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湖北柳林溪遗址史前彩陶的初步认识
湖北柳林溪遗址史前彩陶的初步认识
发布人:  2023-12-22

柳林溪遗址位于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一组境内,地处长江西陵峡中段左岸的一级台地。1958年11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确认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定名为柳林碛遗址。后于1960年、1972年4月、1972年6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并进行试掘[1]。1981年,更名为柳林溪遗址,在遗址东部又开始进行试掘,并首次找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2]。1994年,为配合三峡枢纽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遗址进行复查。1995年,进行试掘。1997年,对该遗址进行全面钻探。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开始大规模的发掘工作[3]。2000年3月至6月,又扩大了发掘区域。2003年,出版了柳林溪遗址的考古发掘专题报告[4]。

 

一、彩陶的发现

通过对柳林溪遗址史前彩陶的初步统计,该遗址可以明确辨识的彩陶器共有45件。根据《秭归柳林溪》(以下称“报告”)考古发掘报告的分期,柳林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从早到晚可分为五组三期[5]。

第一期文化的陶器以圜底类为主,彩陶在部分器类如盘口罐、假圈足碗和器盖上施红陶衣,其上绘彩,盘口罐多在颈肩部饰黑彩带纹和少量的竖波折纹、斜线纹,部分纹饰绘于口沿内侧。假圈足碗在口沿外有一周红衣,即为“红顶钵”。器盖在口沿内侧饰黑彩带纹,器表饰黑彩带纹和卷云纹。(图一,1∽4)

图一  柳林溪遗址史前彩陶

1、2、6、9、12.盘口罐(T1016⑧:137、T0915⑧:111、T1116⑦:30、T0816⑥:165、T0916⑥:58) 3.假圈足碗(T0915⑧:64) 4.器盖(T1016⑥:55) 5.侈口罐(T0816⑦:167) 7.圈足碗(T0816⑦:138) 8.平底钵(T0816⑥:76) 10.小釜(T0916⑥:192) 11.圜底钵(T1016⑥:56)

 

第二期文化的陶器仍以圜底器为主,彩陶多以侈口罐、盘口罐及圈足碗等器型为主,侈口罐多在颈肩处饰黑彩带纹。盘口罐只见于肩部纹饰,大部分器表施红陶衣,也有在橙黄陶衣外添加一层红衣的,饰带纹和斜线纹。圈足碗表面施酱红陶衣。(图一,5∽7)

第三期文化的陶器中圈足类器型相对发达,器表均施红陶衣,彩陶以盘口罐、平底钵为主要施纹对象,也在小釜、圈足碗、圜底钵等器物表面添加黑彩纹饰。盘口罐均为夹炭红衣红陶,口沿外侧和肩部多饰黑彩带纹、卷云纹,同时伴有曲线纹、三角纹、斜线纹、锯齿三角纹等纹饰。平底钵多在器表施红陶衣,个别平底钵在内表有橙黄衣,口沿外一般饰黑彩带纹,腹部见斜三角纹,部分平底钵应属于“红顶钵”,即在钵口沿处有一周红色宽带,上下界限分明。小釜在口沿内侧饰黑彩带纹、三角纹,器表肩部饰黑彩带纹。圈足碗外表有黑竖道和黑横带,应为渗碳工艺形成的一种特殊类纹饰。圜底钵外表饰黑彩带纹、线纹。(图一,8∽12)

柳林溪遗址的年代,《报告》通过相关材料的类型学、地层学分析,并对照周边地区以往发表的材料,进而判断的遗址年代介于城背溪文化晚期和大溪文化早期之间,估计绝对年代在距今7000年至6000年左右[6]。

 

二、彩陶的观察

综合以上材料,柳林溪遗址自第一期开始便出现彩陶,可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有以下特点:①多为泥质红陶;②器型以盘口罐为主,另外还有平底钵、圜底钵、侈口罐、器盖、假圈足碗、小釜、圈足碗;③均为红地黑彩;④多为外彩,有少量内彩;⑤纹饰均为几何类线条和形状,有宽带纹、带纹、卷云纹、竖波折纹、斜线纹、三角纹、曲线纹、网格纹、方格纹等。

(一)红地黑彩系

柳林溪遗址彩陶多在器表已施加一层红衣的前提下,然后在红衣之上进行绘彩。这种着彩方式常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中国北方地区,施加陶衣的陶器基本上呈褐红色或深红色,器表显得更加光滑亮丽,纹饰更加突出。陶衣也称色衬或色衣,是将经过精细淘洗的细泥浆施于将干未干的坯体表面,多饰涂刷上去的[7]。而根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陶衣则是以含铁量很高的红粘土为原料。柳林溪遗址的彩陶器表大部分施红色陶衣,个别平底钵在内壁施加橙黄色陶衣。

(二)“红顶”式器

所谓“红顶”式即是在陶器烧制过程中,口沿部分氧化还原充分形成一条红带,而腹部则氧化还原不够充分颜色变灰,从而形成的上半部红色、下半部灰色的现象,并非人为上彩[8]。除此以外,也有在口部施红色彩带的现象。以上两类均可称“红顶”式器。《报告》公布的资料显示,柳林溪遗址的彩陶器中,有部分平底钵口沿处有一圈红色或褐红色。

(三)渗碳工艺

渗碳的操作方法有窑外渗碳和窑内渗碳,窑内渗碳依据渗碳时间的长短,会形成典型的黑陶和“黑皮陶”,二者略有区别[9]。经过窑外渗碳的陶器有外红内黑、上红下黑、数条黑道三种具体表现[10]。三种表现有不同的产生原因,其中数条黑道的形成主要是根据底部高度的不同,通过采取累叠贴本法和直接贴本法来达到渗碳效果,柳林溪遗址部分圈足碗器表有竖直黑道。

 

三、彩陶的认识

由上可知,柳林溪遗址彩陶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柳林溪一期彩陶为代表,大部分以外彩为主,少量内彩,开始有“红顶”式器;第二阶段以柳林溪二期彩陶为代表,继承了上一阶段的大部分纹饰,保留了内彩,个别陶器表面有黑道现象;第三阶段以柳林溪三期彩陶为代表,彩陶数量开始急剧增长,主要以外彩为主,极少量内彩,陶器表面出现黑道的现象与上一期相同。

一般认为,渭河流域和关中地区的老官台、白家村、大地湾文化彩陶,将中国彩陶的起源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11]。上山文化彩陶的发现又给中国彩陶起源提供了新线索。柳林溪遗址的绝对年代大约在距今7000年,表明峡江地区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较早出现的区域之一。初步分析《报告》公布的陶器资料,可以发现两个现象:其一,柳林溪遗址第一期文化的钵与李家村遗址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遗存[12]的平底钵在敞口、斜弧壁及底部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其二,柳林溪遗址第二期文化的钵与何家湾遗址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13]的平底钵在小平底、深腹、敞口方面相同。据此可知,柳林溪遗址与来自汉水上游的安康地区、汉中地区乃至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交流较为密切,可能表明了峡江地区与关中平原存在一条更为便捷的传播路线(图二)。

 

图二 柳林溪遗址与其他遗址陶器比较图

1、2、4、5.柳林溪遗址(T0815⑨:59、T1116⑧:128、T1116⑦:193、T1015⑦:122) 3.李家村遗址(60T18③:1) 6.何家湾遗址(M13:2)

 

四、彩陶的讨论

仰韶时代,是以老官台文化转变成半坡文化以及与其相当的时期为始点,终于鬶、斝这类空三足器所从属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及良渚文化后期及与其相当的时期,年代约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前期后段至公元前第三千纪前期后段[14]。得益于仰韶时代空前发展势头的冲击和影响,可以看到诸如老官台文化、半坡文化以及大溪文化在柳林溪遗址之中的身影和萌动,为探讨一种不同以往沿着长江流域为交流干道的文化互动路线提供了实物资料,是否也存在着一条自关中地区经陕南向秦岭以南地区的直接活动和交流的通道呢?应该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注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队三峡工作组:《长江西陵峡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61年第5期。
[2] 湖北省博物馆江陵考古工作站:《1981年湖北省归县柳林溪址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6 年第6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2年归县柳林溪遗址发掘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江汉考古》1994 年第1期。
[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秭归县柳林溪遗址 1998 年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8期。
[4]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秭归柳林溪》,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5]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秭归柳林溪》,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6]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秭归柳林溪》,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7]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8] 朱彦臻:《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演变述论》,《南方文物》2021年第6期。
[9]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年。
[10] 李文杰、黄素英:《浅说大溪文化陶器的渗碳工艺》,《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11] 张爱冰:《安徽地区史前彩陶的初步认识》,《考古》,2022年第4期。
[1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陕南考古报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
[1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陕南考古报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
[14] 张忠培:《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1期。

图文:李能交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