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在张家港举行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在张家港举行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2-05-28
——百余位学者探讨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

  5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南京博物院、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张家港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学术研讨会”在张家港举行。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严文明、北京大学、全国各考古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考古学者,及历史学、相关科研单位专家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是学术界长期探索的学术课题。进入21世纪,科技部于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文物局配合参与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联合全国30多家一流科研机构参与项目的实施。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综合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介绍,近十年来,各地相继成立了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多种自然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若干重大考古新发现的成果,使得十年来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再掀高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学术积累,在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间节点、形成的原因与机制、形成道路与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上,基本形成共识;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在一些史前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初期文明社会。目前,探源工程(三)提出了对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认识:距今4500年前后,几个主要的文化区已经具备了文明的基本特征;距今5000年前后,至少一些地区(良渚、石家河)率先进入了古国时代。距今5500年前后,几个主要区域(崧泽、庙底沟、红山)已步入文明化的轨道,是探索中华文明形成确切时间的重要线索。本次会议既是对十年来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和交流的过程,同时围绕文明起源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探讨,广泛提取意见,汲取各方智慧,提升研究成果。
   
        研讨会上,一些考古新发现的成果引人注目。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在长江下游地区揭露崧泽文化早中期高等级显贵墓群,为良渚文化高度的社会文明找到了源头,证明至少在5800年前后,社会已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东山村遗址发现了最早的中华文明状态,为学术界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社会文明化进程和社会结构,以及中华文明的起源等重大课题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辽宁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的发掘是近年来红山文化研究的一批重要新材料。此外,良渚古城、二里头遗址、陶寺遗址三个重要都邑性遗址的新成果,刷新了对文明起源的新认识。可以认定,陶寺、良渚遗址已经进入初期文明社会。
   
        16位学者的大会发言,汇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子课题的进展和成果。包括年代学、环境、经济、区域中心性聚落、精神文化、遥感、GIS等课题。分组讨论时,学者们通过对遗址个案的研究讨论古代文明的进程化问题,同时进行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理论探讨。研讨会的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尤其是自由讨论环节,考古学、历史学、环境、哲学等有关方法论的讨论交锋热烈,气氛活跃,给与会者带来很多启示和思考。多学科的介入、不同领域学者的思考和建议,同行间的交流和启发,必将会促进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的深入,促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成果的深化。(中国文物报 李政)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