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市武隆区茅草坡墓地考古发掘收获
重庆市武隆区茅草坡墓地考古发掘收获
发布人:  2023-07-11

茅草坡墓地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羊角街道关滩村七社,地处乌江右岸的坡地和台地上,海拔高程200米,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该墓地处于盐井峡和关滩峡两段峡谷中间,地势较为平缓,其北、东、西三面有高山环绕,南面紧临乌江,中央坡地向乌江缓慢倾斜,沿江发育有一系列台地,被一些小冲沟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小单位,其上分布有老武隆县城遗址、菜坝遗址、土坎遗址和信号台遗址等(图一)。 

 

图一 茅草坡墓地位置图

 

一、历史沿革

根据文献记载,武隆的历史沿革有四个重要时间节点。

一是蜀汉时期。蜀汉延熙十三年(250年),分涪陵、枳县地于今县境鸭江一带置汉平县,隶涪陵郡(治今彭水)。

二是唐武德九年(626年)。《元和郡县图志》“涪州”条目记载有:“武龙县,(中下。西北至州二百五十里。)本汉涪陵县地,武德九年分立武龙县。”即涪陵县分置武龙县,治所在今羊角镇。

三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万历《重庆府志》记载:“郭超洪武四年归附,复置武龙县,九年并入彭水县,十四年更自为治,易“龙”为“隆”字,隶涪州,属重庆府,编户二里。”即改“龙”为“隆”,更名武隆县,隶属涪州。

四是康熙七年(1668年)。(清)《涪州志》卷一《沿革》记载:“康熙七年并武隆县入焉,设武隆巡检司。”即撤武隆县改武隆巡检司,治所依然在羊角镇。

 

二、发掘收获

茅草坡墓地为重庆白马航电枢纽工程文物保护工程考古发掘项目,根据前期调查和勘探的情况,2023年1-5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茅草坡墓地开展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约400平方米。发掘区分为两个区域,其中墓地所在坡地上部布设1个探方,编号为T1(1号探方,下同),这一区域主要分布有汉至六朝时期的砖室墓;墓地所在坡地下部的西北侧台地上布设3个探方,编号为T2-T4,主要为汉至明清时期的聚落址及汉代瓮棺葬分布区。茅草坡墓地发现了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五个时期的地层堆积,并清理了砖室墓、瓮棺葬、冶炼炉、建筑基址、灰坑、灰沟等遗迹23座,出土陶、瓷、铜、铁等各类文物标本200余件(图二-图三)。

 

图二  茅草坡墓地完工照

 

 

图三  茅草坡墓地地层剖面照

(一)汉代遗存

茅草坡墓地发现的汉代遗迹主要有砖室墓、瓮棺葬、柱洞及灰沟。

1.砖室墓  1座。

M1(1号墓,下同)为竖穴土圹砖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圹通长4.46、宽0.65-1.96、深0.79-1.53米。墓向317°。墓中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铜器和琉璃器。陶器主要有陶罐、陶盆、陶甑、陶仓、陶灯、陶器盖、陶俑等;铜器主要为五铢钱;琉璃器则为耳珰。(图四-图七)。

 

 

图四  M1开口照(俯拍)

 

 

图五  M1完工照(俯拍)

 

图六  M1出土器物组合

 

 

图七  M1出土的五铢钱

2.瓮棺葬  5座。

集中分布于发掘区东部,均为椭圆形或圆形的竖穴土坑,葬具则为一陶瓮和一陶盆套合而成,陶瓮为小口、鼓肩,平底内凹,器表饰竖向间断粗绳纹,陶盆为敞口、弧腹、平底。器表一般饰有一周凸弦纹。陶瓮和陶盆内填灰褐色砂土,土质致密,包含少量红烧土颗粒、炭粒和螺蛳壳。除W4(4号瓮棺,下同)没有发现人骨外,其余四个瓮棺内均发现了牙齿和人骨碎片。下面以W1为例简要介绍:

W1位于T4中北部、W3东部和W4南部。为东高西低的不规则椭圆形竖穴土坑,墓口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墓口西北部为一大石块,斜弧壁,底部近平,底面为椭圆形,墓底东北部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块。墓口长径为1.02、短径为0.11-0.81、墓口至墓底深0.07-0.29米(图八-图九)。

葬具为一陶瓮和一陶盆。瓮棺平卧于墓坑中,瓮口向西,其上倒扣一陶盆。出土时陶瓮、陶盆残损严重,现已复原。瓮为泥质灰陶,侈口,方唇,矮领,领部有一道凸棱,圆鼓肩,斜弧腹,平底内凹,领部和肩部饰竖向粗绳纹抹平,肩部以下饰竖向间断粗绳纹。盆为泥质灰陶,敞口,宽折沿,方唇,斜直腹,平底,上腹部饰一周凸弦纹,凸弦纹下部有数道细线纹。陶瓮、陶盆近底部和肩部等部位内壁残留有较粗糙的刮抹痕,推断陶器为分段制作,再粘连刮抹整形。瓮内出土有数颗幼童的牙齿和零星人骨碎片。其葬式和头向不清,无随葬品。

陶瓮和陶盆内填土为灰褐色砂土,土质致密,包含少量红烧土颗粒、炭粒和螺蛳壳。

 

 

图八  W1清理照(由南向北)

 

 

图九  W1葬具套合照

(二)明代遗存

清理的明代遗迹为1座冶炼炉,破坏严重,只保留了北边部分,编号L1(1号炉,下同)。其平面为圆形,炉身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内收,且内壁上附着有一层流状物,推测可能是一座冶炼竖炉(图一○)。炉内未出土遗物。

 

 

图一〇  L1正视正射影像

 

 

图一一  茅草坡墓地明代地层内出土网坠

(三)清代遗存

清理的清代遗迹主要为房址、灶和灰沟。

1.房址  2座。以F1(1号房址,下同)为例简要介绍:

F1位于T2中部和北部。现揭露平面形状为长方形,长6.62、宽2.98-4.1米。呈南北走向,按墙体走向其方向为16°(图一二)。仅残存部分东墙和西墙。墙体均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砌而成,东墙墙体保存较好,呈较规整的南北向;西墙墙体石块较为杂乱,应为倒塌所致。房址的中部和西部残存有部分的活动面,活动面较薄,为灰白色硬面,含有大量炭屑和较多红烧土颗粒。

 

 

图一二  F1正射影像

2.灶址  2座。以Z1(1号灶址,下同)为例简要介绍:

Z1位于T3西北部、F2西部。开口平面呈南北向长条形,长2.18、宽0.35-0.74米。方向167°。由两部分组成,南部为圆形灶膛,剖面大致为筒状,直壁平底,灶膛内壁嵌有一周竖向红砖,共8块,根据壁面情况,推测南部脱落了2块。北部为长条形操作坑,南宽北窄,剖面为北高西低的缓坡状,斜直壁、平底,壁面较粗糙,无加工痕迹。灶膛和操作坑底面交界处放置一东西向的方形大石块,石块表面布满凿痕,应经过人工打凿(图一三)。

灶内堆积为红褐色砂土,土质疏松,夹杂大量大块的红烧土和炭粒,出土少量青花瓷碎片,器形不可辨。

 

 

图一三  Z1完工照(由东向西)

 

 

图一四  茅草坡墓地清代地层内出土钱币

 

三、结语

(一)茅草坡墓地的发掘发现了一批不同类型的汉代墓葬,对于认识乌江流域汉代墓葬的分布特点、形制结构、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瓮棺葬系在乌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

本次发现的汉代墓葬包括砖室墓和瓮棺葬两种不同的墓葬形制,砖室墓顺江分布于乌江右岸较高的坡地上,特别是这一带的砖室墓以生土为底的筑墓方式颇具地方特色,随葬品则与峡江地区同时代墓葬有较大的相似性。

瓮棺葬分布在乌江右岸的一级台地上,并且与居址的关系密切。以往重庆境内的瓮棺葬主要发现于峡江地区,如巫山林家码头、万州中坝子、丰都石地坝、巫山涂家坝、奉节刘家院坝、云阳旧县坪等遗址。本次发现不仅填补了乌江流域汉代瓮棺葬分布的空白,也显示出乌江流域瓮棺葬与峡江地区的渊源关系,对于研究瓮棺葬这一丧葬形式的传播,特别是顺乌江流域向南的扩散具有重要价值。

(二)茅草坡墓地发掘基本厘清了从汉代至明清时期的聚落演变过程,对于认识乌江流域聚落的选址、功能及发展特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这里在汉代由专门墓地和居址构成,居址的规模不大,可能由简易的房屋构成,特别在居址旁还埋葬有儿童瓮棺葬;汉代居址和瓮棺葬所在地形为坡地,至唐宋时期这一带的地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动,将坡地填平,具体用途暂不明;明代则在这里开展了冶炼活动;清代在这片区域修建了建筑,调查中墓地周围还发现了较大规模的清代寺庙基址,同时发现了凿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澎湃飞雷”题刻,说明这一带在明清时期较为繁荣。

自唐代在武隆土坎设置武龙县,直至清代康熙七年(1668年)撤县设置武隆巡检司,土坎一带一直是武龙(隆)县城所在地。乌江在清代还成为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涪岸,以盐业为主的商贸活动往来频繁。明代万历《重庆府志》记载武隆县有四镇,茅草坡所在的关滩是其中之一,清代亦为关滩镇。结合墓地前方就是乌江险滩——关滩,这里可能是当时乌江航运的一个交通节点,明清时期这里可能是由险滩所造成的货物转运从而形成场镇,结合墓地中出土的唐宋时期地层以及信号台遗址中也有较多唐代遗存,不排除关滩在明清之前的唐宋时期就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聚落点。

图文:张春秀 朱思奇 牛英彬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