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圆满完成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圆满完成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2-08-27
  重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2007年全面启动以来,圆满完成了普查各项任务,取得丰硕成果。五年卓有成效的普查工作,为我市文物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但进一步廓清了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家底,丰富了文化遗产类别,使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等一批新型文化遗产走入大众的视野,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文物队伍的水平,使各级文物机构得以加强和充实,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经费进一步增加,工作条件不断改善,保护基础设施、设备更趋完善。

  本次文物普查全市共调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5908处,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数量的200.9%。新发现文物17244处、复查文物8664处,新发现登记占登记总量的66.6%。全市文物普查启动率和覆盖率均为100%。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数据,全国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我市占全国总量的3.379%,排全国第13位。

  从类别看,全市共登录古遗址1542处、古墓葬15686处、古建筑4181处、石窟寺及石刻205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98处、其他文物45处。

  从时代看,全市登录不可移动文物中,旧石器时代80处、新石器时代72处、夏时期29处、商时期114处、西周时期118处、东周时期186处、秦时期88处、汉代2007处、三国时期563处、两晋时期540处、南北朝时期537处、隋代73处、唐代194处、五代74处、宋辽金时期747处、元代97处、明代1892处、清代18965处、中华民国时期2077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871处、时代待定的214处。

  从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我市突出文物特色,重点抓好组织管理、指导培训,媒体宣传,检查验收,保障了文物普查顺利有序开展。

  一是普查机构组织到位。确立了以市、区(县)两级普查领导小组及普查办公室为核心,普查领导小组成员通力协作,乡镇、街道普查工作组为抓手的普查组织系统。设立了核查、验收专家组,开展对口支援与对口指导工作。

  二是普查队伍科学合理。据统计,我市共有9750人参加了本次文物普查工作。专业人员、镇街文化专干、社会志愿者等形成普查合力,科学搭配人员结构,充分满足分工需要,积极开展对口帮扶,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普查培训贯穿始终。我市在完成国家规定动作之外,实施“全程培训、垂直培训、全员培训”,培训工作成为一个体系工程。2007年至2011年间,国家文物局、市三普办、各区县分别举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76期,我市累计培训人员达4469人次。

  四是普查试点特色突出。我市三普工作选择以抗战遗址为专项试点,在全市15个区县(自治县)展开。通过试点,重庆抗战遗址保护现状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在试点工作基础上编制的《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并专门下文指导抗战遗址保护工作,确定了抢救维修120处重要革命遗址和抗战遗址的目标任务,并对全市尚未定级的182处抗战遗址实施统一挂牌保护。

  五是普查经费保障有力。2007年至2010年间,市级财政共安排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费1188.41万元;区县各级人民政府也积极安排普查配套经费,将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全市投入累计3286.21万元。

  六是普查宣传声势浩大。我市联合广大新闻媒体,利用各种媒介,全面宣传并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普查。重庆卫视、各区县(自治县)电视台新闻栏目不定期播报各地三普文物重要新发现151次。通过《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等多家平面媒体报道普查成果365次。共举办展览活动644次,悬挂张贴普查标语横幅1101条、海报3920张,走访群众2.2万人次,总计参观人数27.15万人次。


【重庆市政府网】 本文网址:http://www.cq.gov.cn/zwgk/zfxx/423978.htm
引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明确标注“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