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励小捷:“十二五”末文物保护各项指标均达100%
励小捷:“十二五”末文物保护各项指标均达100%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2-02-23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文物保护总目标是到“十二五”末,第一至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100%,基本要完成抢救性保护任务,世界文化遗产和150处重要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启动率达到100%,文物博物馆一级风险单位中文物收藏单位的防火、防盗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15日正式对外公布。《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在当日下午举行。
 
  励小捷介绍说,“十一五”期间,国家文物保护的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就拿中央投入来说,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达到140.2亿元,是“十五”期间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的近10倍,投入增长的幅度和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在“十一五”期间,搞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7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信息都均已记录在案。同时还进行了长城资源的调查、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灾后文物保护工程,包括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震后文物保护工程。开展了大遗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水下文物保护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

  他说,经过“十一五”的努力,全国文物保护的状况得到了切实的改善。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2处(一到六批的国宝),历史文化名城117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处,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41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单独的自然遗产8项。

  他表示,“十二五”时期,将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出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这个目标,基本建成我国文物保护理论体系、法律体系、管理体系、安全体系、博物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社会参与体系、传播体系等。”

  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20项重大工程。在基础工作方面,包括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刚才提到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主要普查的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包括古建筑、庙宇、大运河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国有可移动文物主要是馆藏文物。当然这里面提到的国有不仅是国有馆藏的,包括国有企业、高等院校、以及一些相关行业中所收藏的文物。人才队伍能力提升、重大科技攻关、文物监测平台建设和文化遗产安全等。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包括古村落古民居保护、近现代重要史迹保护、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文物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都要进行大量的工程建设实施。

  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包括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基层博物馆建设、优化博物馆体系、创新博物馆管理机制等。总目标是到“十二五”末,第一至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100%,也就是说基本要完成抢救性保护任务,文物保护说起来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抢救性保护;另一个是维护性保护,“十二五”末抢救性的保护任务我们要基本完成。世界文化遗产和150处重要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启动率达到100%,文物博物馆一级风险单位中文物收藏单位的防火、防盗设施达标率达到10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