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钓鱼城加担土遗址考古发掘进行了验收。参与本次验收的三位专家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必素研究馆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向渠奎研究馆员和重庆师范大学蒋刚教授,合川区文化旅游委、钓鱼城风景名胜区事务中心、钓鱼城申遗事务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也出席了验收会。
图一 专家实地踏查考古发掘现场
图二 专家组听取考古工作汇报
专家组实地踏查了加担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现场汇报,查看了项目器材设备的配备、发掘资料的管理、出土文物的修复与保管等情况(图一)。随后,在钓鱼城遗址考古工作站会议室召开验收会,验收组先后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的工作汇报,检查了遗址发掘资料(图二)。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前期准备充分,发掘区域选择合理,发掘面积控制得当,安全管理措施到位,考古收获丰硕。钓鱼城加担土遗址考古发掘顺利通过验收,评价为优。
本次发掘共清理揭露城门3座,其中宋代城门2座(外城城门、内城城门各1座),清代城门1座。青华门为宋代、清代两个时期叠压的城门,清代城门为前后双拱、弧形八字墙结构,保存相对较好,其下叠压的宋代城门为钓鱼城考古发现的首个外城城门。此外,加担土遗址所在区域可能存在一套双重防御体系,分为内外两部分。从外部来看,青华门东部和北部的两处高台互为犄角,连同周缘城墙,为青华门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从内部来看,三处高台与中部低地形成一处类似瓮城的结构,形成城内的第二道防线。上述发现为钓鱼城大遗址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提供新的支撑。(袁东山 刘继东 胡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