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专家讲坛 第六讲丨白九江:比较视野下的云阳大梁岩画
专家讲坛 第六讲丨白九江:比较视野下的云阳大梁岩画
发布人:  2022-01-27

比较视野下的云阳大梁岩画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科研周专家讲坛

第六讲

 

2022年1月20日下午,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学术科研周系列专家讲坛的第六讲题为“比较视野下的云阳大梁岩画”,主讲人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白九江研究馆员。

大梁岩画A(白九江 供图)

首先,白九江介绍了大梁岩画的研究概况。两块大梁岩画(大梁岩画A、大梁岩画B)切割自三峡水库蓄水前的云阳巴阳峡,是巴阳峡系列岩画的一小部分,现陈列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前人对大梁岩画A开展过图象解读,认为表达的是远古部落聚居地或部落记事性图画。白九江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的认识属于直觉性的经验看法,不能正确全面解释整幅画面的寓意。岩画一般没有文字,所以开展图像比较研究,再以相关的人类学、历史文献材料参验,才是研究岩画的科学途径。他指出岩画研究应从岩画本体图像构成、参照对比、刻画方式、空间位置、环境背景、相关遗存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得出接近历史真实的认知。

大梁岩画A线图(白九江 供图)

随后,白九江对大梁岩画的关键性要素进行提取,从“神秘的肋骨式船”、“变异的鹢鸟船”、“独特的楼船”、“罕见的鱼旗”、“巫师、小艇与乐器”五个方面进行图象比较研究和文献考证。将岩画A中原来解读为“篱笆”的符号与巴蜀文化中的船纹、三星堆玉璋上的船纹、西伯利亚与环太平洋岩画等图像进行广泛对比,考证出“篱笆”符号为肋骨式船。此外,将大梁岩画A中船纹的首尾意向性符号与中国南方地区(特指闽越、两广、贵广)战国至汉代铜器上羽人船纹符号和贵州习水河流域东汉、三国崖墓上的船纹画像进行对比,可以推测该船具有鹢鸟船的一些元素,受到从南到北的影响,还是一种变异的鹢鸟船。从考古类型学对大梁岩画A中建筑进行分析,可分出三种类型的建筑,其中一种与云阳县杨沙沱汉墓出土陶船上房屋十分接近;一种可能是陶仓;另一种屋脊斜伸出椽板的建筑与滇文化青铜器屋宇图像的屋脊装饰高度相似,表明两者间存在某种形式的特殊联系。白九江将大梁岩画A船头旗帜与宴乐纹铜壶、习水流域鹢鸟船旗帜等图像进行对比,他认为这种文化因素是船幡,从形态特征判断为鱼旗,鱼旗目前仅见于大梁岩画中,以后可以进一步研究与日本鱼旗的渊源联系。大梁岩画A中,原解读为巫师舞蹈的一组图像,与巴文化青铜錞于上的“船载建鼓”图像相似,应为羽人、建鼓、小艇组合。而原解读为“倒立人”的其中一个图像,上部应该是巴文化中悬挂的錞于,下部与南方羽人竞渡纹中的鼓架相似,应该是悬挂的大鼓。

大梁岩画B(白九江 供图)

白九江认为,大梁岩画B场景简单,画幅内容为一个倒三角形、两条以菱形构成的“鱼形纹”。结合西伯利亚岩画中正三角形、倒三角形分别是男性、女性的象征,以及太平洋沿岸、广西花山和云南它克岩画中菱形纹的意蕴,白九江认为三角形内外的“鱼”很可能是女阴的象征,大梁岩画B的图案表达了原始女性生殖崇拜。

最后,白九江对大梁岩画的研究进行简要总结。通过岩画出土地点、表达内容分析,他认为大梁岩画A应该与水上祭祀亡灵、驱疫、厌江神等古人的活动有关。通过图象对比和文献考证,他认为大梁岩画的时代为战国至西汉前后,可能晚到东汉时期,是目前世界上所见年代最晚的肋骨式船岩画,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肋骨式、鹢鸟式、楼船三者相结合的岩画,展现了多元的文化交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整理:马晓娇 卫亚晶

(本文经白九江审定)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