、平武一带的边茶,经由此道运往草原牧区,而青藏牧区的马匹,也经由此道送往内地。据史料载,仅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一年,就运送茶叶八万九千余斤至藏区,而无数的良马,从松州经过小河,源源不断的赶往龙州。

 

庇佑苍生千秋立 

《读史方舆纪要》载:“小河守御千户所卫东百九十里。古曰涪阳。宣德四年,调成都前卫后所于此,为小河千户所,增置城堡,又添调官兵,更番戍守。编户一里。”

明代实行卫所兵制。卫隶属于都指挥使司,卫以下设千户所、百户所。而守御千户所不同于普通的千户所,是明朝卫所制度中的一种特种编制,不隶属于卫, 而是直属于都指挥使司。守御所其实就是皇帝委派到各个要地的特种部队,凡遇重大事件,能够将消息迅速地传至朝廷。由此可见,小河守御千户所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由于小河营在大小金川战役中的特殊地理位罝,从而使它在这两次平叛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松潘县古城楼

 

民国《松潘县志》载:“县属小河城垣,明宣德四年筑石城,高二丈八尺九寸,周二里七分有奇,计四百九十八丈零四尺八寸。门四。”

小河营的四座城门,并非一般城池的东西南北四门,而是在南北城门的瓮城又各置一城门。我从南门走过700米的场街,便来到了北城门。

北城门的形制和规模与南城门相同,瓮城门也基本完好。也就是说,小河营的四座城门,全部遗存了下来。据我所知,这在全省的古城中应属唯一,无怪乎人称“四川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六百多年来,因小河营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这座小小的古城在乱世之中,不但守护着王朝广袤的疆土,也庇佑着当地百姓。

明代中叶、明末清初、清中后期的多次动乱,城里城外的百姓皆扶老携幼躲进小河营城中,依靠那不高但却坚实的城墙,护卫他们最后的一线生存希望。

令人称奇的是, 1976年的松潘、平武大地震,小河营后山发生滑坡、泥石流,正是这座古城几百年前的城墙挡住了滑坡!如果没有古城墙,小河营恐怕已成为地下遗址了。2003年,又是一次泥石流,汹涌的泥浆掀起十几米高的大浪冲向小河营,现代化防洪堤在其面前不堪一击,仍是古城墙挡住了泥石流。虽然北门瓮城门几乎被这次泥石流吞沒,但泥石流也终止步于此。

我徘徊在北门瓮城门洞里,其拱顶与我的头顶之间仅20厘米左右的距离。这显然不是北门瓮城门洞本来的高度:明清时期的骑马的将士不能驰骋而过,解放后松平公路上的客运车辆更是不能通行。造成这门洞低矮的原因,正是那次肆虐的泥石流抬高了路面。

 

小河营北城门

 

一座600多年的城池,坚持不懈地抗击着古代的连绵战乱,竭尽全力地抵御着当代的自然灾难。虽然在历史的长河里渐渐隐去,但不会消失,因为它古老又年轻。

图文:马恒健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