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深夜,一场罕见的强暴雨骤然袭击山城重庆,密集的雨点猛烈地敲击着大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地下停车场面临严峻考验——瞬时涌入的雨水远超排水系统的负荷,关键排水口严重堵塞。更为危急的是,承担排水重任的抽水机因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而过热停机,导致停车场水位急速上涨,整个排水系统濒临崩溃边缘,单位的重要资产与设施安全岌岌可危!
险情就是命令!暴雨突袭显担当,星夜抢险护平安!院后勤科闻“汛”而动,设备组负责人兰航同志临危受命,迅速召集技术骨干,组成抢险突击队。凌晨两点,当城市沉浸在沉睡之中,他们携带设备,冒着急促如注的暴雨,第一时间赶赴水患现场。电工团队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争分夺秒地对故障抽水机进行紧急诊断与抢修。
在闷热潮湿且积水严重的环境中,他们俯身仔细排查电路,更换受损部件,汗水与雨水交织,浸透了他们的工装。经过近两小时的不懈奋战,故障抽水机终于重新发出轰鸣声,再次投入排水作业。
与此同时,安保队迅速响应支援号召。队员们齐心协力,肩扛手抬,在停车场关键入口及设备间外围迅速堆砌起一道道坚固的沙袋防线,有效阻隔雨水持续倒灌,为内部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后勤科安保与设备组两支队伍紧密协作,在积水中筑起一道守护单位财产安全的“人防”堤坝。
从深夜奋战至黎明破晓,在后勤科众多同志的通力协作与不懈努力下,地下停车场的排水系统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转,持续上涨的水位得以成功遏制,一场可能导致重大财产损失的水患危机得以顺利化解。当晨光初现,同志们布满血丝的双眼、湿透的后背以及泥泞的胶鞋,无声地诉说着这一夜的艰辛与无私奉献。
此次暴雨抢险,不仅是对我院应急响应机制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对后勤科设备组、安保队、保洁组及全体参与协作同志责任担当与战斗力的生动展现。他们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文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内涵。面对无情的暴雨,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守夜人”和“急先锋”,以无畏的勇气和高效的协作,在深夜中守护了单位的一方平安,用汗水与智慧谱写了一曲团结奉献、力挽狂澜的动人乐章。他们,是我院安全运行的坚实脊梁!(兰航 卢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