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动物考古学2012年发展综述
动物考古学2012年发展综述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3-02-25

  李志鹏近年来,国际动物考古学在保持传统动物考古学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相关自然科学方法(古DNA、同位素研究、几何形态测量及研究、牙齿切片等)的应用和结合、深入开展各项专题研究,其发展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一方面将动物考古学置于全球化的视野范围之下,探讨动物驯化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价值、探讨不同地区人类对动物资源及其副产品的开发策略与专业化、探讨动物考古学在社会考古学中的作用、探讨贝丘遗址的出现与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化等;另一方面更加细化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深入探索各种自然科学方法在动物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动物考古学已发展成为涵盖基因考古研究、鸟类遗存研究、鱼类遗存研究、骨器研究、埋藏学研究、基因考古研究、稳定同位素研究等诸多具体研究领域的学科。
  2012年,中国动物考古学与国际动物考古学密切保持同步,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不断积累;专题研究深入开展;多学科合作富有成果;多方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注重现生动物标本的收藏;数据库建设及共享平台研发开始进行;动物考古学研究队伍日益扩大;动物考古学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分别予以论述:
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本年度经过动物考古学鉴定并有成果公布的遗址包括:昙石山遗址第10次发掘(福建,昙石山文化)、鱼化寨遗址(陕西省,老官台文化)、大古界遗址(陕西省,仰韶文化晚期)、哈民忙哈遗址(内蒙古,年代相当于红山文化时期)、新砦遗址(河南省,新砦文化)、鄣邓遗址(河南省,先商时期)、东黑沟遗址(新疆,青铜时代)、石达秋遗址(四川省,东汉时期)、大明宫太液池遗址(陕西省,唐代)等。动物考古学研究成果在本年度呈现出2项特点:1)、时间跨度进一步拉长:在保持对史前时期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时期考古遗址的研究,并与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探讨动物的社会和文化内涵;2)、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考古调查和发掘深入到考古薄弱地区(如新疆和西藏),动物考古学紧密跟进,为揭示这些地区的古代历史、经济和文化提供了重要实证资料。
专题研究深入开展
    本年度开展的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家畜饲养的研究、骨器制作研究、特定动物的研究、特殊类型遗址的研究、随葬和陪葬动物研究、动物的社会和文化内涵研究。家畜饲养的研究:罗运兵对长江下游地区早期的家畜饲养方式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认为该地区以家猪饲养为代表的家畜饲养与古文化发展过程同步共振,呈现被动发展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物实验室重点就中国家猪及家马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开展研究。骨器制作研究:李志鹏继续对河南殷墟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的骨器进行研究,探讨三代时期都邑性遗址出土骨器的来源、制作工艺及其社会和文化背景;侯彦峰对河南省南洼遗址出土骨器进行分析和研究。特定动物的研究:罗运兵对华北地区出土的大量先秦时期扬子鳄遗骸、莫林恒对长江中小游地区29处遗址出土鱼类遗存、侯彦峰对河南省下寨遗址完整猪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日本学者合作对河南省贾湖遗址鲤科鱼类咽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中国家马的起源及早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中国家猪的起源及早期驯化进行研究,此外,通过对考古遗址出土鸡骨及相关遗存的系统梳理,我们已找到中国家鸡起源的一些线索,今后将对此保持持续关注。特殊类型遗址的研究,主要是指贝丘遗址:吕鹏在继续分析广西邕江流域贝丘遗址出土动物遗骸的同时,开展对辽宁省广鹿岛贝丘遗址群、特别是小珠山贝丘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研究。随葬和陪葬动物研究:胡洪琼结合甲骨文和考古发掘资料,对殷墟遗址牛的种类、饲养与管理、主要用途等进行研究,基于牛在殷墟时期被赋予的神圣职能,认为该时期牛的研究对于探讨当时的经济和文化等有重要价值;王华对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随葬猪下颌骨、安家瑗对宁夏彭阳县王大户村战国墓地随葬37具马头骨、侯彦峰对山西省楷侯墓地祭祀动物等进行鉴定和研究。动物的社会和文化内涵研究:易华和徐旺生对中国古代家畜与中国古文化和古代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郝本性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出土马骨资料对马在三晋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了阐述。
 多学科合作富有成果
    古DNA、食性分析、锶同位素分析等自然科学方法进一步展现了其在动物考古学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几何形态测量和通过牙齿切片进行动物死亡季节判断的方法也有计划应用于我国动物考古学研究领域。蔡大伟等通过古DNA研究探讨家养驴的起源和驯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古代家养驴具有两个不同的母系起源,分别为非洲索马里野驴和努比亚野驴,而与亚洲野驴的遗传距离较远,暗示了我国家养驴起源于非洲,这将为未来深入研究我国驴的驯化历史及亚、非古代人群交流和贸易往来提供线索;食性分析和锶同位素分析针对河南省二里头遗址出土家养动物进行,从动物来源和食物结构的角度揭示了古代先民对家养动物所采用的不同饲养模式,并印证了该遗址的王都性质;食性分析应用于吉林省双塔遗址,在复原动物饮食结构的基础上,认为猪和狗已为人类所驯化或受人类控制,而δ15N值较高可能与渔猎经济模式对动物饮食结构的影响有关;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动物遗骸的食性分析结果表明:猪和狗的食物以粟类作物为主,作为外来家畜的牛与此相同,但也增加了一些C3类植物(青草),而绵羊主要取食C3类植物,牛和羊食性的区别反映了它们饲养方式的不同(牛为喂养,而绵羊为放养)。随着相关理论方法的传入及科研仪器的配备,中国学者开始着手用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来探讨猪的驯化、开始用牙齿切片的方法来推测动物的死亡年龄和季节进而判断先民的狩猎季节或对家养动物的屠宰模式。
    《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付梓出版,该书有专门的章节对动物考古学的概念、采样方法、实验室工作方法、家养动物的判定标准及应用实例进行详细介绍,并专门介绍相关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多方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本年度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开展的课题包括:河南省殷墟遗址骨器制作、辽宁省小珠山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河南省贾湖遗址鱼类遗存研究等。中国学者通过与国外学者共同开展工作,学习了其先进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深入发掘考古遗存的研究价值。
    翻译外国学者的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动物考古学的新理论和方法、指导我国动物考古学的研究。例如,邓惠翻译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Jean-DenisVigne的文章《动物驯化及其饲养管理的起源:人类和生物圈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该文章为我们提供了由人类学为切入点、立足于全球视野追溯家养动物起源的研究范例;侯彦峰翻译了英国学者SimonHillson的专著《哺乳动物骨骼和牙齿鉴定方法指南》,对于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更加注重现生动物标本的收藏 
    依据“将今论古”的原则,我们需要丰富的现生动物骨骼标本库以对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骸进行鉴定和研究,我们出于自身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实际和收藏宝贵的现生动物骨骼标本的责任出发,各研究单位不断扩充动物标本(不同种属、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年龄、全部骨骼标本)收藏,并已形成资料共享的良好机制。迄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等单位的现生动物标本的收藏量已初具规模。
数据库建设及共享平台研发开始进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项目“动物骨骼遗存科学标本库及共享平台研发”,旨在建立动物骨骼的三维共享网络平台、考古遗址出土动物标本的数据库建设及共享、特定动物种属骨骼的测量标准等。
动物考古学研究队伍日益扩大
    吉林大学和国家文物局动植物考古重点研究基地联合在本年度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动物考古学者由自身研究实践出发交流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此次研讨会无论规模还是参加人数都远超前两届,特别是青年学者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尽管动物考古学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但其发展迅速,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队伍日渐扩大,并已取得丰硕成果。
动物考古学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的研究顺利完成并在本年度结项,作为子课题“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的技术、生业和资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考古学通过比较按照不同时段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各个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连续性和差异性,揭示了畜牧生业模式在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及互动关系。
    我国动物考古学在本年度取得了进一步发展,通过对国际前沿性或热点问题的研究,我们已逐步取得在国际动物考古学领域的话语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动物考古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研究人员和经费的局限、研究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掣肘、多学科合作与研究的密切度不够等等,我们希望今后对此保持高度警醒并不断改进。

 (2013年2月1日6版)中国文物信息网张晨
http://www.ccrnews.com.cn/plus/view.php?aid=44441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