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记忆传承中国梦——‘十二五’全国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摄影展”“丹青记忆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同时开展。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燕平,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家玲等出席开幕式。
“记忆传承中国梦——‘十二五’全国文物保护成果展”包括“文物保护践行国家战略”“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文脉”“文物保护促进社会发展”三大部分,以丰富、翔实的图片资料和生动的实物、多媒体等手段,系统梳理展现了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长江三峡和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参与国际文物保护工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建设、文物保护对社会的贡献、文物保护的宣传普及等我国“十二五”期间文物保护取得的重要成果,全面展示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发展、技术创新与传承、人才队伍培养、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绩。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对文物事业的投入支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11亿元增至2014年的80亿元。在此契机下,国家文物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不断更新文物保护理念,努力践行国家战略,传承中华文脉,促进社会发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童明康在开幕式上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文物和文物保护工作,理解我们为之坚守、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原因;让文物走入百姓生活,使“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让文物保护工程成为服务大局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开启文物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为充分展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果,展示传统村落的自然、人文魅力,唤起人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今年首次开展了中国传统村落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用镜头记住乡愁。本次活动共收到各地摄影作品3.6万余幅(组),经过评选,最终有100幅(组)作品于文化遗产日期间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
作品充分展示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果,较好地反映了世居田园的传统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获奖作品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的同时,还在国家文物局官网、红楼橱窗等展出。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主办,北京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举办的第二届“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上展出作品均以2015年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土司遗址为题材,在内容上表现了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和贵州播州海龙囤遗址的特点,通过美术家的丹青妙笔,历经数百年的土司遗址得以洗净历史尘封,重现盛世风采。展览既是弘扬、传播中国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美术创作繁荣发展的创新做法。(徐秀丽)
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