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14-04-10







 

    在25个入围新发现项目的演示汇报之后,4月9日下午,经评委会评议和投票,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于揭晓,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侯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发掘、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遗址十个项目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地域广泛,类型丰富,发掘保护展示并重

  从候选47项到终评25项,最终脱颖而出的这十项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充分展示了过去一年考古工作的成果与意义,质量与理念。正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对这些项目的评价:体现了工作区域的不断拓展,学术目标的不断深化,尤其是边疆考古日益明确的学术目标;考古工作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考古工作中普遍确立了保护与利用意识。

  同时,童明康也对今后的考古工作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夯实学术基础。要充分吸收已有工作成果,理清学术认识,做好学术准备。要强化课题意识,设定学术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科学开展工作。有计划的组织实施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区域性考古调查、科研项目;二是要积极参与大遗址考古工作。一些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也需要考古先行,获取基础资料。要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考古工作者要积极应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今年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举办的第24年,这一检阅和展示我国最新考古成果重要平台的现实意义日益彰显。童明康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24年来,活动不断丰富内容、改进形式,很好地展示了考古工作成果,传递了科学的保护理念,满足了公众享受考古、获取知识的权利。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推动了重要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地方高度重视,参评单位精心准备

  由于对发掘地方深厚文化底蕴,增强家乡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需求越来越强,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地方政府、地方媒体和地方公众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地方政府越来越积极地对本地重大考古发现及时给予保护,并积极考虑开展公众展示等建设,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保驾护航。在初评结果揭晓之初,地方媒体便纷纷报道各自的入围项目,终评揭晓后更是第一时间全方位宣传;与此同时,在地区论坛和微博等公众交流平台上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形成了发现、保护、展示和评选之间的良性循环。

  参评单位更是积极准备,精心设计。各地代表阵容越来越大,领导亲临现场坐镇指挥;成果展示方法多种多样,文字准确深刻,图片清晰艳丽,动画立体生动,甚至把壁画复制品带到现场展示;不仅如此,更多单位是把参评汇报当做与同行交流经验、锻炼新人的绝佳场所。

  网络互动热烈,公众参与热情高涨

  评选活动如往年一样成为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新闻。评选会现场辟出的新媒体直播区尤为引人瞩目。尤其是评选当日正式开通上线的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对“十大考古”终评会的微博直播,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仅一天的阅读量就达3百多万人次。中国文物报、国家博物馆、中国考古网、文物天地杂志、中国文化遗产杂志等多家官微的直播互动积极,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形成了一个关注热点,在及时准确报道会议的同时,又形成了和公众的积极互动。

  本届评审委员会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考古研究院和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代表等共21人组成。


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

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侯墓地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发掘

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

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

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

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遗址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