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 ——“枇杷山书院”保护利用纪实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 ——“枇杷山书院”保护利用纪实
发布人:  2022-06-17

日前,重庆市2022年度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评选结果揭晓,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枇杷山书院”获得文物利用优秀项目。

 

“枇杷山书院”远景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枇杷山书院”文物利用项目的建成就是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及重庆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文化重策。

 

一、四个坚持,突出利用理念

围绕原中共重庆市委枇杷山办公楼旧址等文保项目,现已建成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集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枇杷山书院”文旅特色项目。

 

“枇杷山书院”外景

 

“枇杷山书院”楼梯及巴蜀图语墙

 

以“考古山城,发现重庆”为主题,依托考古研究院的专业资源,以考古文化、复古风韵为主线,深度挖掘文物属性和文化价值,积极创新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利用理念采用“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利用。二是坚持文物安全性,不损害文物尊严。三是坚持发挥文物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彰显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四是坚持合理、适度、科学利用的理念。

 

“枇杷山书院”阅览区

 

书院外阅读区

 

二、创新思路,探索利用机制

一是让文物活起来,政策是导向,社会是主体,市场促探索。二是坚持保护优先、保用结合、以用促保、精准施策的思路。三是探索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理下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机制,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更好履行文博单位的保护研究和公共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参与、市场机制在文物领域资源配置和活化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创新无形资产IP化、社会化、可视化新途径。五是坚持共享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竞争, 资源安全高效配置,社会深度持续参与,形成保护和发展良性循环,实现文化魅力和综合效益共融共生。

 

书院外阅览及交流区

“枇杷山书院”免费对公众开放,与长嘉文旅公司共建共管,打造枇杷山宝库进行社会运营。支持社会单位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文物信息化领域的共享经济、场景服务和新兴消费,最大限度释放文化消费活力。有效发挥文化和旅游的功能,让考古成果转化更接地气,走入大众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增强考古成果转化的吸引力,扩大重庆独特文化影响。

 

“枇杷山书院”外景

 

三、系统规划,塑造多态文旅

以文化推广、文物保护为己任。“枇杷山书院”自 2021 年 6 月开院以来, 接待读者、 游客 3 万余人次,举办各类专家讲座、文化雅集、“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第二课堂联合考古研学活动等多种历史、考古文化活动百余场。枇杷山书院既是重庆考古人的“会客厅”,亦是重庆文旅新的“打卡地”,也是文博学术交流的“大讲坛”,更是重庆历史文化与文博图书的“知识窗”。

 

书院雅集活动

 

 

枇杷山宝库自2022年3月中旬试营业至今,开展15场活动,共接待游客上千人,其中亲子、研学活动6场,主题活动、文化沙龙、政务活动10余场。数据谷中学500余名师生考古主题研学活动,三八妇女节复古旗袍沙龙,“我在山城修文物”亲子活动,“信仰公开课”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均取得良好社会影响,多次被央广网等媒体渠道报道。

 

研学活动

 

结合当前疫情期的市场情况,打造以复古及考古类型等各类业态,增加服务类型与流量拓展,提升影响力。

 

四、IP战略,赋能品质发展

1.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招商运营示范机制。业主形成保护活化的思路、方案、要求,划定文物保护红线,确定安全的基础上,面向社会招商,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发展绿线,采取竞标入驻,达到保护与利用的最优化。

2.实施“文物+”战略,通过文化遗产“IP”化,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好奇和热情,有助于提升公众科学文化水平,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3.凸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职能,构筑全国首家综合性文化遗产体验中心,充分发挥文博单位的保护研究和公共服务功能,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成就高品质的文化体验,促进高质量的文化消费。

4.联动文化创意企业,对院文化属性进行深挖和再造,打造文化地标吸引流量,将文化创意与都市旅游相融合,继而打造院区一流特色文化产业园。

文稿:高娟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