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历史文化大讲堂丨艾新全:邓小平主政大西南
历史文化大讲堂丨艾新全:邓小平主政大西南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1-11-30

“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是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协办的系列讲座,每月一期,从“考古”的视角发现重庆,进一步宣传普及重庆历史文化,传播考古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重庆历史、巴渝文化更好地亮出来。

 

艾新全研究员

 

11月27日,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研究员艾新全作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枇杷山书院历史文化大讲堂,带来系列讲堂的第四讲《邓小平主政大西南》,讲述邓小平在坐镇重庆主政西南的近三年时间里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和主张。

1949年,在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决策中,党中央把解放西南,稳定西南和建设西南的重任交了邓小平。邓小平与刘伯承、贺龙一起,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方针战略,率部挺进大西南,一举歼灭90多万国民党武装,取得歼敌最多、伤亡最少的大胜利。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初,被任命为中央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率部进驻重庆。

 

1949年11月30日 重庆解放

 

解放大西南为邓小平主政西南开了一个好局。随着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党中央将西藏问题提上日程,并最终决定由西南局担负进军西藏的重任。邓小平在综合分析西藏的复杂情况后,提出了进军西藏要采用“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对策,为西藏问题和平解决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对西藏进一步的整体性考虑,邓小平提出与西藏当局和平谈判的十条政策,旨在正确解决与恢复西藏与中央的关系和民族关系。解放西藏是内政,考虑以政治解决,并以适当的武力促使和平谈判。经昌都一役,十八军彻底击破西藏地方上层统治集团“雪山恶水赛过十万大军”的幻想,使西藏地方上层发生了急剧的政治分化,和平谈判成为现实。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实现大陆的完全统一。

在主政西南的两年八个月中,邓小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将马克思主义与西南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索出西南新局面。当时的重庆,百废待兴,邓小平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明确提出“政府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执政理念,开创性的将思想建设、经济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西南地区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也为我党领导的新型国家治理体系的创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打下了坚实基底。

恢复经济、发展经济、推动生产建设,是邓小平主政西南后的首项决策。以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沿线百业兴起。随着成渝铁路的建成,各地往来更加便利,西南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充满了生机活力。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是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上,邓小平主张坚决挖掉封建剥削的总根子,必须在贫雇农发动起来的基础上进行。在打击地主的同时,要分清富农、中农,要保护工商业者,因地制宜,以最合适的方式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邓小平认为光靠共产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在大力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团结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厚植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激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最大利益。在邓小平领导下,通过西南局深入细致工作,使越来越多的各阶层人士逐步接受、认同和拥护党的主张及政策,而且主动为建设新的国家出力,从而逐步确立起对新民主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认同,求得了最大的社会公约数。

而作为少数民族最多的区域,西南地区的社会结构较为复杂。如何通过解决民族矛盾实现不同历史起点的民族在新民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共同发展,引导少数民族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成为邓小平主政西南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邓小平认为,在构建新型民主关系中,需要解决民族问题,新民主主义的发展要惠及少数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需要依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去研究,不能照搬汉族地区的政策,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要完全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对于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部署,邓小平将其为分三个方面:一是裁军整编37万人;二是改造、整编国民党降军;三是建立军事学校,以提高军队的正规化。同时,在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建立巩固的边防,进一步加强边防力量,为保卫和维护国家利益竖起坚固屏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级将领从戎马生涯的将军转变为治理城市的领导者,毛泽东主席将其视为“进城赶考”。面对新的政治环境,为贯彻党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邓小平以“两个务必”为指针,加强党员的作风整治,前后进行了三次整风运动,在建设高效、严明、纯洁的西南党组织的过程中体现党委领导人的主体责任,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讲座现场

 

回顾邓小平主政西南的两年八个月,对国家治理体制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地领导西南人民进行了政权建设、社会改造、经济恢复、民族团结、党的建设以及西藏的和平解放等方面的伟大实践,为西南地区的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为之后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及形成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探索中国道路提供了重大理论贡献和指导作用。(本文经艾新全审定)整理:董永嘉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