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讲话精神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再创佳绩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讲话精神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再创佳绩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1-09-29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以考古工作为主题举行第23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首次系统阐述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时代价值、理论方向和实践目标,指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一年来,在市文化旅游委(市文物局)的坚强领导下,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职责使命、发挥优势特色、不断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屡结硕果、成效显著。

一、重点考古项目亮点纷呈

围绕考古中国项目巴蜀文明进程研究和三峡后续大遗址考古两条主线,近一年来累计开展各类考古调查发掘项目47项。一是先秦考古持续向纵深推进,与重庆自然博物馆合作发掘丰都犀牛洞遗址,发现距今4万余年的旧石器晚期遗存,对探索晚期智人在东亚的扩展有重要意义。冬笋坝遗址时隔64年后再现船棺,小田溪墓群新发现一批巴文化墓葬,进一步丰富了巴文化的厚度,从侧面展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二是宋元(蒙)山城考古“八箭齐发”,以钓鱼城遗址、白帝城遗址、皇华城遗址为代表的山城遗存空间变迁关系进一步清晰。三是重点调查勘探项目高效优质,完成三峡重庆库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准确厘清资源底数,进一步思考了三峡文物保护利用的措施途径;完成重庆主城片区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开展酉阳县车田乡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助力乡村振兴。

 

冬笋坝遗址88号船棺葬(战国晚期)

 

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全景

 

二、历史场景活化展示效果显著

一是主动介入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组织编制皇华城、白帝城、小田溪等重要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建设方案。二是建成面向公众的文物考古类图书馆——枇杷山书院,策划推出《重庆考古百年展》,重庆古代墓葬复原陈列开放,完成“透明库房”出土文物标本陈列设计,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三是积极利用“重庆考古”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高质量推进文物价值传播,开展走进考古现场、“我在重庆修文物”“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枇杷山书院

重庆考古百年展

 

三、考古成果转化速率大幅提升

一是全力确保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保护,先后完成云阳、万州、忠县等博物馆馆藏315件/套金属文物修复,满足三峡库区博物馆展示与研究需求。二是加快推进考古整理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科研立项3个,编撰完成《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4卷》等考古报告6部,出版《重庆文物考古论集(一)》等考古专著7部。三是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先后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学术交流会”等重要学术研讨会4次,邀请国内考古学者举办专家讲坛5次。

 

科研成果

 

四、考古能力建设量质并举

一是职能职责更加突出,经市编委批准,机构名称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更名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物考古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研究属性更加突出。二是文物考古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增加编制名额28名,引进海归博士1名、在职培养博士2名、招聘文物保护和考古专业技术人员7名,成立“英才专家工作室”,成立“文物修复传统技能传习所”。三是加强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动考古关键技术攻关,“重庆地区出土鎏金青铜器价值认知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是加强与国内专业机构和高校的交流合作,合作共建科技考古、数字考古实验室,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重庆智慧。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全景

 

文稿:白九江 范鹏 向剑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