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养贤育德、泮璧济美” ——璧山文庙大成殿
“养贤育德、泮璧济美” ——璧山文庙大成殿
发布人:  2023-12-27

“殿势崇嶐,金碧辉煌,宏敞庄严,焕然改观”。这是一个半世纪以前,清代翰林王倬笔下的璧山文庙。曾几何时,巴蜀大地各府、州、县遍布的文庙学宫,作为祭祀至圣先师、弘扬文治教化的象征,也是每一座城池中最显赫的人文景观之一。

四川与重庆现存文庙37处[1],其中不乏整体院落保存完整的富顺、德阳、犍为、渠县、乐山等文庙,而重庆辖区内留存下来的文庙则只有5处,可谓是凤毛麟角。原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临江门内重庆规模最大、最著名的重庆府文庙,仅得益于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甘博先生的摄影和中国建筑历史学宗师——梁思成先生的测绘,我们才得以一窥其宏伟壮丽的一角。至今还留下了夫子池、魁星楼等地名供今人追思凭吊。

 

图1 重庆府文庙大成殿

 

图2 璧山文庙位置图

 

重庆现存的文庙中,璧山文庙是最具代表性的。璧山文庙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中山北路大成广场西侧,建于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616.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21.54平方米,现仅存的古建筑为大成殿,建筑面积为191.39平方米,坐西向东。(详见下图)

 

图3 璧山文庙现状平面布置

 

大成殿为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建筑,抬梁式彻上明造。外檐施如意斗拱,由柱头上穿眼挑出四层龙形假昂,每层上托小斗,拱以45°斜出,拱、斗交叠成网络状。斜向各挑出四层拱,两大斗间正面向里和向外各出挑两层斗拱,每层均施以雕刻精美的龙凤昂头及多种花饰。梁柱和门窗以石红颜料粉饰。屋面为黄色琉璃瓦件相间组砌,正脊、垂脊、围脊均是镂空黄、绿色琉璃构件相间组砌,屋脊上饰以灰塑宝顶、鸱吻、仙人走兽等构件,造型生动。上下围脊中均施有山水、人物、动物、房舍等灰塑浮雕,造型多样,寓意吉祥,艺术价值较高。目前已知的大成殿历次维修记录如下:

  • 大成殿重建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
  •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5年)补修,光绪十二年(公元1887年)加固。
  • 2000年5月至2001年12月,市、县两级投入70余万对大成殿屋面全面翻修,还修复了后檐右面角梁、柱、部分斗拱、装饰木构件及门窗。
  • 2023年3月至今,实施璧山文庙大成殿修缮保护工程。

璧山县人民政府(璧府发【1989】19号)文件将大成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发【1987】16号)、(渝府发【1992】52号)和(渝府发【2000】83号)文件将大成殿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4 璧山文庙大成殿立面

 

图片

图5 璧山文庙大成殿结构

 

一、斯文在兹——文献中的璧山文庙

与璧山文庙相关的文献记录主要来自碑记和县志。大成殿院内现存碑刻两通,一通为常见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另一通为重修大成殿“永垂不朽”碑,碑记由王倬撰写,勒石竖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倬是璧山来凤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结束宦游生涯后于同治三年(1864年)返回璧山,执掌重璧书院,是本地的名人雅士。全900余字,以作者年少时所见学宫之衰颓飘零与退居故里后所见学宫之焕然一新为引子,记述了咸丰年间,邑人周继盛慨然告贷,鸠工庀材(招集工匠,准备材料),用银五千八百七十八两维修文庙的义举。按碑记所载:“……求美材不下千株,有可以充梁栋者,虽多金不吝。爰得香枬油柏八株,以为殿柱……”,可知此次维修工程浩大,更换梁柱,不啻为一次重建。并且留下了彼时大成殿的尺度数据:深三丈三尺,南北四丈八尺。

 

 

图6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

 

 

图7 重修大成殿“永垂不朽”碑

璧山文庙的历史沿革与整体格局则详见于同治四年(1865年)编纂的璧山县志。明代的璧山县学原位于南门内,万历四年(1576年)县令成宗耀改建至西门内今址,明末毁于兵燹。清初璧山并省于永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永川县令董粤固重建了南门内的学宫大成殿,以备祭祀。雍正七年(1729年)复设璧山县,十一年(1733年)县令许绍熙又于西门内今址重建学宫。此次重建共修造:“大成殿三间、东西(实为南北)两庑各三间、名宦乡贤祠各一间、棂星门三间、戟门三间、外立照墙左右二栅门暨崇圣祠三间规模略备[2]。”

 

图8 璧山县城图 

 

 

图9 璧山学宫图

 

由县志所载图经可知,璧山文庙背靠五峰山主峰,紧邻县城西侧临高门,面朝小东门与璧南河,受地形限制,依山势而建,平面为“左庙右学”的布局形式,学宫居左,学署与崇圣祠居右,东北角外为三层魁阁。在万仞宫墙之后,依次为泮池、礼门义路二坊、棂星门、戟门和大成殿。其中,大成殿的建筑形制为重檐三开间,并且绘制出了6扇隔扇门,与现存的五开间大殿形态不符。现存大殿重修于咸丰四年(1854年),而县志则编纂于同治四年(1865年)。因此,县志图经很可能沿袭了咸丰重修之前的大殿形态。

 

二、圣集大成——璧山文庙大成殿建筑

 

图10 璧山文庙大成殿正立面图(陈祖林、李果先生1995年9月绘制)

 

 

图11 璧山文庙大成殿侧立面图(陈祖林、李果先生1995年9月绘制)

 

大成殿筑于两重台基之上,第一重台基高1.3m,左右两侧各有普通式踏道6级。第二重台基高2.3m,左右两端各有普通式踏道4级至一层台基,栏杆栏板、陡板石均为后期更换。大殿重檐歇山顶,通面阔15.68m,通进深10.78m,通高12.9m。带台基的殿高与面阔几乎成1:1,正立面给人以挺拔高耸的视觉感受。

 

图12 璧山文庙大成殿三视示意图

 

 

 图13 璧山文庙大成殿平面图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金柱八根,应为碑记中所载“爰得香枬油柏八株,以为殿柱”,檐柱16根。明间、次间、梢间的尺寸分别为4.9m、2.45m和2.94m,进深方向明间及前后次间的尺寸分别为4.9m、2.94m。根据碑记所载大殿平面尺度,“南北四丈八尺,深三丈三尺”,算得平面营造尺为1568cm/48尺=1078cm/33尺=32.666cm≈32.67cm,将结果代入各开间数据中:

明间面阔:490cm/32.67cm=14.998≈15尺

正面次间面阔:245cm/32.67cm=7.499≈7.5尺

正面梢间、进深次间面阔:294cm/32.67cm=8.999≈9尺

各开间均为吻合度极高的整数尺或半尺,符合正常的营造取值习惯,可以认为32.67cm即为大殿的平面营造尺。与清代官尺32cm比较[3],此营造尺偏大,或为本地区流行的乡尺之一。

 

 

图14 璧山文庙大成殿大木架三视示意图

 

此外,大殿面阔方向的开间比例也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关系。次间面阔小于梢间面阔,且恰为明间面阔二分之一。就一般营造习惯而言,次间梢间面阔均小于明间,而两者相等或次间稍大于梢间。次间和梢间的面阔关系颠倒,常见于“三改五”的情况下,需要利用既有梁柱和基础。但从大殿现状柱础情况来看,均为相同样式的八边形石质柱础,因此推测现有的柱网布局或沿袭拓展了雍正朝三开间大殿的基础,部分利用了地面以下的磉墩。此外,重庆府文庙大成殿也呈现出次间比梢间小的开间关系,此现象暂未见于巴蜀地区其他文庙大成殿,也不能完全排除特定匠作习惯的可能性。

 

图片

图15 大殿北侧墙体

 

大殿除正立面外,三面围有砖墙。墙体上端和墙顶分别为一圈绘制和灰塑的梁枋彩画,枋心绘制(塑制)有山水楼阁、花草器物,呈现出极强的装饰性。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层层叠叠、令人眩目的如意斗拱。

 

图16 大成殿下檐如意斗拱

 

 

 图17 大成殿下檐如意斗拱

 

如意斗拱是不见于任何官方营造法式记载,但又广泛应用于明清建筑中的“非官方特色构件”,是斗拱由结构作用向装饰作用漫长发展演变的终极产物,上承滥觞于宋代的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形式韵律均一化审美倾向,最终柱头科与平身科彻底交织在一起,再也无法分离。与单朵外檐斗拱相比是一种技术创新:紧密的网络可省略部分拱构件,如瓜拱、万拱;相邻的拱承托同一个散斗,完美编织成斗和拱的整体网络结构;……用很多薄构件的组合代替可独立承重的(大规格)构件[4]。然而对于如意斗拱的起源、演变、发展,我们还知之甚少。

大成殿上下檐均出45°斜拱四跳,拱身雕刻出起伏的曲线;正心翘头不承斗,特化为纯装饰性构件,按四瓣花卉——凤头——案几配花卉——龙头——四瓣花卉(耍头上)的顺序由下往上排列,花卉装饰牌均为木制,由铁钉钉在翘头上,上檐和后檐大部分已经缺失。类似的如意斗拱+木牌装饰组合还见于四川犍为文庙和重庆涂山寺戏楼。

 

 

图18 璧山文庙大成殿明间剖面图

 

大殿内部,八根金柱直冲上檐屋顶,横架结构为七架梁对前后双步梁,上檐檐柱通过蜀柱和单步梁的转换立在下檐双步梁上,蜀柱底部均通过大斗与梁架交接。五架梁和三架梁上为三块雕刻讲究的驼峰,脊枋上题有“咸丰肆年甲寅 四月廿九榖旦”十二个大字。

 

图19 璧山文庙大成殿建筑爆炸示意图

 

 

图20 璧山文庙大成殿翼角大样图

 

大殿转角采用递角梁,梁头一端插入金柱,另一端压于如意斗拱之上。伸出部分雕刻为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头口含宝珠,上立盘龙蜀柱一根,支撑起平置的老角梁。其上的仔角梁高高翘起,翼角灵动,如翚斯飞。

大成殿后为山体,本再无其他建筑。90年代维修时,又在殿后砌筑堡坎梯步,增加了一座尊经阁。而砌筑堡坎的条砖上,清晰可见光绪、甲午年、启圣祠、重建等字样。光绪甲午年即1894年,这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彻底揭开了大清朝“同治中兴”的虚假表象,中华大地也开启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革。而文庙学宫也不复千年的辉煌,逐渐化为历史的残照。

 

 

图21 璧山文庙大成殿梁架平面示意图

 

图片

图22 光绪年间重建启圣祠之条砖

 

三、宫墙万仞——璧山文庙格局复原初探

根据璧山县志的文字记载和图经记录梳理推测,我们尝试进行了文庙格局的初步复原。县志中记载了部分殿宇的尺度数据,其中与整体规模紧密相关的是垣墙长度,为五十六丈。在璧山县城图中,不管是知县署还是考棚,垣墙均表示为封闭的矩形,而唯独文庙垣墙表示为三条边,直抵山体。因此,推测受地形所限,学宫垣墙仅围合北东南三面,在利用大殿基址面阔加两庑宽度大致揣度整个院落宽度的情况下,可以基本推测出学宫的规模和四至,院落长约77m,宽约30m,其中万仞宫墙和泮池已位于现状璧山大成广场之上。当然,准确的文庙空间格局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图23 县志中关于璧山文庙格局的记载

 

 

图24 县志中关于璧山文庙尺度的记载

 

 

图25 璧山文庙复原鸟瞰示意图

“养贤育德,泮璧济美”,这是曾镌刻于璧山学宫外文庙枋上的题刻。虽然崇儒重道、祭孔敬贤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巍巍矗立的大成殿,必将赓续巴渝文脉,泽被千秋后世。


注释: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四川文庙》.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2] 寇用平,彭际瀛.《璧山县志》.1865年

[3] 李浈;刘军瑞. 近世的区域“营造尺”南北差异比较——“乡尺”的共时性特征解读[J].建筑史学刊,,2023(1):18-30

[4] 荷雅丽;俞琳.两种使用斜拱的重要且成熟的设计概念:“扇式斗拱”和“如意斗拱”[J].古建筑传统技术.2012(02):11-18

注:璧山县志资料来自中国古籍保护网中华古籍资源库。

图文:刘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