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归骨之塔 ——重庆荣昌的明代僧人墓塔
归骨之塔 ——重庆荣昌的明代僧人墓塔
发布人:  2023-12-19

一、概况

宋代以来,川渝境内的石窟造像活动范围缩小,营窟活动主要集中在大足、安岳、合川等地。荣昌区东北接大足,西北毗邻安岳,受这二者影响,荣昌在宋明两朝佛教兴盛,境内保存了较多的石刻造像。2023年9月-11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荣昌区文物管理所对境内的石窟寺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荣昌区现存9座明代的僧人墓塔,这些墓塔保存较完整,雕刻精美,是研究明代僧人埋葬制度的重要材料。现将此次调查中所见保存较好的几座墓塔介绍如下。

二、墓塔介绍

(一)报恩寺僧人墓塔群

报恩寺僧人墓塔群共发现4座墓塔,编号1~4号墓塔,其中1号和4号墓塔保存相对较好。

1号墓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基为八边形须弥座,束腰部分在每一面中央雕刻双重横向海棠式框,框内均饰有花卉纹样,两侧角柱上雕刻有竖向双重海棠式框。塔身分成上下两段。下段为覆钵部分,顶部承托盔形顶,顶下叠涩出檐,顶表面装饰有蕉叶纹。上段为八角形亭,亭每面中央有一尊佛像。塔刹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三层相轮,其上有八边形屋盖。上段为宝珠,宝珠呈球形,其上有四道火焰纹(图一)。

 

图一 报恩寺1号墓塔

 

4号墓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基为方形须弥座,圭角饰卷云纹,束腰部分在每一面中部雕刻横向海棠式框,两侧角柱上雕刻竖向海棠式框。仰覆莲须弥座承托,其上为覆钵,覆钵顶部承托圆形顶,其上残存有卷云纹。塔刹由上下两段组成,其下段为覆盆状基座承托的相轮,周缘残存有连续的如意云头纹,其上为四层相轮。相轮顶部承托宝盖,宝盖上饰有帷幔。其上为仰莲座,仰莲座上承托宝珠(图二)。

图二 报恩寺4号墓塔正射影像图

 

(二)净土寺僧人墓塔

净土寺僧人墓塔共2座,编号1号墓塔和2号墓塔。其中1号墓塔位于村道北部的平地上,2号墓塔在其南部约300米的山坡东面。

1号墓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基为正方形须弥座,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角、土衬组成;束腰四面均在两端饰双层海棠框,中间雕兽、卷草或团花;塔身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覆钵部分,覆钵正面凿出一拱形小龛,龛内造一结跏趺坐佛,佛着袒右袈裟;覆钵上方有题记,内容为“大明景泰七年龍業□子姑洗月下誌日誌修塔□□文□善□立”;塔身上段为五层相轮,相轮上有一周华盖,华盖上雕帷帐,帷帐中间刻字,内容为“立寶塔□古□□□”;塔刹于莲座上雕一宝珠,宝珠四面有火焰(图三)。

 

图三 净土寺1号墓塔

2号墓塔残存部分由塔基和塔身组成。塔基为六边形须弥座,束腰每面饰双层海棠框,转角雕竹节柱;塔身分上下两段,下段为覆钵部分,覆钵正面开一拱形小龛,龛内造一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着覆肩袒右式袈裟;上段为六角形亭,亭身雕四层相轮,上部为六边形屋盖,屋盖转折处有起翘的垂脊(图四)。

 

图片

图四 净土寺2号墓塔

(三)宝塔沟僧人墓塔

宝塔沟共发现2座墓塔,编为1号墓塔和2号墓塔,其中1号墓塔保存较好,2号墓塔仅存部分塔基。

1号墓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塔基为六边形须弥座,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枋、下枭、圭脚、土衬组成,其中上枭雕宽大变体莲瓣,束腰上雕菊花、芍药等花卉于卷草上,束腰转角处雕一人物,形象孔武有力作肩扛状。塔基分上下两段,下段为覆钵,覆钵正面开一拱形小龛,龛内造一结跏趺坐佛,佛内着齐胸裙,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衣摆分三片覆座;上锻造一六边形亭,亭包括亭基、亭身和亭盖,亭基呈倒梯形,雕宽大变体莲瓣和卷云,亭基上雕栏杆,栏杆顶有装饰,亭身为四层相轮,亭盖下方有长条形阑额相连,阑额上承托普拍枋,屋盖下方由椽承托,每面屋面上雕7条垂脊,转角处又有起翘的垂脊。塔刹雕一宝珠,宝珠下方雕三层台座,分别为宽大的双层变体覆莲、双层如意状卷云纹和双层向上的如意云头纹,宝珠上饰竖向凸起的火焰纹(图五)。

 

 

图五 宝塔沟1号墓塔

 

(四)刘家庙僧人墓塔

刘家庙仅有1座僧人墓塔,编号1号墓塔,墓塔后期被破坏,仅见塔基和部分构件。其中塔基四周由两层方形条石递进垒砌,石块表面做成层层内收的样式。塔基上部为六边形须弥座,现可见下枋、下枭和圭角,下枋、下枭为素面,圭角上饰卷云纹。塔身下部覆钵仅存部分残件,内部有方形孔洞;覆钵顶部承托亚腰形须弥座,座上部残,表面饰卷云纹。塔刹因埋在地下保存较完整,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相轮,相轮共三层,下部由仰覆莲台座承托,台座下部雕刻镂空卷云纹,其上为宽大仰莲瓣,上部有八边形屋盖,屋盖下由六边形方座承托,屋面饰宽大的覆莲瓣,转角处有起翘的垂脊,檐口做成卷云样式。上段为宝珠,底部有六边形屋盖基座,屋面上部饰莲叶纹。其上承托一圆形仰覆莲须弥座。宝珠为圆锥形,其上有两道火焰纹(图六)。

塔基正前方有一平面呈方形的墓葬,由甬道和墓室组成。甬道位于墓室南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两壁各立2块长方形石板,甬道底部铺3块石板做成阶梯状。墓室以石板为侧壁隔成7个小的方形墓室,底部均用1块方形石板铺成。墓底残存人骨残块,人骨经过灼烧,呈黑灰色,人骨之间还夹杂红色片状物和较细小的铁钉,初步推测下葬时人骨盛放在箱箧内。

图片

图六 刘家庙墓塔正射影像

 

三、初步认识

(一)性质

清人叶昌炽在《语石》载:“释氏之葬,起塔而系以铭,犹世法之有墓志也。”佛塔最初用于埋藏佛祖舍利,即为舍利塔,而后逐渐产生了僧人塔墓这一僧人墓葬形式,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崖壁上雕凿方龛或圆龛用来放置僧人骨灰,其上往往有塔的形象,目前可确认的时代最早的是河南安阳宝山灵泉寺的隋代开皇十年(590年)的摩崖墓塔,川渝地区在唐宋时期流行此种形式,如在潼南万佛岩、合川二佛寺、大足北山和安岳圆觉洞等石窟寺中均有发现。二是在地面上建塔,将僧人遗骨或安置于塔内,或埋藏于地宫,如上述刘家庙塔墓即为此种形式,这也是川渝地区明代常见的僧人墓葬形式。

唐宋时期僧人一般多采用火葬,又称为“荼毗”,隋唐时期的塔铭中有灰身塔、烧身塔的称谓,文献中有“以烬骨藏其间而谓之寿塔者”“塔前十念,词云:切以殁故某人,既随缘而顺寂,乃依法以荼毗,焚百年弘道之身”的记载,而刘家庙墓塔前M4墓室底部经焚烧后呈黑灰色的人骨证明了此处为火葬。发展到“宋、金、元时,又有‘普通塔’,或谓之‘普同塔’,亦谓之‘海会塔’,乃是师徒业葬之碣。”普同塔乃“凡藏亡僧骨植,同归于一塔”,而海会塔“亦是普同塔也。盖与海众同会于一穴也”,即为多人同穴分室合葬。刘家庙墓塔前墓葬的墓室以石板分隔出7个小墓室,其中墓室后部有3个,左右侧各1个,甬道两侧各1个,这种同一墓室分室而置人骨的做法也与上述海会塔描述相符。综上所述,荣昌地区发现的9座墓塔应也为僧人塔墓的墓塔,而刘家庙的这座可以确定为僧人墓塔中的海会塔。

(二)年代

荣昌地区发现的这9座僧人墓塔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墓塔一般是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一般为多边形须弥座,且表面饰卷云纹或变体莲瓣。塔身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硕大的覆钵,部分在覆钵上开龛造像。塔刹多由相轮和宝珠组成,相轮层数不定,有三层、四层和五层之别。宝珠也有圆形和圆锥形之分,宝珠表面多有火焰纹装饰。

二是墓塔上所见纹饰基本固定。有宽莲瓣纹、卷云纹及上述两种纹饰的变体纹饰。此外,部分墓塔在塔基的束腰处可见近透雕刻出花蔓、动物等寓意吉祥的纹饰。

净土寺1号墓塔塔身刻有“大明景泰七年”的纪年题记,因此其建成年代应为景泰七年,刘家庙墓塔前的墓葬也与明代墓葬“异室合葬,两室有间隔,各有墓壁,体现出较早的时代特征”相符。综合上述所论墓塔特征及所见纪年题记推断荣昌地区发现的这9座僧人墓塔的建造及流行年代应相差不远,可能为明代早中期。

僧人瘗埋制度是佛教考古的重要内容,僧人塔墓也是石窟寺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荣昌地区除了分布有丰富的龛窟造像外,还有数量较多、雕刻精美的僧人墓塔,这为研究明代僧人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文:张春秀 李晓杰 邓雅琳 谢乐林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