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6日,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2021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古蜀文明与西南夷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举行,我院方刚副院长等3名业务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合照
在为期一天的学术讨论会上,80多名西南各学术研究机构代表围绕“古蜀文明与西南夷”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聆听了四个主题的18场报告,我院参会代表代玉彪在“巴蜀考古的新成果”主题汇报了九龙坡冬笋坝遗址2020年度考古发现与初步认识,回顾了冬笋坝遗址20世纪50年代的发现历程及考古成果,介绍了本次工作的缘起、工作目标及主要发现,最后从冬笋坝遗址的选址特点、墓葬分布规律、巴文化特点及其汉化历史进程、汉代墓葬展现的墓外和墓内祭祀特点、汉代砖窑和砖室墓对应关系体现的墓地营造规划等方面分享了对考古发现的初步认识。孙治刚在“西南地区历史时期考古的新进展”主题分享了2014-2021年奉节白帝城遗址考古的系列收获,他系统梳理了奉节白帝城遗址三峡考古工作中的发现与收获,从南宋白帝城的城防体系与功能分区、宋元战争时期的火药与火器、城内核心区皇殿台的布局与变迁、下关城陈家包明代瞿塘卫右千户所建筑基址区的布局与变迁等四个方面进行汇报。时值中国考古学百年之际,本次协会的18位汇报者大都是青年学者,汇报内容涵盖面广、考古材料详实、个人观点鲜明,显示了西南地区考古学研究不但过去成果丰富、成绩突出,而且下个百年的考古新力量正在茁壮成长,大有可为!
代玉彪发言
孙治刚发言
在西南地区考古协作座谈会上,与会各单位领导就西南地区下一步考古协作、推进“考古中国”西南夷考古项目达成了广泛共识,确立了下一届考古协作会的讨论主题和办会单位。(代玉彪、孙治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