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博新闻报道
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博新闻报道
发布人:  2016-06-27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一年之计在于春。猴年春节刚过,党中央就着眼治国安邦的战略全局和高度,第一时间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宛若春风拂面,催人奋进。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和受众心理、习惯的逐步转变,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要说平面媒体,即便是多维度的立体影视媒体,似乎也渐趋落伍了。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发声传播。随时随地微博、微信,长长短短,遍地开花。在这样的情势下,媒体人难免彷徨、迷茫。传媒业怎样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传统媒体遇上新媒体,是简单的“+”吗?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创新发展之基在哪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拨开了障眼迷雾,指明了航道方向。
       媒体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些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仅定了基调,更支了实招,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标杆、新契机、新动力。连日来,中国文物报社党总支、报纸编辑部迅速组织全体人员以自学、讨论等形式,分享学习体会,结合文博宣传工作实际,紧紧围绕《中国文物报》如何践行“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总要求,加强新时期行业媒体建设,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博新闻作品等,展开了再思考、再定位。
       ——宣传别人,引领社会,首先要注重武装自己。作为文博行业媒体,最关键、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学习总书记的讲话,要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融会贯通学,将讲话精神与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融为一体,深刻领会其精髓要旨,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提高看齐意识、宗旨意识、担当意识、引领意识、服务意识,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等一系列部署的贯彻落实不偏移、见实效。
       ——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刊发各类行业性、专业性稿件作品,必须秉持正确的立意、动机,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曾经有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摸到鼻子的人认为象是“一根可弯曲的藤条”,摸到大腿的人认为象是“一根柱子”,摸到侧身的人认为象是 “一面墙”……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类似乎真实、却又不够真实的信息往往迷乱许许多多双眼睛,混淆社会大众的视听。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充当“镇流器”“稳压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受众全面、客观地认识党和国家的文物工作方针政策,感知、把脉文博圈里的大事小情,切不可“盲人摸象”、人云亦云。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平和传播效率,承担好行业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除了应当具备政治素养,还必须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好的新闻、好的文章,要靠双脚跑出来,靠真心悟出来,靠清新的文字发出来。关注亮点,捕捉热点,正面引导,解疑释惑,是文物宣传工作的主旨和要义;践行“走转改”,讲求时度效,是办好文博媒体的基本路径和核心特质;到现场、问各方,增强自采率,提升鲜活度,补齐“言论”“时评”等短板,促进交流,凝聚共识,是《中国文物报》的基本功和增长点。
       回眸中国文物报记者团队近年来的跋涉足迹,在正定古城史迹斑驳的街巷里,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工程高低错落的脚手架上,在长城沿线的断壁残垣、荒野山岭间,我们与当地原住民、文物保护工作者、业余文保员结缘互动,细细品味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孜孜探寻文物保护的科学理念与实践;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坑穴里,我们追随考古工作者的足迹,迈过一道道“槛”,打开一扇扇“门”,将一段段尘封千年的历史抽丝剥茧,做成文化大餐,端上网络、报刊的“餐桌”;在海拔数千米的青藏高原,我们品味着文物普查一线队员盘点家底的艰辛,触摸他们苦涩并快乐着的心曲;在一处处文保单位的院落、文博场馆的展厅里,我们被饱含人文关怀的思想、精神和有温度、有情感的鲜活故事所感染……一次次真切生动的采访实践,一篇篇闪烁光彩的新闻报道,将激励我们精准发力,把专业、深邃的考古科学、匠心品质、遗产知识、学术探索“烹制”成分众化的“佳肴”,阐释给文博行业,传播给社会大众。
       我们是文物工作的守望者、记录者、宣传者,唯有将媒体平台的建设与文博事业的改革实践、创新发展紧密联结在一起,俯身沉心,深入一线,用心感知,体察实情,不断提高文物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准确解读文化遗产知识,讲好讲活文博故事,才能不断生产出接地气、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为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添砖加瓦,为建设文化遗产强国助力鼓劲。(中国文物报社党总支学习中心组)
 
     (来源:国家文物局)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