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至24日,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三次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大会由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湖南省文物局举办,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大会共有来自湖北、河南、安徽、重庆、北京、湖南等10多个省市的逾160位代表参加。
大会通过了新理事会《章程》,成立了新一届理事会,讨论通过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高崇文先生为新一任理事长,并邀请卸任的上一届理事长李学勤先生为名誉理事长。孟华平秘书长宣读了新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名单以及各省理事改选情况。
本次研究会围绕近两年来楚文化考古的新发现分别由代表加以介绍,内容涉及湖北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考古发掘、随州文峰塔墓地,河南信阳地区先秦城址考古学调查、南阳市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发掘,安徽固镇谷阳城遗址发掘,浙江安吉上马山楚式土墩墓的发掘及研究,湖北宜昌万福垴周代遗址考古调查、荆州八岭山冯家冢与平头冢楚墓等。其中,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春龙研究员介绍了2013年湖南新发现的益阳兔子山遗址考古发掘情况,该遗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尤其是出了一大批竹简和木牍,时代从战国一直延续到三国吴国。其中第9号井出土一枚简牍,经考证为胡亥“奉召登基”的官府文告,为了解秦代胡亥史实提供了一份实物资料。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树祥先生做的大冶铜绿山铜矿遗址考古新收获汇报中,除了尾沙遗迹、春秋晚期楚国大型选矿厂的首次发现,还披露了在本区域乃至全国矿冶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的35枚古代足迹印,这些足迹是古代先民从事矿冶活动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印记。
24日,代表们分别就楚文化考古学研究、出土文献研究、楚文化综合研究方面分三组加以讨论,并推选代表进行了发言与总结。
楚文化研究会是以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四省为主的从事楚文化研究人员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于1981年在湖南长沙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楚文化研究会会址设在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届,到目前已经召开了十三届。
文章源自: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