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羌王城:十二奇峰环护的要塞
羌王城:十二奇峰环护的要塞
发布人:  2024-02-23

西出绵阳安州区行30余公里,一座1.5亿年前因地壳变动从海底浮起的孤山,蓦然矗立眼前。此山的十二座奇峰,环列簇拥、直插云天、美如画屏。这便是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诗赞的“万点尖峰列眼前,浮来海外是何年”的罗浮山,又称浮山。

当人们沉浸在知名的罗浮山温泉带来的惬意之中时,可曾想到身边的高山之巅,坐落着国内唯一一处在羌地称为王城的要塞。羌族历史上政治、军事的罕见实物遗存,湮没在罗浮山深处的老林衰草之中,已沉睡了500余年。

 

奇峰环列的城池

唤醒沉睡的羌王城,使它隐约进入今人视野,缘于近几年考古、探秘的新发现。

近年人们发现,古羌人在羌王城哨台石头上,留下神秘刻痕。它们是古羌文字雏形,还是祭祀符号,至今无解。“5·12汶川大地震”后,安州区文管部门对羌王城进行文物普查,又在一块隐蔽的巨石上发现奇特的象形文字,据分析应是指代人类生殖器,反映了羌族同胞对生命的崇拜。

图片

羌王城奇石 摄影 本迪

 

此后,安州区文物普查队又在羌王城西北10公里处,发现了开凿在崇山峻岭上的古栈道。此栈道系茂汶羌族聚居区通往安州区等羌汉杂居区的重要通道,羌王城是这条通道上的重要关隘。

 

图片

羌王城奇石

 

出于对羌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景仰,和对羌族同胞反抗封建统治者的英勇行为的敬佩,我探访了羌王城。

如今,羌王城是罗浮山的一个景区。为了对罗浮山有一个形象的概念,以便有重点地探访羌王城,我事先察看了罗浮山俯视图。

 

图片

罗浮山羌王城

 

图中标明,罗浮山的太乙、凌霄、挂衣、驾鹤、长建等十二峰,呈马蹄形环列,俨然一圈天然城垣,中部为一凹地。羌王城依山就势,在环罗浮山的山腰,有人工垒砌城垣。据有关部门精确测量,天然城垣和人工城垣总长10520米,城垣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

羌王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有着官衙的功能,也是囤积粮草之地;外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敌人入侵,也是作战人员驻扎之地。当然,一旦外城被敌人攻破,位于险峻陡峭、怪石嶙峋的长建峰上内城的守军,仍可凭借地形及内城墙固守待援。

 

图片

羌王城正门全景 摄影 本迪

 

羌王城工作人员向我介绍,城垣建于明朝正德二年(1507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东面城垣以石筑砌而成,高4米、厚3米、长960米。南北西三面,则以罗浮山十二峰石壁为天然城墙,相对高度最高处约30米,最矮处也在10米以上,形成一个坚固的军事防御堡垒。在这个封闭的防御体系内,至今尚有点将台、哨台、屋基,以及迄今仍然依稀可辨的其他军事、生活遗迹。

 

图片

羌王城远眺 摄影 本迪

 

在太乙峰、长建峰之间的豁口,坐落着羌王城东门城楼,是羌王城的外城城门,也是目前进城的唯一通道。当年羌王率众在此据险扼守,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东门城楼显得古朴、壮观,具有羌族建筑的典型风格。虽是近几年新修而成,但城楼楼基是残存的一段高约2米的古墙。沧桑与时尚,浓缩在巍峨城楼中,给人以抚今追昔的感慨。

 

图片

羌王城正门 摄影 本迪

 

东门门洞内的通道长达20多米,两旁还有石条凳供人歇息,令人感到特别。不知是古羌王城本来就是如此,还是今人渲染气氛而为之?无论怎样,行进在这幽暗的通道里,人们有了调整思绪的从容,有了追寻历史的联想。

我进城后离开游览道,向左拐上一条碎石小道,行进在了迎鸽峰、插云峰的山腰间。小道的左侧,是砾岩怪石;右侧,是幽谷奇涧。这条隐秘小道的尽头,便是羌王城内城。

 

图片

羌王城砾岩山体

 

当我从一块巨大的鹰喙般的岩石(当地人称狮子口)下钻过去后,一段内城残墙出现眼前。残墙尽头的悬崖边,内城南门高高在上。

 

图片

羌王城内城南门

 

图片

羌王城内城南门

 

这内城南门是羌王城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真迹之一。此门用不太规则的大石块垒砌,石块间没有使用灰浆黏合,但单个石块的每一面,都与相邻石块嵌合得恰到好处,粗犷中有细微,简单中有精巧。此门的上方则直接用稍作加工的大条石横向盖顶,这与精心计算条石纵面倾角、砌成拱顶的内地城门,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内城南城门一侧的墙上,留有一个碗口大小的观察哨孔,类似如今防盗门的“猫眼”。从此孔向外看,来路上的动静尽收眼底。进城门后,是一块20多平方米的凹地,一面临悬崖,其余三面是高数米的陡坡。这实际是瓮城,是中国历史上城池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

 

图片

羌王城内城南门内景

 

观察哨孔和瓮城,反映了羌族同胞的智慧,也是羌汉在军事、文化领域相互融合的见证。

 

兵家必争的要地

进入内城后,我便行进在罗浮山最西端的长建峰山腰了。

山道盘旋而上,地势逐渐平缓。在道旁一平坦处,有一个洗脸盆般大的石窝,显然是人工所为。据当地文管部门分析,应该是羌族同胞土法研制火药的碾子,而这平坦之处,像是人工开辟的屋基,当年的首领可能就居住在此。

 

图片

羌王城火药碾子

 

距此处不远,遗存有一道观的基础,今人称之为老君庙。据传,公元1404年,一位名叫雍日益的道士,来到罗浮山潜心修炼,经太乙真人指点,功德圆满。

身为汉人的雍道士修炼的时间,在羌王城建成之前,那么,羌王城建于何时,罗浮山又经历了多少不为世人所知的嬗变呢?

罗浮山东临绵阳,南接绵竹,西连茂汶,北傍北川,最高海拔862米。它在历史上位于汉羌文化交汇地。平时,汉羌同胞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罗浮山所在的安州区,成为羌族同胞进入内地的重要通道。然而,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压迫,汉羌之间发生摩擦、冲突乃至战争时,罗浮山便成为必争之地。因此,羌王城的诞生,便与明代“宣德启衅”事件有直接关系。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王朝镇守松潘的千户钱宏,听说朝廷要遣他率军去远征交趾,十分惧怕。为逃避这一差事,他便有意制造事端,挑起境内羌、藏、氐等民族的对峙和冲突,从而以此地也不安宁为由在原驻防地滞留。由此引发的羌、藏、氐、汉诸民族的战争,长达几十年。

1507年,茂州所属静州土官及陇木头土舍,率领羌族民众,自西向东抄小道突出安县雎水关,进入安县占据山头扎营立寨,并在扼咽喉要道、峭壁危耸的罗浮山砌石筑城,自号羌王,达数十年之久。羌王城的雏型由此形成。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明王朝调重兵前来镇压,汉、羌两军围绕坝底堡展开激烈争夺,羌王城也是当时的主战场。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明军各路人马全力围剿。战争结束后,明军“俘斩九百七十有奇”,“毁碉房四千八百”。羌人战败退居深山,城寨便由此废弃。作为战争重器的羌王城,处于血海火山的中心,崛起于战争必然要毁灭于战争了。

羌汉两地交汇处的羌王城,在多方势力拉锯式地争夺中,能巍然屹立至今,还缘于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据清代同治年间《安县志》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当地禀生徐畅率众复修浮山内城,称徐家城。”为抵御义军,徐畅再次维修羌王城城垣。安州区地方志专家田世荣认为,是徐畅的修葺令羌王城的城垣能够保留至今。

 

苍凉辉煌的城墙

过石窝前行数十米,便是内城北门。

 

图片

羌王城内城北门

 

内城北门的形制和建造工艺,与内城南门基本相同,只是用料不如南门墩实,门楼也低矮一些。这或许并非随意和疏忽,应该是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因为北门外右边稍远的高处,便是三面绝壁的长建峰峰顶,通往此门的山道两边,又是数百米深的悬崖。因此,北门的装饰作用,恐怕大于它的防御功用。

北门外山道边的砾石堆里,隐藏着今人命名为“玉液缸”的古井。此井井口形状不规则,是在整块砾石上掏凿而成。砾岩是由卵石胶结而成,具有天然的防渗漏作用,因此,这口当年的古井仍是碧水一泓。也许,当年明军将羌王城围得如铁桶一般时,这“玉液缸”之水,便是城内羌族民众的救命之水。

 

 

羌王城“玉液缸”古井

 

“玉液缸”的上方,巉岩林立。我手脚并用攀爬,登上了长建峰峰顶。

驻足峰顶放眼望去,环列的十二峰如高耸云天的烽火台;羌王城城内林木森森的凹地,犹如一个巨大的天坑。向东南眺望,迎鸽峰如翱翔于苍穹的飞鸽;向正北眺望,凌霄峰下草木不生的绝壁如指尖向上的巨大手掌;向西北眺望,太乙峰恰似一尊庄严祥和的坐佛……

 

 

羌王城绝壁 摄影 本迪

 

无怪乎罗浮山自古便有“小西在”“甲巴蜀”“浮山叠翠”的美誉。

由于太乙、长建二峰之间相距较远,从而使羌王城出现一个缺口。当我几乎是半溜半爬地从长建峰另一侧下山后,便来到了这一道宽约一公里的缺口。

 

 

羌王城迎鸽峰 摄影 本迪

 

这道缺口,是从内城凹地绵延而下的缓坡,羌王城最长的一段人工修砌的城墙,便横亘在坡上,从而将羌王城封闭。

这片缓坡上,散布着座座农家小院,树林茂密且农田星罗棋布,因此,地形地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盘桓良久,才发现了树梢与墙顶一般高的羌王城西城墙。

我拽着树梢,抱着树干,下到墙根。当年羌王城城墙的雄姿,真切地展现眼前。

羌王城这一段最连贯的城墙,高4米、厚3米、长960米。城墙的墙砖,系就地开采的砾岩,因此风化的痕迹不明显。每块墙砖大致规整,高1尺多,长1米多。由于这样的墙砖有足够的自重,墙砖结合处也就没有必要再用灰浆勒缝。因此,500多年后的今天,从砖缝里往外窜的蒿草、紫藤、树根,布满了墙面,使这段古城墙显得更加苍凉。这苍凉之感,缘于昔日的辉煌。

 

图片

羌王城古城墙

 

据当地文管部门勘察考证,因修路、开垦农田等原因,城墙已不连贯了。我所看到的这一段长约百米,是其中最长的一段。这些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的城墙,是川西汉羌交汇地带保存最为完好、功能齐全的明代遗址之一。

当我伫立墙头,目光由近及远地浏览时隐时现的城墙时,城墙内侧一处坡地上,一根如巨大的剑尖向天的宝剑的石桅杆,赫然在目。这石桅杆,也是羌王城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图片

羌王城石桅杆

 

走近石桅杆细看,桅杆通高约6米,直径约0.5米,下粗上细,下端略呈圆形,向上渐渐成八边形,无斗。杆帽为圆盘,上坐一狮状动物。整根石桅杆以当地的整块砾石制成。

此石桅杆,是清代乾隆五十年钦授武翼都尉的安州区桑枣人徐恒墓前的装饰物。徐恒于公元1752年中武进士,授御前侍卫,卒于任上,后葬羌王城内。此石桅杆原有两根,立于其墓前第三拜台左右。如今,其墓已荡然无存。

人们今天游览羌王城,可以从民俗楼和古羌先圣祠展出的艺术品中,了解羌族历史的辉煌,切身感受到勤劳、智慧、勇敢的羌族同胞的惊人创造力。羌王城所在的桑枣镇,已经打造成集温泉度假、养老养生、运动休闲于一体的旅游综合特色小镇。当年的羌王在天之灵有知,一定会由衷地感到欣慰。

图文:马恒健(署名除外)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