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遵循学科规律 结合事业发展需求 稳步推进考古学学科建设
遵循学科规律 结合事业发展需求 稳步推进考古学学科建设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2-06-08
——童明康副局长在考古学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不久前,我有幸见证了国内考古界的两件盛事——“北京大学考古90年、考古专业60年庆典活动”、“山东大学考古专业40周年庆典活动,两个活动都举办得隆重、简朴、学术、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两所高校的考古专业经过几代人励精图治、开拓拼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并积极参与我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是国内高校考古专业快速发展的缩影。目前,全国已有近20所高校设置了考古专业本科,近40所高校设置了硕士、博士点,每年为国家培养数百名专业人才。各高校积极承担“中华文明探源”、“指南针计划”等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主动参与三峡、南水北调工程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大遗址保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国家重点项目,为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将考古学调整为一级学科,这在国家近年来整合专业设置、严格控制一级学科数量的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更加说明了考古学的稳步发展得到了整个学术界的充分肯定,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回顾建国以来中国考古学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高校考古专业人才培养和考古学科的发展,为考古事业稳步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专业人才数量的不足,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建国初,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共同举办了四期考古培训班,培训300多名文物考古干部,以适应地方考古工作开展的需要。随着高校考古专业设立和学历教育的建立,这一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我们粗略统计,建国以来,各高校共培养考古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学生两万余人,他们大多成为各地考古一线的骨干力量,是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脊梁。同时,我国高校考古专业的门类不断完善,各历史时期考古、边疆民族考古、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古文字、博物馆学等方向和学术队伍相继建立,不断丰富了学科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国外考古学研究理论不断引入,包括聚落考古、城市考古、区域考古、环境考古的方法和理念逐步引入到田野实践中,大大提高了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我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考古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六十年来,基本建设考古、大遗址考古在各地全面实施,不断积累了丰富的考古学文化信息,推进了考古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中国考古学的时空框架体系逐步建立,使我们改变了对中国文明史的固有认识,考古学从证经补史的窠臼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阐释系统。同时,我国多样化的遗址类型为考古学提供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实践客体,促使田野工作方法日臻完备。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考古学确立了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作程序和研究方法,考古学学科的逻辑结构不断发展成熟,考古学已经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事实证明,中国考古学正是在解决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面临的各项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前进动力的。
 
       五十年代以后,中国考古学经历了60年的发展,今天已经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学科建设水平和发展环境较初建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我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对考古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越来越支持、广大民众越来越关注,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内容不断增加,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仅从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上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刚刚结束,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猛增到约77万处;而在第七批国保单位公布后,国保单位的数量也将增加近一倍,达到约4500处。如何做好已知文物点的登录、保护、管理和利用,尽快完成第七批国保单位的“四有”工作,将是今后几年各地文物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庞大的任务与文物部门人才紧缺的现实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线路、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工业遗产、水下文化遗产等新类型和新领域不断涌现,遗址保护、展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管理等等,都为考古学提出了新任务,迫切需要学术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提供强有力的学术和人才支撑。
 
       另一方面,考古学自身的不断发展急需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长期以来,我国考古学作为历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学科架构参照历史学学科的建设模式,按时代划分学科分支,符合历史学研究规律,也适应了建立考古学文化谱系这一学科时代任务的需要。但是,随着考古学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谱系研究,逐渐转变为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建,从线到面,从物到人;而随着田野考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考古工作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展,手工业考古、实验室考古、水下考古等新领域和新方向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相关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与推广迫切需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强力支撑。同时,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化趋势逐渐显现,也需要我们改变固有的研究理念和思维模式,从国际化的视角系统总结考古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深入思考我国考古学的定位和长远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些问题,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逐渐进行专业与课程调整,如吉林大学组建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组建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刚刚成立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不仅较早开设了文物保护专业,而且积极介入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对高校考古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非常关注与重视。国家文物局和一些省级文物部门先后同北大、川大、武大、西大等高校签订共建协议,共同推进考古与博物馆等专业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教学及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都为新时期考古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下面,我想结合这次会议主题,对新形势下考古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谈四点意见:
 
       一、结合学科和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规划学科体系建设。
 
      考古学学科建设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息息相关,科学、稳妥地调整学科建构,既应遵循学科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必须密切联系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需要。考古学学科体系建设首先应反映学科发展的方向,借鉴、吸纳国内外相关学科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统筹协调学科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考古学二、三级学科的架构和内容,完善考古学学科体系。其次,应紧密结合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理念、新需求,在加强史前考古、历史时期考古、科技考古等传统学科设置的基础上,推进遗址保护和管理、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古建筑研究与保护等方向的建设,及时设立相关课程,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事业发展需要的考古学专业门类体系。此外,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无法满足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需要,各高校教师力量也很缺乏,应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进相关人才的培养。第三,应注意突出地域特色和科研重点,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和人才力量,设立能够反映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特色、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学科专业,培养一批可以在某一学术领域发挥领导作用的专门性人才,不断提升考古学学科发展水平。
 
    二、完善高校考古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建立适合学科和事业发展的知识结构。
 
      考古学的发展要具备广阔的视野,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理念,强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多学科技术成果的支撑。在校教育中,应该不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积极为考古专业学生获取全面的知识储备创造有利条件。各高校应根据现阶段我国高校考古专业整体建设水平,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切实、有步骤地完善课程设置。应该讲,考古学即使升级为一级学科,也还是广义历史学的重要分支。因此,设立考古专业的高校,首先应将古文字学、史料学、出土文献研究、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课程列入必修课程,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是考古工作的必备知识。设立文博学院和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包括文物保护规划、博物馆学、文物鉴定、新型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学、公共考古的相关课程。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开设文物法规和考古管理相关政策的课程,宣传解释我国考古事业管理的基本政策和制度,包括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的规定、尽量减少主动性考古发掘面积等文物保护的各项基本原则和方针,使考古专业学生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此外,为增强古建维修的科学性,为复原、展示获取科学依据,开展古建维修前的考古工作将成为一项制度和必要的工作程序,在各地广泛实施。为适应这一需要,我们建议高校应开设古建筑考古的课程。以上专业和课程都与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短期内没有教职人员配备的,应开拓思路,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利用其他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
 
       要高度重视教材编写工作。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应从学科发展的高度,从教书育人的高度,充分认识教材编写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吸纳当前已有考古工作成果,编写、更新各类考古学教材,为日常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保障。高质量的教材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应当争取在五到十年内形成基本完整的考古学教材体系。
 
  三、切实加强素质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高等院校必须调整思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和思想素质,积极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要将田野实习放在重要位置,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生命线,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考古专业学生的田野培训。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安排参加一次至少历时半年的田野实习(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两次),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系统训练。实习地点必须选择遗址条件较好的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各高校要结合实习和重点研究,同地方考古和文物单位合作,考虑建立长期的教学培训基地,不断改善田野实习的条件和质量。第二,要注重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应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综合、资源丰富、信息共享的优势,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关注、掌握其他学科新的技术、手段、方法,不断增强融会贯通、协同创新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新媒体,掌握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信息传播的特点,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第三,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教育。高校还仍然需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学术道德和职业规划教育,为我国考古事业长远、健康发展,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的专业人才。
 
     四、应加强考古学理论体系建构和学术史研究。
 
      考古学一级学科的确立和长远发展,必须有独立、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我国考古学的理论体系建构还只是刚刚开始,应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应关注国外考古学理论研究论著,组织系统的编译引进,并不断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丰富我们学科的理论体系;还要注意着重介绍考古学史上的一些重大案例,比如国外的特洛伊古城、图坦卡蒙墓与金字塔,以及国内的敦煌文书、北京人遗址、殷墟等的考古及保护,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整体视野。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和专业出版机构已经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应进一步加强,国家文物局也愿意在这一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应加强我国考古学发展史的研究,强化学科特性,探寻我国考古学发展规律,理清理论发展源流,从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指导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下一步的健康发展。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一下考古报告出版,这项工作对于推进考古学文化研究、综合研究、考古学理论研究和考古学史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应放松,应进一步加快报告出版的速度,提高编写质量,丰富报告的内容。
 
     学科建设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提出建设性意见。也衷心希望大家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考古学学科建设。我们也愿意与各位共同努力,把考古专业、考古系、考古学院建设好考古学科发展好,专业人才培养好,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确保我国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为作者于5月24日在考古学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标题为中国文物报编者所加)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