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合作协议
中国文物报讯 记者马怡运报道 8月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合作协议》,旨在加快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提升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并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签署合作协议。
《关于共同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合作协议》将重点围绕考古、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安全防护、文物展示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包括采用物探、空间信息测绘和分析检测技术的现代考古调查与发掘装备,博物馆微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和调控传感器及系统,不可移动文物本体监测与评估专用传感器及系统,田野(水下)文物安全防护传感器及系统,博物馆及藏品安防技防专用装备,古建筑防火、防雷专用装备,文物数字展示传播装备及系统等。
苗圩在讲话中说,文物保护装备领域意义重大、需求迫切、市场广阔,是装备工业的一个重要新兴领域。本次合作将以文物保护重大需求为目标,通过战略咨询、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建设等方式,为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励小捷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大国,但距所有文物得到妥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加强先进制造业与文物、博物馆行业的跨界合作,对于扭转长期以来装备适用性差、技术含量低、集成性低的现状,有效提升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整体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探索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有益尝试。国家文物局将借此合作契机统筹协调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的资源,推进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工作。
国家文物局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室负责人参加了签约及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